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偷看 偷看的意思
tōukàn

偷看

简体偷看
繁体
拼音tōu kàn
注音ㄊㄡ ㄎ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ōu,(1) 窃取,趁人不知时拿人东西。【组词】:偷窃。偷吃。小偷儿。(2) 行动瞒着人。【组词】:偷偷。偷看。偷听。偷渡。偷袭。偷税。偷天换日(喻暗中改变重大事物的真相以欺骗别人)。(3) 抽出时间。【组词】:偷空儿。偷暇。偷闲。(4) 苟且。【组词】:偷安。偷生。偷幸。偷合苟容(苟且迎合别人的意思以求容身。亦称“偷合取容”)。

kàn kān,(1) 使视线接触人或物。【组词】:看见。看书。看齐。(2) 观察,判断。【组词】:看病。观看。看好(根据市场情况,估计某种商品好销)。看透(透彻深刻地了解或认识。亦称“看破”、“看穿”)。看风使舵。(3) 访问,拜望。【组词】:看望。看朋友。(4) 照应,对待。【例句】:看重(zhòng )。看轻。看待。(5) 想,以为。【组词】:看法。(6) 先试试以观察它的结果。【组词】:做做看。(7) 提防,小心。【例句】:别跑,看摔着。(8) 安排。【组词】:看茶。看酒。看座。(1) 守护,监视。【组词】:看护。看押。看门。看青(看守正在结实还未成熟的庄稼)。

基本含义

暗中窥视或偷偷观察别人的行为、动作、隐私等。

偷看的意思

偷看 [tōu kàn]

1. 从缝隙中窥测。

在幕后偷看。

[peak; peep; steal a glance;]


偷看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窥视释义:窥探:窥视敌情。 他探头向门外窥视。

偷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偷窥释义:偷:偷tōu窃取,窥:窥视。偷窥是指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暗中偷看别人隐私的行为。
    • 2.
      南户窥郎释义:称女子偷看男子。
    • 3.
      巴头探脑释义:形容伸着头偷看。
    • 4.
      巴头探脑儿释义:伸着头(偷看)。
    • 5.
      帘窥壁听释义:帘:布帘;窥:偷看;壁:墙壁;听:偷听。 指窃听与偷看。
    • 6.
      撞木钟释义:⒈比喻做没有效果的事。 《品花宝鉴》第三四回:“千稳万稳,并不是撞木鐘。”《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不是你老弟的事,我也没有这大工夫去管他;叫他去撞木鐘,化了钱没有用。”⒉欺诈蒙骗。清 翟灏《通俗编·器用》:“今以假借官事欺人曰‘撞木鐘’。”《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牛浦 三日两日进衙门去走走,借着讲诗为名,顺便撞两处木鐘,弄起几个钱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这一回那藩臺开了手摺,不知怎样,被他帐房里一位师爷偷看见了,便出来撞木鐘。”
    • 7.
      撞破释义:⒈击破。 《北史·鲜于世荣传》:“周武帝 入 代,送玛瑙酒钟与之,得便撞破。”《水浒传》第八八回:“你 宋 兵中,可选大将七员……撞破 辽 兵皂旗七门。”⒉揭穿。《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崔寧 的东人﹞见 崔寧 从 湘潭 路上来,一路尾着 崔寧 到家,正见 秀秀 坐在柜身子里,便撞破他们道:‘崔大夫,多时不见,你却在这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我知道他要当东西,不好去撞破他,远远的躲着偷看。”
    • 8.
      斜窥释义:斜着眼睛偷看。
    • 9.
      梅红罗释义:梅红色的丝罗。 《宋史·礼志十七》:“自 建隆 元年至 开寳 九年,通修一十七年开基玉牒,旧制以梅红罗面签金字,今欲题曰《皇宋太祖皇帝玉牒》。”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揭起这梅红罗软帘偷看。”《元典章·礼部一·表奏定制体例》:“上表者,表以红罗夹复牋,以梅红罗单复封裹。”
    • 10.
      潜目释义:犹偷看。
    • 11.
      盗视释义:偷看。
    • 12.
      目不斜视释义:眼睛不偷看旁边。 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
    • 13.
      目不邪视释义: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
    • 14.
      窃视释义:偷看。
    • 15.
      窥伺效慕释义:背地里偷看并模仿。
    • 16.
      窥听释义:偷看偷听。
    • 17.
      窥牖小儿释义:窥牖:从窗上向屋里偷看。后多形容小偷。
    • 18.
      窥看释义:偷看。
    • 19.
      窥瞻释义:偷看。
    • 20.
      窥窃释义:⒈伺机窃取。 ⒉偷看窃听。⒊窥宋和窃玉。指男女私情。

