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拔 [qiào bá]
1. 形容笔力雄健。
例行笔劲峻,峭拔而秀,绚丽而雅。——夏文彦《图绘宝鉴》
好峭拔的隶书。
英[ vigorous; ]
2. 挺拔,山高而陡,险峭。
例峭拔的山峰。
英[ high and steep; ]
峭拔 引证解释
⒈ 高而陡。
引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滎阳县 南百餘里,有 兰巖山,峭拔千丈。”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余观 雁荡 诸峰,皆峭拔嶮怪,上耸千尺。”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自 清韵轩 后,梁空蹬险,山径峭拔,游人有攀躋偃僂之难。”
李瑛 《高山哨所》诗:“在那峭拔的山顶,雄峙着我们战士的哨棚。”
⒉ 挺拔。
引唐 裴说 《春日山中行》诗:“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⒊ 高超不凡。
引后蜀 欧阳炯 《贯休应梦罗汉画歌》:“西岳高僧名 贯休,孤情峭拔凌清秋。”
金 元好问 《刘西嵓汲》:“黄鲁直 天资峭拔,摆出翰墨畦逕。”
⒋ 形容字体或笔墨雄健挺秀。
引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一:“王荆公 书,清劲峭拔,飘飘不凡,世谓之横风疾雨。”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侯翌》:“落笔清駃,行笔劲峻,峭拔而秀,绚丽而雅。”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二:“湖山歌舞国,儿女英雄福。宜乎 林逋 诗,峭拔苦不足。”
国语词典
峭拔 [qiào bá]
⒈ 山势高峻。
引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四》:「荥阳县南百余里,有兰岩山,峭拔千丈。」
元·舒頔〈胡子坑〉诗:「毓秀孕奇挺峭拔,攒峰列壑争伶俜。」
⒉ 笔力劲健。
引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一》:「王荆公书,清劲峭拔。」
峭拔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险峻释义:⒈(山势)高而险:山峰险峻。 ⒉危险严峻:形势十分险峻。
- 2.
巍峨释义: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巍峨的群山。巍峨的天安门城楼。
- 3.
挺拔释义:⒈直立而高耸:峰峦挺拔。挺拔的白杨。⒉坚强有力;强劲:笔力挺拔。
- 4.
陡峭释义:(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山势陡峭。 这个陡峭的山峰连山羊也上不去。
峭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严峭释义:⒈严峻,严厉。⒉严肃峭拔。
- 2.
刻厉释义:⒈严酷;苛刻严厉。宋 俞文豹《吹剑录外集》:“霜焉雪焉,劲烈刻厉,翦击其枝叶,剥伤其肤理。”明 方孝孺《题周氏文后》:“宽裕有容者,誉人多过其实;刻厉疾恶者,取人多丧其真。”⒉谓书法或文辞峭拔。宋 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率更 貌寒寝,敏悟絶人。今观其书,劲峻刻厉,正称其貌耳。”夏丏尊 叶圣陶《文心》三一:“品性温和的作家即使在震怒的时候也写不出十分刻厉的文章。”⒊刻苦自励。《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尔朱世隆 之初为僕射也。畏 尔朱荣 之威严,深自刻厉,留心几案,应接宾客,有开敏之名。”《明史
- 3.
刻削释义:⒈雕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⒉形容(山石或楼台)棱角分明,峥嵘峭拔。《魏书·萧衍传》:“大兴寺塔,广缮臺堂,昭阳到景,垂珠衔璧,峥嶸刻削。”清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志一》:“山半大石盘陀数亩,高下如刻削。”⒊苛刻,严酷。《史记·秦始皇本纪》:“刚毅戾深,事皆决於法,刻削毋仁恩和义。”《旧唐书·唐临传》:“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平心《论康熙帝的历史地位》一:“康熙帝 比 顺治 统治者更深刻地察觉到,前朝君臣的腐败和刻削,怎样加速了 明 政权的崩溃。
- 4.
刻深释义:⒈苛刻;严酷。 ⒉谓文字古奥峭拔。⒊指深刻。
- 5.
劖刻释义:⒈刻凿。 ⒉峭拔。
- 6.
危峭释义:高峻峭拔。
- 7.
奥峭释义:谓文笔典雅峭拔。
- 8.
屹屼释义:亦作“屹兀”。峭拔;险峻。
- 9.
峦峤释义:峭拔的山峰。
- 10.
峭拔释义:⒈(山)高而陡:山势峭拔。 ⒉形容文笔雄健:笔锋峭拔刚劲。
- 11.
峭特释义:峭拔独特。
- 12.
