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枣子 枣子的意思
zǎozi

枣子

简体枣子
繁体棗子
拼音zǎo zi
注音ㄗㄠˇ ㄗ˙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ǎo,(1) 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组词】:枣红。枣泥。囫囵吞枣(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基本含义

比喻事物的价值不高或者没有实际用途。

枣子的意思

枣子 [zǎo zi]

1. 枣树的果实。

枣子 引证解释

⒈ 枣树的果实。

《尔雅·释木》“櫅,白枣” 晋 郭璞 注:“即今枣子白熟。”
方之 《在泉边》:“枣子吃肚下,核子在心里。”


国语词典

枣子 [zǎo zi]

⒈ 枣树所结的果实。


枣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囫囵吞枣释义: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
    • 2.
      扑枣释义:击落枣子。
    • 3.
      拔葵啖枣释义:拔人家的菜蔬,偷吃人家的枣子。比喻小偷小摸。
    • 4.
      木蜜释义:⒈枳椇的别名。⒉蜜香的别名。⒊枣子的别名。
    • 5.
      枣修释义:⒈同“枣脩”。 ⒉枣子与肉脯。古代妇女拜见长辈时携带的礼物,取其起早而虔敬之意。
    • 6.
      枣实释义:枣子。
    • 7.
      枣糒释义:用枣子和米蒸煮的饭食。
    • 8.
      枣榛释义:枣子和榛子。
    • 9.
      枣栗释义:⒈枣树与栗树。亦指枣子与栗子。⒉古时妇女早间拜见长辈时常献的果品。
    • 10.
      枣糗释义:枣子和糗。 古时用为祭供之品。
    • 11.
      枣脯释义:枣子制成的果干。《史记·滑稽列传》:“楚庄王 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牀,啗以枣脯。”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枣》:“枣脯法:切枣曝之,乾如脯也。”宋 苏轼《王晋卿作烟江迭嶂图》诗:“屈居华屋啖枣脯,十年俯仰龙旂前。”元 吴莱《忆寄方子清》诗:“生徒脩枣脯,祭品受葅臡。”
    • 12.
      枣核释义:⒈枣子的核。 《后汉书·方术传下·王真》:“孟节 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 质,质 含之便不復饥。”⒉枣核笔的省称。宋 黄庭坚《林为之送笔戏赠》诗:“外貌虽铣泽,毫心或麄糲。功将希栗尾,拙乃成枣核。”
    • 13.
      枣花释义:⒈枣树花。南朝 梁简文帝《金乐歌》:“铁鑊种梁子,铜枢生枣花。”唐 李颀《送陈章甫》诗:“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⒉指枣花形状的花纹。清 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望着枣花帘影杏纱纹,那壁厢欵问慇懃。”⒊食品名。用面粉和枣子做成的糕点。袁同兴《盼到明天出日头》诗:“手里没有年糕拿,篮子没有提枣花。”
    • 14.
      枣菜释义:枣子与蔬菜。
    • 15.
      枣蔬释义:枣子与蔬菜。
    • 16.
      浑沦吞枣释义:整个地吞下枣子。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 17.
      白枣释义:枣子的一种。其子白乃熟,故名。
    • 18.
      粘糕释义:粘米或粘米粉做的糕饼。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甚至有一蒲包子,炉食餑餑,十来个鸡蛋,几块粘糕饼子,也都来供献供献,磕个头的。”马南邨《燕山夜话·今年的春节》:“有许多地方还要吃一种‘粘糕’。这是用黍子面或糯米和枣子做的,越粘就越好。”
    • 19.
      财赋释义:⒈财货贡赋;财货赋税。《书·禹贡》:“庶士交正,底慎财赋。”孔 传:“致所慎者,财货贡赋,言取之有节,不过度。”《新唐书·食货志》:“永泰 二年,分天下财赋、铸钱、常平、转运、盐铁,置二使。”清 严允肇《哀淮人》诗:“财赋一以空,猗顿 皆 黔娄。”温靖邦《将星在狼烟中升起》五:“调集大军会战 泸州,把 成都、川 西大片财赋之区让出,只有傻瓜才会去干!”⒉财物。《旧唐书·郭子仪传》:“公私财赋,一皆遏絶。”《水浒传》第十六回:“我七个只有些枣子,别无甚财赋。”
    • 20.
      重枣释义:深暗红色的枣子。 常用以形容人的脸色。

