寒暄 [hán xuān]
1. 问寒问暖。今多泛指宾主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暄:温暖)
例地气反寒暄,天时倒杀生。——白居易《桐花》
英[exchange of conventional greetings;]
寒暄 引证解释
⒈ 冷暖。
引汉 荀悦 《申鉴·俗嫌》:“故喜怒哀乐,思虑必得其中,所以养神也;寒暄虚盈,消息必得其中,所以养体也。”
明 刘基 《初夏即景》诗:“前日大热释我裘,昨日一雨凉如秋。寒暄倐忽反覆手,冰炭着躰何由瘳。”
⒉ 犹冬夏。指岁月。
引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自皇家祸乱,亟积寒暄,九州万国之人、蟠木流沙之地,莫不行号卧泣,想望休平。”
唐 李商隐 《为贺拔员外上李相公启》:“葭灰檀火,屡变于寒暄。”
《旧唐书·张濬传》:“经歷寒暄,耗费百万。”
明 李东阳 《重游西涯次韵方石》:“流水平堤柳绕垣,重来又隔几寒暄。”
⒊ 谓问候起居寒暖。
引《汉武帝内传》:“﹝ 王母 ﹞下车登牀,帝跪拜,问寒暄毕,立。因呼帝共坐。”
唐 裴铏 《传奇·裴航》:“后更不復见,但使 裊烟 达寒暄而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谐》:“忽有数人来,狐从容与语,备极寒暄。”
郭小川 《西出阳关》诗:“不用介绍呀,不用寒暄,听见呼吸声就知道你过去在哪团。”
国语词典
寒暄 [hán xuān]
⒈ 见面时彼此问候起居或泛谈气候寒暖之类的应酬话。也作「寒温」、「暄凉」。
引《儒林外史·第一〇回》:「彼此谦让坐下,寒暄已毕,摆上两席酒来。」
《文明小史·第三六回》:「钦差同他们寒暄一番,就提起学生的事来,恳他们二位设法。」
寒暄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交际释义:人与人之间往来接触;社交: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他不善于交际。
- 2.
应酬释义:⒈交际往来;以礼相待:应酬话。 不善应酬。⒉指私人间的宴会、聚会等:今天晚上有个应酬。
- 3.
酬酢释义:主客互相敬酒。泛指应酬。酢(zuò):客人用酒回敬主人。
寒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入局释义:加入赌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后来那些人拉你入局,他也祇装不知……等你把钱都输光了,他却去按股分赃。”茅盾《小圈圈里的人物》:“四缺一的 李太太 终于来了,无暇寒暄,祥师母 便催扳位入局。”
- 2.
升冠释义:脱帽。 《海上花列传》第五四回:“蔼人 转和 于老德 寒暄两句,然后让至厅侧客座,宽衣升冠,并请出 陶云甫、汤啸菴 两位会面陪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天气热得很,我们何妨升冠谈谈。’説着,自己先除了帽子。”
- 3.
寒暄释义: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宾主寒暄了一阵,便转入正题。
- 4.
径启者释义:直接收读信函的人。 旧时书信中套词,不作寒暄恭维,直接陈事时用之。
- 5.
急三枪释义:⒈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入双调。如昆剧《琵琶记·扫松》张广才所唱“他公婆的亲看见”一曲即是。京剧常用为剧中写信、看信、寒暄或复述已有明场交代的事件时的伴奏乐曲。⒉对急性子的人的戏称。
- 6.
情亲释义:⒈亲人。《吕氏春秋·壹行》:“今行者见大树,必解衣悬冠倚剑而寝其下,大树非人之情亲知交也,而安之若此者,信也。”南朝 宋 鲍照《学古》诗:“北风十二月,雪下如乱巾,实是愁苦节,惆悵忆情亲。”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对此景无箇情亲,怎不教痛心酸转添凄楚!”鲁迅《集外集拾遗·<所闻>》诗:“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⒉感情亲切。唐 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诗:“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宋 杨万里《雨晴得毗陵故旧书》诗:“知我近来头白尽,寒暄语外更情亲。”
- 7.
新党释义:原指 清 朝末年以 康有为 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派,即维新派。后亦称以 孙中山 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或泛称新派。《冷眼观》第十六回:“以后没有几天,就闹出那个搜捕新党的大乱子来了。”鲁迅《彷徨·祝福》:“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鲁迅《花边文学·趋时和复古》:“半农先生 ……这一死作用好像比那两位大得多:他已经快要被封为复古的先贤,可用他的神主来打‘趋时’的人们了。这一打是有力的,因为他既是作古的名人,又是先前的新党,以新打新,就如以毒攻毒,胜于搬出生锈的古
- 8.