偷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偷窥释义:偷:偷tōu窃取,窥:窥视。偷窥是指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暗中偷看别人隐私的行为。
    • 2.
      南户窥郎释义:称女子偷看男子。
    • 3.
      巴头探脑释义:形容伸着头偷看。
    • 4.
      巴头探脑儿释义:伸着头(偷看)。
    • 5.
      帘窥壁听释义:帘:布帘;窥:偷看;壁:墙壁;听:偷听。 指窃听与偷看。
    • 6.
      撞木钟释义:⒈比喻做没有效果的事。 《品花宝鉴》第三四回:“千稳万稳,并不是撞木鐘。”《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不是你老弟的事,我也没有这大工夫去管他;叫他去撞木鐘,化了钱没有用。”⒉欺诈蒙骗。清 翟灏《通俗编·器用》:“今以假借官事欺人曰‘撞木鐘’。”《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牛浦 三日两日进衙门去走走,借着讲诗为名,顺便撞两处木鐘,弄起几个钱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这一回那藩臺开了手摺,不知怎样,被他帐房里一位师爷偷看见了,便出来撞木鐘。”
    • 7.
      撞破释义:⒈击破。 《北史·鲜于世荣传》:“周武帝 入 代,送玛瑙酒钟与之,得便撞破。”《水浒传》第八八回:“你 宋 兵中,可选大将七员……撞破 辽 兵皂旗七门。”⒉揭穿。《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崔寧 的东人﹞见 崔寧 从 湘潭 路上来,一路尾着 崔寧 到家,正见 秀秀 坐在柜身子里,便撞破他们道:‘崔大夫,多时不见,你却在这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我知道他要当东西,不好去撞破他,远远的躲着偷看。”
    • 8.
      斜窥释义:斜着眼睛偷看。
    • 9.
      梅红罗释义:梅红色的丝罗。 《宋史·礼志十七》:“自 建隆 元年至 开寳 九年,通修一十七年开基玉牒,旧制以梅红罗面签金字,今欲题曰《皇宋太祖皇帝玉牒》。”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揭起这梅红罗软帘偷看。”《元典章·礼部一·表奏定制体例》:“上表者,表以红罗夹复牋,以梅红罗单复封裹。”
    • 10.
      潜目释义:犹偷看。
    • 11.
      盗视释义:偷看。
    • 12.
      目不斜视释义:眼睛不偷看旁边。 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
    • 13.
      目不邪视释义: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
    • 14.
      窃视释义:偷看。
    • 15.
      窥伺效慕释义:背地里偷看并模仿。
    • 16.
      窥听释义:偷看偷听。
    • 17.
      窥牖小儿释义:窥牖:从窗上向屋里偷看。后多形容小偷。
    • 18.
      窥看释义:偷看。
    • 19.
      窥瞻释义:偷看。
    • 20.
      窥窃释义:⒈伺机窃取。 ⒉偷看窃听。⒊窥宋和窃玉。指男女私情。

偷看造句

1.妈妈说:“今天爸爸已经不高兴了,你不能再惹是生非了,否则爸爸会更生气。”我偷看了爸爸一眼没说话了。

2.为了不让他人偷看自己的日记本,她给抽屉上了一把锁。

3.不行,偷看别人的情书是不道德的。

4.她暗地里偷看我的日记,我十分反感。

5.这是我发给你的三天后的信息,别偷看哦,叫你别看,还看,祝你天天快乐。

6.考试不得偷看别人答卷,他却明知故犯,所以被驱逐出考场。

7.你们一个偷看别人,一个偷带小抄,都是作弊,何必五十步笑百步?

偷看是什么意思 偷看读音 怎么读 偷看,拼音是tōu kàn,偷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偷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