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 [dù liàng]
1. 容忍、宽容他人的限度。
例他有容人的度量。
英[ tolerance; magnanimity; ]
2. 有时也作“肚量”
3. 计量长短、容积轻重的统称。
英[ measurement; ]
度量 引证解释
⒈ 用以计量长短和容积的标准。
引《周礼·夏官·合方氏》:“同其数器,壹其度量。”
郑玄 注:“尺丈釜钟不得有大小。”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
宋 苏轼 《徐州莲华漏铭》:“人未有以手量而目计者,必付之於度量与权衡。”
⒉ 指事物的长短、大小等特征。
引《文子·自然》:“老子 曰:朴至大者无形状,道至大者无度量。故天圆不中规,地方不中矩。”
⒊ 规格;标准。
引《墨子·明鬼下》:“是何珪璧之不满度量、酒醴粢盛之不浄洁也?”
《文子·上义》:“夫法者,天下之準绳也,人主之度量也。”
《汉书·谷永传》:“明度量以程能,考功实以定德。”
⒋ 限度,限量。
引《荀子·礼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朱子语类》卷十八:“殊不知致知之道,不如此争迫;须是宽其程限,大其度量,久久自然通贯。”
⒌ 法度。
引《管子·权修》:“上身服以先之,审度量以闲之。”
《韩非子·难二》:“以刑名收臣,以度量準下。”
汉 荀悦 《汉纪·元帝纪》:“高祖 开建大业,统辟元功,度量规矩,不可尚矣!”
《汉书·景帝纪》:“法令度量,所以禁暴止邪也。”
⒍ 器量;涵养。
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人之度量相越,岂不远哉!”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宜其以布衣而君四海,其度量盖有过人者矣。”
宋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公, 南京 人,慷慨有节,以度量容天下。”
清 李渔 《奈何天·软诓》:“亏得你度量宽宏能受;我设身处地,委实难留。”
⒎ 估计;思量。
引《管子·形势解》:“善视其马,节其饮食,度量马力,审其足走,故能取远道而马不罢。”
《汉书·晁错传》:“愚臣不自度量,窃为陛下惜之。”
明 冯梦龙 《挂枝儿·帐》评注引《诉落山坡羊》:“你自家去思,你自家去想,自去度量,还是谁家的理短,谁家的理长。”
⒏ 犹度支。指规划计算(财政收支)。
引《尸子·治天下》:“治天下有四术……四曰度量。度量通则财足矣。”
⒐ 测量。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夫遥大之物,寧可度量?”
《参同契》卷下:“天地神明,不可度量。”
明 叶宪祖 《夭桃纨扇》第八折:“恩如海,难度量,把风尘提挈云霄上。”
国语词典
度量 [dù liàng]
⒈ 测量长短大小的工具。
引《周礼·夏官·合方氏》:「同其数器,壹其度量。」
⒉ 限度。
引《荀子·礼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⒊ 人能包容别人的限度。也作「肚量」。
引《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人之度量相越,岂不远哉!」
⒋ 法规、法则。
引《管子·任法》:「夫爱人不私赏也,恶人不私罚也,置仪设法以度量断者,上主也。」
⒈ 测量、测度。
度量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怀抱释义:⒈抱在怀里:怀抱着婴儿。⒉胸前:睡在母亲的怀抱里。回到祖国的怀抱。⒊心里存有:怀抱着远大的理想。⒋心胸;打算:别有怀抱。⒌指婴儿时期。
- 2.
胸怀释义:胸襟。
- 3.
胸襟释义:⒈抱负;气量:伟大的胸襟。胸襟开阔。⒉心胸;心怀:荡涤胸襟。⒊胸部的衣襟:胸襟上戴着一朵大红花。
- 4.
气量释义:⒈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这个人很有气量,从不计较别人说他些什么。⒉指容忍谦让的限度:气量大的人对这点儿小事是不会介意的。
- 5.
襟怀释义:胸襟;胸怀:襟怀坦白。
- 6.
器量释义:气量;度量:器量大。
- 7.
