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文 大文的意思
wén

大文

简体大文
繁体
拼音dà wén
注音ㄉㄚˋ ㄨ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基本含义

形容文字或文章的内容丰富,表达深刻。

大文的意思

大文 [dà wén]

1. 宏大的文章,伟大的作品。

3. 谓繁盛的文饰。

大文 引证解释

⒈ 宏大的文章,伟大的作品。

《北史·薛道衡传》:“涉歷经史,有才思,虽不为大文,所有诗咏,大致清远。”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世之尊崇 愈 者,方以是篇为巨製大文,而授受诵习焉。”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故人若读 鄂謨 (Homeros)以降大文,则不徒近诗,且自与人生会。”

⒉ 谓繁盛的文饰。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温丽琼臺,密华承寝;当户之縠,大文之锦。”


大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关壮缪释义:指 三国 蜀 关羽。壮缪 是 宋高宗 建炎 二年追赠给他的封号。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神仙·神名误称》:“近来狭邪家,多供 关壮繆 像,余窃以为褻凟正神,后乃知其不然。”清 赵翼《陔馀丛考·关壮缪》:“独 关壮繆 在 三国、六朝、唐、宋 皆未有禋祀,考之史志…… 高宗 建炎 二年,加 壮繆 武安王。”王国维《文学小言》十六:“《三国演义》无纯文学之资格,然其叙 关壮繆 之释 曹操 则非大文学家不办。”
    • 2.
      凿壁借光释义: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 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 3.
      戴星释义:⒈顶着星星。喻早出或晚归。唐 王绩《答冯子华处士书》:“或时与舟人渔子方潭并钓,俯仰极乐,戴星而归。”宋 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对牀欲作连夜语,念汝还须戴星起。”明 李东阳《先叔父李父墓志铭》:“悉力勤事,戴星触雾,或远涉 江 汉,未尝告勩。”清 钮琇《觚賸·两大文章》:“臣趋朝之限,虽迫於戴星;而问寝之私,倍悬於爱日。”⒉《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 治 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 单父 治。巫马期 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亲之,而 单父 亦治。”后因以“戴星”为称扬吏治或能吏之典。
    • 4.
      文氓释义:亦作“文虻”。文化流氓。鲁迅《书信集·致姚克》:“而 上海 文氓竟又借此施行谋害。”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而若干文虻(一本作‘氓’),趁势造谣,各处恫吓者亦半。”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中国 的农夫被一些大圣人、大豪杰、大诗贼、大文氓也欺骗了几千年。”
    • 5.
      文章太守释义:写好为政、治理、亲民、廉洁的大文章的太守。
    • 6.
      杨家岭释义:地名。 在 陕西省 延安市 西北。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所在地。贺敬之《放歌集·回延安》:“杨家岭 的红旗呵高高的飘,革命万里起高潮!”周立波《一个伟大文献的诞生》:“杨家岭,这个黄土群山里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山峁,从三十年代后期到四十年代,是全国人民仰望的政治中心,是领导全国抗 日 战争的真正的总司令部。”
    • 7.
      炫异释义:⒈亦作“炫异”。炫耀与众不同。清 采畴《<谢亦嚣诗集>序》:“一切触景怀人、因时寄兴之作,不矜奇,不炫异,祇自率其性情之真,以写其性情之适。”蒋光慈《少年漂泊者》一:“我也不是一个大文学家,不愿做一篇自传,好借之以炫异于当世。”⒉见“炫异”。
    • 8.
      猎名释义:猎取功名;猎取名声。清 钮琇《觚賸·两大文章》:“督抚促臣应召赴京。臣自念臣母年逾七旬,属岁多病……如臣猎名违母,则其始进已乖。”清 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书》:“今之学者言考据,则持为骋辩之柄;讲经济,则据为猎名之津。”
    • 9.
      眉山释义:⒈《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后因以“眉山”形容女子秀丽的双眉。唐 韩偓《生查子》词:“绣被拥轻寒,眉山正愁絶。”宋 陈师道《菩萨蛮》词:“髻釵初上朝云捲,眼波翻动眉山远。”清 洪昇《长生殿·惊变》:“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子待借小饮对眉山。”⒉宋 代大文学家 苏轼 的代称。苏 为 四川 眉山 人,故称。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夫书聚而弗读,犹亡聚也。故録 眉山《藏书记》。”清 钱谦益《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少年应举,笔放墨饱,一洗熟烂,人惊其頡頏 眉
    • 10.
      重庆释义:四川省直辖市,简称渝,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大城市,地处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市区人口270万,连郊区 651 万,(1982年统计),市区面积1521平方公里,为长江和成渝、襄渝、川黔铁路相汇的重要水陆交通枢纽,轻重工业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西南地区最大文化教育中心,有山城、雾都之称。
    • 11.
      革命文学释义:指 中国 二十年代革命作家与进步作家所倡导的文学思潮。二十年代初,李大钊、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 等首先提出有关“革命文学”的建设问题;1924年和1926年 蒋光慈、郭沫若 等又相继重新倡导。1928年初在 上海 展开一次规模较大的论争,论争中初步提出了文学应为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事业服务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鼓舞了当时广大文艺工作者反对国民党白色恐怖的斗争。