暄凉释义:⒈暖和与寒冷。唐 韦应物《端居感怀》诗:“暄凉同寡趣,朗晦俱无理。”宋 范仲淹《依韵答提刑张博觉新酝》:“暄凉体四时,日月周数旬。”明 刘基《秋夜听冷协律弹琴分韵得夜字》:“斯须变暄凉,要妙夺造化。”⒉犹寒暄。谓谈天气及饮食起居之类的应酬话。《南史·西南夷传·天竺迦毗黎国》:“会稽 孔覬 尝诣之,遇宾客填咽,暄凉而已。”宋 杨万里《寄题曾子与竞秀亭》诗:“暄凉书问二千里,塲屋声名三十年。”明 祝允明《前闻记·戏语得妇》:“暄凉罢,復咎 蒋 曰:‘人孰无颠沛,途间不谨如此,岂周身之道耶?’”
- 9.
暄寒释义:⒈犹寒暄。谓谈天气和饮食起居之类的应酬话。《南史·蔡撙传》:“自詹事以下咸来造謁……及其引进,但暄寒而已,此外无復餘言。”唐 徐凝《奉和鹦鹉》:“毛羽曾经剪处残,学人言语道暄寒。”⒉犹寒暑。亦指年岁。《梁书·王僧孺传》:“近别之后,将隔暄寒,思子为劳。”《陈书·徐陵传》:“况吾生离死别,多歷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唐 黄滔《刑部郑郎中启》:“遂使一换暄寒,三更扬歷。”
- 10.
虚盈释义:⒈空和满。汉 荀悦《申鉴·俗嫌》:“故喜怒哀乐思虑必得其中,所以养神也。寒暄虚盈消息必得其中,所以养神也。”南朝 梁 沉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诗:“廉公 失权势,门馆有虚盈。贵贱犹如此,况在曲池平。”唐 张九龄《上姚令公书》:“至於合如市道,廉公 之门客虚盈;势比雀罗,廷尉之交情贵贱。”⒉比喻事物的盛衰、消长、兴亡等变化。三国 魏 阮籍《答伏义书》:“若良运未协,神机无准,则腾精抗志,邈世高超……齐万物之去留,随六气之虚盈。”晋 潘岳《思子》诗:“造化甄品物,天地代虚盈。”宋 王安石《寄题众乐亭
- 11.
迳启者释义:直接收读信函的人。旧时书信中套词,不作寒暄恭维,直接陈事时用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的阴谋活动·宣统三年九月初三日邮传部致内阁函》:“逕啟者:兹本部邮政总局接 汉口 邮务总办八月二十三日晚五点发电一则。”
- 12.
闲然释义:⒈亦作“间然”。 非议;异议。《论语·泰伯》:“子曰:‘禹,吾无閒然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若其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暄,禁忌食饮,将饵药物,遂其所禀,不为夭折者,吾无间然。”清 吴汝纶《答严幼陵书》:“区区谬见,敢贡所妄测者以质高明;其他则皆倾心悦服,毫无间然也。”⒉彼此隔阂貌。唐 岑参《尚书念旧垂赐袍衣率题绝句献上以申感谢》:“富贵情还在,相逢岂间然。”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荐举不捷》:“璘 杖策而归,放旷於盃酒间,虽屠沽无间然矣。”《金史·后妃传下·世宗昭德皇后》:“
寒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入局释义:加入赌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后来那些人拉你入局,他也祇装不知……等你把钱都输光了,他却去按股分赃。”茅盾《小圈圈里的人物》:“四缺一的 李太太 终于来了,无暇寒暄,祥师母 便催扳位入局。”
- 2.
升冠释义:脱帽。 《海上花列传》第五四回:“蔼人 转和 于老德 寒暄两句,然后让至厅侧客座,宽衣升冠,并请出 陶云甫、汤啸菴 两位会面陪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天气热得很,我们何妨升冠谈谈。’説着,自己先除了帽子。”
- 3.
寒暄释义: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宾主寒暄了一阵,便转入正题。
- 4.
径启者释义:直接收读信函的人。 旧时书信中套词,不作寒暄恭维,直接陈事时用之。
- 5.
急三枪释义:⒈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入双调。如昆剧《琵琶记·扫松》张广才所唱“他公婆的亲看见”一曲即是。京剧常用为剧中写信、看信、寒暄或复述已有明场交代的事件时的伴奏乐曲。⒉对急性子的人的戏称。
- 6.
