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瑞 [rén ruì]
1. 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亦指有德行的人或年寿特高者。
人瑞 引证解释
⒈ 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亦指有德行的人或年寿特高者。
引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今海内乐业,朝廷淑清。天符既章,人瑞又明。”
唐 白居易 《祭微之文》:“惟公家积善庆、天钟粹和。生为国楨,出为人瑞。”
国语词典
人瑞 [rén ruì]
⒈ 人中的祥瑞,多指有德行或高寿的人。
引《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今海内乐业,朝廷淑清,天符既章,人瑞又明,品物咸亨。」
例如:「百岁人瑞」。
人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人瑞释义:指年岁特别大的人:盛世人瑞。百岁人瑞。
- 2.
华轩释义:⒈饰有文采的曲栏。借指华美的殿堂。《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优游省闥,珥笔华轩。”吕向 注:“华轩,殿上曲栏也。”唐 王维《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托身侍云陛,昧旦趋华轩。”⒉指富贵者所乘的华美的车子。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左思<咏史>》:“金 张 服貂冕,许 史 乘华轩。”宋 叶适《送陈寿老》诗:“老穷望絶华轩过,其谁幽寻穿薜萝!”清 金人瑞《从韦二明府实处觅绵竹三数丛》诗:“华轩得省幸早寄,莫悮明年春笋生。”
- 3.
厌厌释义:⒈整齐茂盛貌;秀美貌。 《诗·周颂·载芟》:“厌厌其苗,緜緜其麃。”郑玄 笺:“厌厌其苗,众齐等也。”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趁着这厌厌露华,对着这澄澄月下,惊的那呀呀呀寒鴈起平沙。”清 金农《秋雨坐槐树下书怀》诗:“阶前老槐十围大,碧罗张繖高厌厌。”⒉安静;安逸。《诗·秦风·小戎》:“厌厌良人,秩秩德音。”毛 传:“厌厌,安静也。”晋 陶潜《咏二疏》诗:“厌厌閭里欢,所营非近务。”逯钦立 校注:“厌厌,安逸貌。”元 侯克中《醉花阴》套曲:“凉夜厌厌露华冷,天淡淡银河耿耿。”清 金人瑞《宴胡侍御书
- 4.
及瓜释义:⒈《左传·庄公八年》:“齐侯 使 连称 管至父 戍 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言任期一年,今年瓜时往,来年瓜时代之。后因以“及瓜”指任职期满。唐 骆宾王《晚渡天山有怀京邑》诗:“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清 沉涛《交翠轩笔记》:“余及瓜时,吾乡 陆费 春帆 观察来代。”⒉指女子十六岁。泛指成年。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查氏女》:“有 查 氏女者,年已及瓜,慧中秀外,久失恃。”清 金人瑞《无题》诗之一:“胸无宝袜初如菽,额有燕檀正及瓜。”
- 5.
善庆释义:谓善行多福。 语本《易·坤》:“积善之家,必有餘庆。”唐 白居易《祭微之文》:“惟公家积善庆,天钟粹和,生为国禎,出为人瑞。”宋 苏轼《答陆道士书》:“道家少饮和神,非破戒也,餘惟善庆。”金 王若虚《王氏先茔之碑》:“王氏 之善庆,既当为之发扬,而参谋君孝德始终,尤不可不纪。”
- 6.
寿妇释义:长寿的妇女。《清会典·礼部·仪制清吏司四》:“寿民给予‘昇平人瑞’字样,寿妇给予‘贞寿之门’字样。”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定例:凡寿民、寿妇年登百岁者,由本省督抚题请恩赏,奉旨给扁建坊,以昭人瑞。”
- 7.
寿域释义:⒈谓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世。 语出《汉书·礼乐志》:“愿与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 成康?寿何以不若 高宗?”唐 杜牧《郡斋独酌》诗:“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明 唐寅《世寿堂诗》:“太平熙皥出寿人,皇风蒸煦寿域春。”清 金人瑞《吴明府生日》诗:“十万户齐登寿域,壶天岂独一人长。”⒉寿穴;坟茔。唐 黄滔《祭司勋孙郎中文》:“今则江湖梗涩,京 洛 迢遥,权卜灵岗,寓安寿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堪舆》:“宋公 卒,两公子各立门户,为父卜兆……兄弟两不相下,因负
- 8.
寿民释义:⒈谓造福于民。《管子·轻重己》:“教民樵室钻鐩,墐灶泄井,所以寿民也。”宋 王禹偁《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非仕人利俗致君寿民者,其政不用。”⒉长寿的人。有时特指男性长寿者。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圣贤人事下》:“病变而药不变,嚮之寿民,今为殤子矣。”《清会典·礼部·仪制清吏司四》:“寿民给予‘昇平人瑞’字样,寿妇给予‘贞寿之门’字样。”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定例:凡寿民、寿妇年登百岁者,由本省督抚题请恩赏,奉旨给扁建坊,以昭人瑞。”
- 9.
巾车释义:⒈以帷幕装饰车子。因指整车出行。《孔丛子·记问》:“文 武 既坠,吾将焉归……巾车命驾,将适 唐 都。”《南史·文学传·孔广》:“绪 数巾车诣之。”清 金人瑞《戊子春积雨如晦久不晤草座先生天甫晴便忽睹书此为乐也》诗:“城中泥雨盛冠盖,野外日高未巾车。”⒉指有帷幕的车子。晋 陶潜《归去来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宋 苏轼《和寄天选长官》诗:“何时命巾车,共陟云外嶠?”清 赵翼《入云栖十余里修篁夹路》诗:“我乘巾车行,苦障帷数幅。”⒊古代官名。《周礼·春官·序官》:“巾车,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
- 10.
枝枝节节释义:⒈指种种情节。清 冯桂芬《与李方赤太守书》:“至旦,查明本巷无失事,乃啟栅。如是则行窃者枝枝节节,无非罗网,往来且难,何况搬运。而谓窃贼不少衰者无有也。”⒉谓以零零碎碎、断断续续的方式(进行或处理)。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政事三》:“窃谓西北之水利,惟当使由而不使知,全本一州一县,一村一里,各自董劝,枝枝节节而为之。”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然变其甲不变其乙,举其一而遗其二,枝枝节节而为之,逐末偏端而举之,无其本原,失其辅佐,牵连并败,必至无功。”朱自清《中国文评流别述略》:“他(指 金人瑞)评
- 11.
楗槌释义:亦作“楗椎”。 钟鼓;铃铎。南朝 陈 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每至楗槌应叩,法鼓裁鸣,空界神仙共来行道。”吴兆宜 笺注:“《增一阿含经》:‘佛告 阿难 汝今连击楗椎。’《释氏要览》:‘梵云楗槌,此云鐘磬。’”清 金人瑞《春末怀周粟仲》诗:“相思每中夜,梦见必山居。何日楗椎下,同皈心地初。”清 龚自珍《庚子雅词·台城路》:“山陬法物千年在,牧儿叩之声死。谁信当年,楗槌一发,吼彻山河大地。”
- 12.
金圣叹释义:(1608—1661)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原名釆,字若釆,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吴县(今属江苏)人。曾批改《水浒传》《西厢记》。他作的评点,颇多合理而深刻的艺术见解,但也表现出反对梁山起义的立场。他所批改的本子也成为后世流行的版本。
- 13.
雕梁绣户释义:雕花、彩绘的门户、栋梁。 清 金人瑞《甲申秋兴》诗之四:“雕梁繡户都在眼,微命未知何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