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尘 [xǐ chén]
1. 宴请刚从远道来的人。
例凡公私值远人初至,或设饮,或馈物,谓之洗尘。——《通俗编·仪节》
在后堂安排筵席洗尘。——《水浒传》
秦老又备酒与他洗尘。——《儒林外史》
英[give a dinner of welcome (to a visitor or a returnee from afar);]
洗尘 引证解释
⒈ 设宴欢迎远方来人。古代洗尘亦包括馈物。参阅 清 翟灏 《通俗编·仪节》。
引《宣和遗事》前集:“这人是 师师 的一箇哥哥,在 西京 洛阳 住。多年不相见,来几日,也不曾为洗尘。今日办了几杯淡酒,与洗泥则箇。”
清 宣鼎 《夜雨秋灯三录·妓笃故谊》:“黄沙 陈星堂,近从 安南 归帆……朋辈为其洗尘。”
茅盾 《多角关系》五:“今晚上给 子翁 在 吴江春 洗尘, 子翁 是一定要到的!”
国语词典
洗尘 [xǐ chén]
⒈ 设宴欢迎远来或归来的人。也作「接风」、「洗泥」。
引《水浒传·第三三回》:「请宋江更换衣裳鞋袜,香汤沐浴,在后堂安排筵席洗尘。」
《儒林外史·第九回》:「秦老又备酒与他洗尘。」
反饯行
洗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尘缁释义:语本 晋 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京洛 多风尘,素衣化为緇。 ”后因以“尘緇”谓尘污;污垢。南朝 宋 鲍照《绍古辞》之二:“何言年月驶,寒衣已擣治;绦绣多废乱,篇帛久尘緇。”明 高启《题大黄痴天池石壁图》诗:“身骑黄鵠去未远,縞素飘落流尘緇。”清 孙旸《木兰花慢·送陆义山请假归里》词:“霏霏薄雪一些儿,为尔洗尘緇。”
- 2.
尘顔释义:尘容。唐 李白《望庐山瀑布》诗之一:“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明 王世贞《答伯承新喻其二》诗:“李侯 有僊骨,强尔加尘颜。”清 曹寅《二十八日偕朴仙看梅清凉山同赋长句》:“休辞洗盏劝红香,苦笑尘颜加粉澡。”
- 3.
接风释义:请刚从远道来的人吃饭:设宴接风。 接风洗尘。
- 4.
掸尘释义:⒈洗尘。《红楼梦》第十六回:“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报,説今日大驾归府,略预备了一杯水酒掸尘,不知赐光谬领否?”⒉大扫除。柯灵《春节书红》:“一是掸尘,就是在春节以前,出动全家,里里外外进行了一次大扫除,以便干干净净过新年。”
- 5.
洗宝装释义:犹洗尘。 设宴欢迎远方来人。
- 6.
洗尘释义:设宴欢迎远道而来的人:接风洗尘。
- 7.
洗泥释义:犹洗尘。《宣和遗事》前集:“这人是 师师 的一箇哥哥,在 西京 洛阳 住。多年不相见,来几日,也不曾为洗尘。今日办了几杯淡酒,与洗泥则箇。”《水浒传》第二六回:“小人们都不曾与都头洗泥接风,如今倒来反扰。”
- 8.
洗车雨释义:旧称“七夕”前后下的雨。一说专指农历七月初六日下的雨。唐 杜牧《七夕》诗:“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岁时广记·七夕上·洒泪雨》引 宋 吕原明《岁时杂记》:“七月六日有雨,谓之洗车雨。七日雨则云洒泪雨。”清 黄景仁《七月八日夜雨偶成》诗:“今年洗车雨,应作洗尘看。”
- 9.
点胸洗眼释义:指一洗尘俗,使人豁然明朗。
- 10.
薄酒释义: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谦辞: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略备薄酒,为先生洗尘。
- 11.
软脚释义:亦作“软脚”。亦作“輭脚”。宴饮远归的人。犹今接风、洗尘。《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归宅亲故来软脚,开筵列饌广舖陈。”《新唐书·外戚传·杨国忠》:“帝常岁十月幸 华清宫,春乃还,而诸 杨 汤沐馆在宫东垣,连蔓相照,帝临幸,必徧五家,赏賚不訾计,出有赐,曰‘饯路’,返有劳,曰‘软脚’。”宋 乐史《杨太真外传》下:“出有饯饮,还有软脚。远近餉遗珍玩狗马,阉侍歌儿,相望於道。”清 钱谦益《燕新乐小侯》诗之二:“软脚筵开乐句和,濯龙吐凤客駢罗。”清 厉鹗《寒食日同穆门西颢集湖上》诗:“冷食正宜供輭脚,几年相见
- 12.
软脚局释义:接风洗尘的宴会。
- 13.
软脚酒释义:接风、洗尘的酒宴。
- 14.
追节释义:⒈指节日游览。南朝 宋 鲍照《三日游南苑诗》:“採苹及华月,追节逐芳云。”⒉旧俗定亲后,男方逢节送礼于女方。宋 吴自牧《梦粱录·嫁娶》:“自送定之后,全凭媒氏往来,朔望传语,节序亦以冠花、綵段、合物、酒菓遗送,谓之追节。”《元典章·兵部一·军官》:“不得私下科取歛物及齐歛追节、生辰、送路、洗尘、筵会、婚聘一切人情。”《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因年节要与 薛教授 家 素姐 追节,备了衣服花粉,果品腥肴,停停当当的只等 赵鹤松 写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