器度释义:⒈器量;识量。⒉才量风度。
度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尺释义:⒈表度量。十寸为一尺。《庄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汉 刘向《说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水浒传》第八四回:“原来那 天山勇,马上惯使漆抹弩,一尺来长铁翎箭,有名唤做一点油。”⒉形容极短或极宽,多含夸张之意,非实指。《韩诗外传》卷七:“子贡 曰:‘两国搆难,壮士列阵,尘埃涨天。赐 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粮,解两国之难。’”汉 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市吏於是与 子胥 俱入见王,王僚 恠其状伟,身长一丈,腰十围,眉间一尺。”唐 孟郊《秋怀》
- 2.
一量释义:⒈统一度量。⒉引申为相同无别。⒊一双。量,通“緉”。
- 3.
丈二释义:数量词。十进制的度量衡往往将量词前置表示整数量,数词后置表示分数量。丈二,为一丈二尺。
- 4.
万顷之陂释义:陂:池塘。 非常广阔的池塘。比喻人的度量宽广。
- 5.
三术释义:三条途径;三种方法或策略。(1)指兼并别国之三术。《荀子·议兵》:“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2)谓灭国三术。《穀梁传·宣公十五年》:“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范宁 注:“卑国谓附庸之属。襄 六年传曰:中国日,卑国月,夷狄时,此谓三术。”(3)指人主治国三术。《管子·任法》:“故主有三术。夫爱人不私赏也,恶人不私罚也,置仪设法以度量断者,上主也。爱人而私赏之,恶人而私罚之,倍大臣,离左右,专以其心断者,中主也。臣有所爱而为私赏之,有所恶而为私罚之,倍其
- 6.
三维空间释义:点的位置由三个坐标决定的空间。 客观存在的现实空间就是三维空间,具有长、宽、高三种度量。
- 7.
三肘释义:肘,度量词。一肘一尺五寸,三肘为四尺五寸。
- 8.
五度释义:⒈五行。⒉五级度量单位、即分、寸、尺、丈、引。⒊中医称神、气、血、形、志五者之盛衰为五度。一说指十度中的脉、脏、肉、筋、俞。⒋五次。
- 9.
五雉释义:相传 少皞 时掌工务的五个官名的合称。《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杜预 注:“五雉,雉有五种。”孔颖达 疏:“雉声近夷,雉训夷,夷为平,故以雉名工正之官。”或以为五种雉鸟各表示某一工种。孔颖达 疏引 贾逵 曰:“西方曰鷷雉,攻木之工也;东方曰鶅雉,搏埴之工也;南方曰翟雉,攻金之工也;北方曰鵗雉,攻皮之工也;伊 洛 而南曰翬雉,设五色之工也。”北周 庾信《周祀五帝歌·配帝舞》:“司正五雉,歌庸九川。”
- 10.
伟度释义:⒈宏大的度量。唐 窦臮《述书赋》:“越石 伟度,粃糠翰墨。”宋 陆游《问候洪总领启》:“仰伟度之兼容,抚孤踪而知幸。”《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四年》:“江南 君臣闻之,皆震骇,服帝伟度。”⒉非凡的气度。《明史·王祎传》:“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
- 11.
偏斜度释义:对统计数据分布偏斜方向及程度的度量。
- 12.
允嘉释义:谓符合标准。汉 王粲 《蕤宾钟铭》:“皇命孔昭,造兹衡鐘,纪之以三,平之以六,度量允嘉,气齐允淑。”
- 13.
克画释义:⒈指度量衡器上的刻度。《史记·李斯列传》:“更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 秦 之名。”⒉犹刻画。 汉 陆贾 《新语·资质》:“无膏泽而光润生,不剋画而文章成。”
- 14.
制程释义:专指:事物运作程序的处理过程。常指计算机芯片框架的运算速度量。
- 15.
刻文释义:⒈刻印文章。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会试刻文》:“会试録刻文,先朝多不拘式,如 成化 二年丙戌,五经各刻文三篇,二场乃刻詔。”⒉刻于碑碣、石壁或器物上的文字。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今传 秦 代度量衡上和若干兵器上的刻文,和《泰山刻石》等比较起来是草率急就的,无疑是草篆,大约也就是 秦 代的隶书吧。”
- 16.