枣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囫囵吞枣释义: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
    • 2.
      扑枣释义:击落枣子。
    • 3.
      拔葵啖枣释义:拔人家的菜蔬,偷吃人家的枣子。比喻小偷小摸。
    • 4.
      木蜜释义:⒈枳椇的别名。⒉蜜香的别名。⒊枣子的别名。
    • 5.
      枣修释义:⒈同“枣脩”。 ⒉枣子与肉脯。古代妇女拜见长辈时携带的礼物,取其起早而虔敬之意。
    • 6.
      枣实释义:枣子。
    • 7.
      枣糒释义:用枣子和米蒸煮的饭食。
    • 8.
      枣榛释义:枣子和榛子。
    • 9.
      枣栗释义:⒈枣树与栗树。亦指枣子与栗子。⒉古时妇女早间拜见长辈时常献的果品。
    • 10.
      枣糗释义:枣子和糗。 古时用为祭供之品。
    • 11.
      枣脯释义:枣子制成的果干。《史记·滑稽列传》:“楚庄王 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牀,啗以枣脯。”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枣》:“枣脯法:切枣曝之,乾如脯也。”宋 苏轼《王晋卿作烟江迭嶂图》诗:“屈居华屋啖枣脯,十年俯仰龙旂前。”元 吴莱《忆寄方子清》诗:“生徒脩枣脯,祭品受葅臡。”
    • 12.
      枣核释义:⒈枣子的核。 《后汉书·方术传下·王真》:“孟节 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 质,质 含之便不復饥。”⒉枣核笔的省称。宋 黄庭坚《林为之送笔戏赠》诗:“外貌虽铣泽,毫心或麄糲。功将希栗尾,拙乃成枣核。”
    • 13.
      枣花释义:⒈枣树花。南朝 梁简文帝《金乐歌》:“铁鑊种梁子,铜枢生枣花。”唐 李颀《送陈章甫》诗:“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⒉指枣花形状的花纹。清 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望着枣花帘影杏纱纹,那壁厢欵问慇懃。”⒊食品名。用面粉和枣子做成的糕点。袁同兴《盼到明天出日头》诗:“手里没有年糕拿,篮子没有提枣花。”
    • 14.
      枣菜释义:枣子与蔬菜。
    • 15.
      枣蔬释义:枣子与蔬菜。
    • 16.
      浑沦吞枣释义:整个地吞下枣子。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 17.
      白枣释义:枣子的一种。其子白乃熟,故名。
    • 18.
      粘糕释义:粘米或粘米粉做的糕饼。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甚至有一蒲包子,炉食餑餑,十来个鸡蛋,几块粘糕饼子,也都来供献供献,磕个头的。”马南邨《燕山夜话·今年的春节》:“有许多地方还要吃一种‘粘糕’。这是用黍子面或糯米和枣子做的,越粘就越好。”
    • 19.
      财赋释义:⒈财货贡赋;财货赋税。《书·禹贡》:“庶士交正,底慎财赋。”孔 传:“致所慎者,财货贡赋,言取之有节,不过度。”《新唐书·食货志》:“永泰 二年,分天下财赋、铸钱、常平、转运、盐铁,置二使。”清 严允肇《哀淮人》诗:“财赋一以空,猗顿 皆 黔娄。”温靖邦《将星在狼烟中升起》五:“调集大军会战 泸州,把 成都、川 西大片财赋之区让出,只有傻瓜才会去干!”⒉财物。《旧唐书·郭子仪传》:“公私财赋,一皆遏絶。”《水浒传》第十六回:“我七个只有些枣子,别无甚财赋。”
    • 20.
      重枣释义:深暗红色的枣子。 常用以形容人的脸色。

枣子造句

1.那些绿色的枣子渐渐变红了,一串串的像无数的小灯笼,火红火红的。

2.秋姑娘调皮极了,爬上枣树的枝头,把玛瑙一般的枣子摇晃在地上。

3.苹果是红的,像小姑娘害羞的脸,扒开绿叶往外瞧;梨是黄灿灿的,像一个个小金葫芦;小红灯笼似的枣子挂满了枝头;葡萄紫檀檀的,像玛瑙一串串地挂在葡萄架上,大家你挤我,我挤你,都准备让人们去摘呢!

4.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

5.母爱如果是一棵枣树,那么我就是树梢的枣子

6.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

枣子(zao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枣子是什么意思 枣子读音 怎么读 枣子,拼音是zǎo zi,枣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枣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