情亲释义:⒈亲人。《吕氏春秋·壹行》:“今行者见大树,必解衣悬冠倚剑而寝其下,大树非人之情亲知交也,而安之若此者,信也。”南朝 宋 鲍照《学古》诗:“北风十二月,雪下如乱巾,实是愁苦节,惆悵忆情亲。”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对此景无箇情亲,怎不教痛心酸转添凄楚!”鲁迅《集外集拾遗·<所闻>》诗:“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⒉感情亲切。唐 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诗:“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宋 杨万里《雨晴得毗陵故旧书》诗:“知我近来头白尽,寒暄语外更情亲。”
- 7.
新党释义:原指 清 朝末年以 康有为 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派,即维新派。后亦称以 孙中山 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或泛称新派。《冷眼观》第十六回:“以后没有几天,就闹出那个搜捕新党的大乱子来了。”鲁迅《彷徨·祝福》:“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鲁迅《花边文学·趋时和复古》:“半农先生 ……这一死作用好像比那两位大得多:他已经快要被封为复古的先贤,可用他的神主来打‘趋时’的人们了。这一打是有力的,因为他既是作古的名人,又是先前的新党,以新打新,就如以毒攻毒,胜于搬出生锈的古
- 8.
暄凉释义:⒈暖和与寒冷。唐 韦应物《端居感怀》诗:“暄凉同寡趣,朗晦俱无理。”宋 范仲淹《依韵答提刑张博觉新酝》:“暄凉体四时,日月周数旬。”明 刘基《秋夜听冷协律弹琴分韵得夜字》:“斯须变暄凉,要妙夺造化。”⒉犹寒暄。谓谈天气及饮食起居之类的应酬话。《南史·西南夷传·天竺迦毗黎国》:“会稽 孔覬 尝诣之,遇宾客填咽,暄凉而已。”宋 杨万里《寄题曾子与竞秀亭》诗:“暄凉书问二千里,塲屋声名三十年。”明 祝允明《前闻记·戏语得妇》:“暄凉罢,復咎 蒋 曰:‘人孰无颠沛,途间不谨如此,岂周身之道耶?’”
- 9.
暄寒释义:⒈犹寒暄。谓谈天气和饮食起居之类的应酬话。《南史·蔡撙传》:“自詹事以下咸来造謁……及其引进,但暄寒而已,此外无復餘言。”唐 徐凝《奉和鹦鹉》:“毛羽曾经剪处残,学人言语道暄寒。”⒉犹寒暑。亦指年岁。《梁书·王僧孺传》:“近别之后,将隔暄寒,思子为劳。”《陈书·徐陵传》:“况吾生离死别,多歷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唐 黄滔《刑部郑郎中启》:“遂使一换暄寒,三更扬歷。”
- 10.
虚盈释义:⒈空和满。汉 荀悦《申鉴·俗嫌》:“故喜怒哀乐思虑必得其中,所以养神也。寒暄虚盈消息必得其中,所以养神也。”南朝 梁 沉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诗:“廉公 失权势,门馆有虚盈。贵贱犹如此,况在曲池平。”唐 张九龄《上姚令公书》:“至於合如市道,廉公 之门客虚盈;势比雀罗,廷尉之交情贵贱。”⒉比喻事物的盛衰、消长、兴亡等变化。三国 魏 阮籍《答伏义书》:“若良运未协,神机无准,则腾精抗志,邈世高超……齐万物之去留,随六气之虚盈。”晋 潘岳《思子》诗:“造化甄品物,天地代虚盈。”宋 王安石《寄题众乐亭
- 11.
迳启者释义:直接收读信函的人。旧时书信中套词,不作寒暄恭维,直接陈事时用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的阴谋活动·宣统三年九月初三日邮传部致内阁函》:“逕啟者:兹本部邮政总局接 汉口 邮务总办八月二十三日晚五点发电一则。”
- 12.
闲然释义:⒈亦作“间然”。 非议;异议。《论语·泰伯》:“子曰:‘禹,吾无閒然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若其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暄,禁忌食饮,将饵药物,遂其所禀,不为夭折者,吾无间然。”清 吴汝纶《答严幼陵书》:“区区谬见,敢贡所妄测者以质高明;其他则皆倾心悦服,毫无间然也。”⒉彼此隔阂貌。唐 岑参《尚书念旧垂赐袍衣率题绝句献上以申感谢》:“富贵情还在,相逢岂间然。”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荐举不捷》:“璘 杖策而归,放旷於盃酒间,虽屠沽无间然矣。”《金史·后妃传下·世宗昭德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