大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关壮缪释义:指 三国 蜀 关羽。壮缪 是 宋高宗 建炎 二年追赠给他的封号。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神仙·神名误称》:“近来狭邪家,多供 关壮繆 像,余窃以为褻凟正神,后乃知其不然。”清 赵翼《陔馀丛考·关壮缪》:“独 关壮繆 在 三国、六朝、唐、宋 皆未有禋祀,考之史志…… 高宗 建炎 二年,加 壮繆 武安王。”王国维《文学小言》十六:“《三国演义》无纯文学之资格,然其叙 关壮繆 之释 曹操 则非大文学家不办。”
    • 2.
      凿壁借光释义: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 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 3.
      戴星释义:⒈顶着星星。喻早出或晚归。唐 王绩《答冯子华处士书》:“或时与舟人渔子方潭并钓,俯仰极乐,戴星而归。”宋 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对牀欲作连夜语,念汝还须戴星起。”明 李东阳《先叔父李父墓志铭》:“悉力勤事,戴星触雾,或远涉 江 汉,未尝告勩。”清 钮琇《觚賸·两大文章》:“臣趋朝之限,虽迫於戴星;而问寝之私,倍悬於爱日。”⒉《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 治 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 单父 治。巫马期 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亲之,而 单父 亦治。”后因以“戴星”为称扬吏治或能吏之典。
    • 4.
      文氓释义:亦作“文虻”。文化流氓。鲁迅《书信集·致姚克》:“而 上海 文氓竟又借此施行谋害。”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而若干文虻(一本作‘氓’),趁势造谣,各处恫吓者亦半。”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中国 的农夫被一些大圣人、大豪杰、大诗贼、大文氓也欺骗了几千年。”
    • 5.
      文章太守释义:写好为政、治理、亲民、廉洁的大文章的太守。
    • 6.
      杨家岭释义:地名。 在 陕西省 延安市 西北。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所在地。贺敬之《放歌集·回延安》:“杨家岭 的红旗呵高高的飘,革命万里起高潮!”周立波《一个伟大文献的诞生》:“杨家岭,这个黄土群山里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山峁,从三十年代后期到四十年代,是全国人民仰望的政治中心,是领导全国抗 日 战争的真正的总司令部。”
    • 7.
      炫异释义:⒈亦作“炫异”。炫耀与众不同。清 采畴《<谢亦嚣诗集>序》:“一切触景怀人、因时寄兴之作,不矜奇,不炫异,祇自率其性情之真,以写其性情之适。”蒋光慈《少年漂泊者》一:“我也不是一个大文学家,不愿做一篇自传,好借之以炫异于当世。”⒉见“炫异”。
    • 8.
      猎名释义:猎取功名;猎取名声。清 钮琇《觚賸·两大文章》:“督抚促臣应召赴京。臣自念臣母年逾七旬,属岁多病……如臣猎名违母,则其始进已乖。”清 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书》:“今之学者言考据,则持为骋辩之柄;讲经济,则据为猎名之津。”
    • 9.
      眉山释义:⒈《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后因以“眉山”形容女子秀丽的双眉。唐 韩偓《生查子》词:“绣被拥轻寒,眉山正愁絶。”宋 陈师道《菩萨蛮》词:“髻釵初上朝云捲,眼波翻动眉山远。”清 洪昇《长生殿·惊变》:“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子待借小饮对眉山。”⒉宋 代大文学家 苏轼 的代称。苏 为 四川 眉山 人,故称。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夫书聚而弗读,犹亡聚也。故録 眉山《藏书记》。”清 钱谦益《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少年应举,笔放墨饱,一洗熟烂,人惊其頡頏 眉
    • 10.
      重庆释义:四川省直辖市,简称渝,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大城市,地处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市区人口270万,连郊区 651 万,(1982年统计),市区面积1521平方公里,为长江和成渝、襄渝、川黔铁路相汇的重要水陆交通枢纽,轻重工业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西南地区最大文化教育中心,有山城、雾都之称。
    • 11.
      革命文学释义:指 中国 二十年代革命作家与进步作家所倡导的文学思潮。二十年代初,李大钊、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 等首先提出有关“革命文学”的建设问题;1924年和1926年 蒋光慈、郭沫若 等又相继重新倡导。1928年初在 上海 展开一次规模较大的论争,论争中初步提出了文学应为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事业服务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鼓舞了当时广大文艺工作者反对国民党白色恐怖的斗争。

大文造句

1.他在“定情之夕”还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海誓山盟的大文

2.人类将再度自取灭亡,这一次是亡于大文明之间的冲突。

3.司马迁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文学家。

4.起程虽是小天地;创业如同大文章。

5.苏轼是个学富五车的大文学家。

大文(daw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文是什么意思 大文读音 怎么读 大文,拼音是dà wén,大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