刻辞释义:镂刻于金石之上的文辞。《史记·秦始皇本纪》:“金石刻尽 始皇帝 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 始皇帝,其於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这个铜权的一面刻着 秦始皇 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刻辞,和 秦二世 的补刻辞。”鲁迅《野草·墓碣文》:“我梦见自己正和墓碣对立,读着上面的刻辞。”
- 17.
包荒释义:⒈包含荒秽。谓度量宽大。《易·泰》:“包荒,用冯河,不遐遗。”王弼 注:“能包含荒秽,受纳冯河者也。”陆德明 释文:“荒,本亦作‘巟’。”一说包容广大。《说文·川部》“巟,水广也”引《易》作“包巟”。唐 李白《雪谗诗赠友人》:“立言补过,庶存不朽;包荒匿瑕,蓄此烦丑。”明 李东阳《题宋理宗御碑后》:“毋并用君子小人以为包荒,毋兼容衺説正论以为皇极。”王先谦《条陈洋务事宜疏》:“然彼果无挑衅之师,我何妨示包荒之度。”⒉原谅;宽容。明 朱权《荆钗记·合卺》:“如今送姪女临门,首饰房匳,诸事不曾完备,望亲家包荒
- 18.
包荒匿瑕释义:包荒:本指度量宽洪,能容忍。包含污秽,藏匿缺点。
- 19.
匿瑕释义:⒈比喻人器量大能包容。《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晋书·陈骞传》:“騫 少有度量,含垢匿瑕,所在有绩。”唐 陆贽《兴元论续从贼中赴行在官等状》:“愚智兼纳,洪纤靡遗,盖之如天,容之如地,垂旒黈纊而黜其聪察,匿瑕藏疾而务於包含。”宋 苏轼《谢赐对衣金带马状》:“此盖伏遇太皇太后陛下聪明齐圣,陈锡载周,含垢匿瑕而察於求贤,卑宫菲食而侈於养士,士岂轻於千里?”⒉掩藏缺点。唐 姚崇《执镜诫》:“且明不匿瑕,君子是嘉;不疲屡照,君子是效。”
- 20.
千顷陂释义:顷:百亩;陂:池塘。形容度量宽广。
度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尺释义:⒈表度量。十寸为一尺。《庄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汉 刘向《说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水浒传》第八四回:“原来那 天山勇,马上惯使漆抹弩,一尺来长铁翎箭,有名唤做一点油。”⒉形容极短或极宽,多含夸张之意,非实指。《韩诗外传》卷七:“子贡 曰:‘两国搆难,壮士列阵,尘埃涨天。赐 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粮,解两国之难。’”汉 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市吏於是与 子胥 俱入见王,王僚 恠其状伟,身长一丈,腰十围,眉间一尺。”唐 孟郊《秋怀》
- 2.
一量释义:⒈统一度量。⒉引申为相同无别。⒊一双。量,通“緉”。
- 3.
丈二释义:数量词。十进制的度量衡往往将量词前置表示整数量,数词后置表示分数量。丈二,为一丈二尺。
- 4.
万顷之陂释义:陂:池塘。 非常广阔的池塘。比喻人的度量宽广。
- 5.
三术释义:三条途径;三种方法或策略。(1)指兼并别国之三术。《荀子·议兵》:“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2)谓灭国三术。《穀梁传·宣公十五年》:“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范宁 注:“卑国谓附庸之属。襄 六年传曰:中国日,卑国月,夷狄时,此谓三术。”(3)指人主治国三术。《管子·任法》:“故主有三术。夫爱人不私赏也,恶人不私罚也,置仪设法以度量断者,上主也。爱人而私赏之,恶人而私罚之,倍大臣,离左右,专以其心断者,中主也。臣有所爱而为私赏之,有所恶而为私罚之,倍其
- 6.
三维空间释义:点的位置由三个坐标决定的空间。 客观存在的现实空间就是三维空间,具有长、宽、高三种度量。
- 7.
三肘释义:肘,度量词。一肘一尺五寸,三肘为四尺五寸。
- 8.
五度释义:⒈五行。⒉五级度量单位、即分、寸、尺、丈、引。⒊中医称神、气、血、形、志五者之盛衰为五度。一说指十度中的脉、脏、肉、筋、俞。⒋五次。
- 9.