峻极释义:⒈《礼记·中庸》:“发育万物,峻极於天。 ”郑玄注:“峻,高也。”孔颖达疏:“言圣人之道高大,与山相似,上极于天。”后以“峻极”谓极高。⒉谓极为陡峭。⒊形容书法的劲挺峭拔。⒋古寺院名。在嵩山。
- 13.
崎峭释义:参差峭拔。
- 14.
崛崎释义:陡峭;峭拔。
- 15.
崛嵂释义:⒈高峻貌。⒉形容文笔风格峭拔。
- 16.
崭绝释义:⒈亦作“嶃绝”。⒉形容文笔峭拔。⒊高傲。
- 17.
巉削释义:⒈形容山势险峻陡峭。⒉形容才华出众。⒊形容诗文风格峭拔。
- 18.
巉巉释义:⒈形容山势峭拔险峻。 ⒉指陡峭的山。⒊形容山石突兀重迭。⒋形容面貌瘦削的样子。⒌锋利尖锐。⒍形容词后缀。
- 19.
斗健释义:峭拔刚健。斗,通“陡”。
- 20.
斗拔释义:陡峻峭拔。 斗,通“陡”。
峭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严峭释义:⒈严峻,严厉。⒉严肃峭拔。
- 2.
刻厉释义:⒈严酷;苛刻严厉。宋 俞文豹《吹剑录外集》:“霜焉雪焉,劲烈刻厉,翦击其枝叶,剥伤其肤理。”明 方孝孺《题周氏文后》:“宽裕有容者,誉人多过其实;刻厉疾恶者,取人多丧其真。”⒉谓书法或文辞峭拔。宋 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率更 貌寒寝,敏悟絶人。今观其书,劲峻刻厉,正称其貌耳。”夏丏尊 叶圣陶《文心》三一:“品性温和的作家即使在震怒的时候也写不出十分刻厉的文章。”⒊刻苦自励。《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尔朱世隆 之初为僕射也。畏 尔朱荣 之威严,深自刻厉,留心几案,应接宾客,有开敏之名。”《明史
- 3.
刻削释义:⒈雕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⒉形容(山石或楼台)棱角分明,峥嵘峭拔。《魏书·萧衍传》:“大兴寺塔,广缮臺堂,昭阳到景,垂珠衔璧,峥嶸刻削。”清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志一》:“山半大石盘陀数亩,高下如刻削。”⒊苛刻,严酷。《史记·秦始皇本纪》:“刚毅戾深,事皆决於法,刻削毋仁恩和义。”《旧唐书·唐临传》:“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平心《论康熙帝的历史地位》一:“康熙帝 比 顺治 统治者更深刻地察觉到,前朝君臣的腐败和刻削,怎样加速了 明 政权的崩溃。
- 4.
刻深释义:⒈苛刻;严酷。 ⒉谓文字古奥峭拔。⒊指深刻。
- 5.
劖刻释义:⒈刻凿。 ⒉峭拔。
- 6.
危峭释义:高峻峭拔。
- 7.
奥峭释义:谓文笔典雅峭拔。
- 8.
屹屼释义:亦作“屹兀”。峭拔;险峻。
- 9.
峦峤释义:峭拔的山峰。
- 10.
峭拔释义:⒈(山)高而陡:山势峭拔。 ⒉形容文笔雄健:笔锋峭拔刚劲。
- 11.
峭特释义:峭拔独特。
- 12.
峻极释义:⒈《礼记·中庸》:“发育万物,峻极於天。 ”郑玄注:“峻,高也。”孔颖达疏:“言圣人之道高大,与山相似,上极于天。”后以“峻极”谓极高。⒉谓极为陡峭。⒊形容书法的劲挺峭拔。⒋古寺院名。在嵩山。
- 13.
崎峭释义:参差峭拔。
- 14.
崛崎释义:陡峭;峭拔。
- 15.
崛嵂释义:⒈高峻貌。⒉形容文笔风格峭拔。
- 16.
崭绝释义:⒈亦作“嶃绝”。⒉形容文笔峭拔。⒊高傲。
- 17.
巉削释义:⒈形容山势险峻陡峭。⒉形容才华出众。⒊形容诗文风格峭拔。
- 18.
巉巉释义:⒈形容山势峭拔险峻。 ⒉指陡峭的山。⒊形容山石突兀重迭。⒋形容面貌瘦削的样子。⒌锋利尖锐。⒍形容词后缀。
- 19.
斗健释义:峭拔刚健。斗,通“陡”。
- 20.
斗拔释义:陡峻峭拔。 斗,通“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