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歌童 歌童的意思
tóng

歌童

简体歌童
繁体
拼音gē tóng
注音ㄍㄜ ㄊㄨ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ē,(1) 唱。【组词】:歌唱。歌咏。歌颂。歌坛。歌台舞榭。歌舞。能歌善舞。(2) 能唱的文词。【组词】:唱歌。歌谱。歌词。歌诀。民歌。诗歌。歌行(xíng )(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诗言志,歌咏言。

tóng,(1) 小孩子。【组词】:儿童。童工。童谣。童话。童心。童趣。童真。(2)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组词】:书童儿。(3) 没有结婚的。【组词】:童男。童女。童贞。(4) 未长成的。【例句】:童牛(没长角的小牛)。(5) 秃。【组词】:童山。头童(喻人秃顶,如“童童齿豁”)。(6) 古同“瞳”,瞳孔。(7) 姓。

基本含义

指唱歌的男童,形容儿童天真可爱、活泼开朗。

歌童的意思

歌童 [gē tóng]

1. 亦作“歌僮”。

3. 以歌唱为生的儿童。

歌童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歌僮”。以歌唱为生的儿童。

《后汉书·宦者传序》:“嬙媛、侍儿、歌童、舞女之玩,充备綺室。”
《晋书·贾充传》:“歌僮舞女,选极一时。”
北周 庾信 《汉高祖置酒沛宫赞》:“还迎故老,更召歌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选剧》:“词曲佳而搬演不得其人,歌童好而教率不得其法,皆是暴殄天物。”


歌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御史娘释义:指 唐 贞元 中宫中御史娘子 田顺郎,以善歌闻。后亦用为曲名。唐 段安节《乐府杂录·歌》:“歌者,乐之声也,故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迥居诸乐之上。古之能者,即有 韩娥、李延年、莫愁 …… 贞元 中有 田顺郎,曾为宫中御史娘子。”唐 刘禹锡《与歌童田顺郎》诗:“天下能歌御史娘,花前月底奉君王。”
    • 2.
      歌僮释义:见“歌童”。
    • 3.
      歌儿释义:⒈歌童。⒉歌曲。如:唱一支歌儿。
    • 4.
      絃索释义:⒈乐器上的弦。多用作弦乐器的总称。唐 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絃索鸣,贺老 琵琶定场屋。”宋 周邦彦《解连环》词:“燕子楼空,暗尘锁、一牀絃索。”参见“弦索”。⒉弹奏弦乐。宋 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诗:“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 絃索 花奴 手。”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曲·弦索入曲》:“予幼时,犹见老乐工二三人,其歌童也俱善絃索,今絶响矣。”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巩仙》:“惠 雅善歌,絃索倾一时。”⒊金 元 以来常称用琵琶、三弦等弦乐伴奏的戏曲、曲艺为“絃索”。一般多指北曲。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孟

歌童(get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歌童是什么意思 歌童读音 怎么读 歌童,拼音是gē tóng,歌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歌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