五雉释义:相传 少皞 时掌工务的五个官名的合称。《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杜预 注:“五雉,雉有五种。”孔颖达 疏:“雉声近夷,雉训夷,夷为平,故以雉名工正之官。”或以为五种雉鸟各表示某一工种。孔颖达 疏引 贾逵 曰:“西方曰鷷雉,攻木之工也;东方曰鶅雉,搏埴之工也;南方曰翟雉,攻金之工也;北方曰鵗雉,攻皮之工也;伊 洛 而南曰翬雉,设五色之工也。”北周 庾信《周祀五帝歌·配帝舞》:“司正五雉,歌庸九川。”
- 10.
伟度释义:⒈宏大的度量。唐 窦臮《述书赋》:“越石 伟度,粃糠翰墨。”宋 陆游《问候洪总领启》:“仰伟度之兼容,抚孤踪而知幸。”《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四年》:“江南 君臣闻之,皆震骇,服帝伟度。”⒉非凡的气度。《明史·王祎传》:“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
- 11.
偏斜度释义:对统计数据分布偏斜方向及程度的度量。
- 12.
允嘉释义:谓符合标准。汉 王粲 《蕤宾钟铭》:“皇命孔昭,造兹衡鐘,纪之以三,平之以六,度量允嘉,气齐允淑。”
- 13.
克画释义:⒈指度量衡器上的刻度。《史记·李斯列传》:“更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 秦 之名。”⒉犹刻画。 汉 陆贾 《新语·资质》:“无膏泽而光润生,不剋画而文章成。”
- 14.
制程释义:专指:事物运作程序的处理过程。常指计算机芯片框架的运算速度量。
- 15.
刻文释义:⒈刻印文章。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会试刻文》:“会试録刻文,先朝多不拘式,如 成化 二年丙戌,五经各刻文三篇,二场乃刻詔。”⒉刻于碑碣、石壁或器物上的文字。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今传 秦 代度量衡上和若干兵器上的刻文,和《泰山刻石》等比较起来是草率急就的,无疑是草篆,大约也就是 秦 代的隶书吧。”
- 16.
刻辞释义:镂刻于金石之上的文辞。《史记·秦始皇本纪》:“金石刻尽 始皇帝 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 始皇帝,其於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这个铜权的一面刻着 秦始皇 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刻辞,和 秦二世 的补刻辞。”鲁迅《野草·墓碣文》:“我梦见自己正和墓碣对立,读着上面的刻辞。”
- 17.
包荒释义:⒈包含荒秽。谓度量宽大。《易·泰》:“包荒,用冯河,不遐遗。”王弼 注:“能包含荒秽,受纳冯河者也。”陆德明 释文:“荒,本亦作‘巟’。”一说包容广大。《说文·川部》“巟,水广也”引《易》作“包巟”。唐 李白《雪谗诗赠友人》:“立言补过,庶存不朽;包荒匿瑕,蓄此烦丑。”明 李东阳《题宋理宗御碑后》:“毋并用君子小人以为包荒,毋兼容衺説正论以为皇极。”王先谦《条陈洋务事宜疏》:“然彼果无挑衅之师,我何妨示包荒之度。”⒉原谅;宽容。明 朱权《荆钗记·合卺》:“如今送姪女临门,首饰房匳,诸事不曾完备,望亲家包荒
- 18.
包荒匿瑕释义:包荒:本指度量宽洪,能容忍。包含污秽,藏匿缺点。
- 19.
匿瑕释义:⒈比喻人器量大能包容。《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晋书·陈骞传》:“騫 少有度量,含垢匿瑕,所在有绩。”唐 陆贽《兴元论续从贼中赴行在官等状》:“愚智兼纳,洪纤靡遗,盖之如天,容之如地,垂旒黈纊而黜其聪察,匿瑕藏疾而务於包含。”宋 苏轼《谢赐对衣金带马状》:“此盖伏遇太皇太后陛下聪明齐圣,陈锡载周,含垢匿瑕而察於求贤,卑宫菲食而侈於养士,士岂轻於千里?”⒉掩藏缺点。唐 姚崇《执镜诫》:“且明不匿瑕,君子是嘉;不疲屡照,君子是效。”
- 20.
千顷陂释义:顷:百亩;陂:池塘。形容度量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