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在学 在学的意思
zàixué

在学

简体在学
繁体在學
拼音zài xué
注音ㄗㄞˋ ㄒㄩ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ài,(1) 存,居。【组词】:存在。健在。青春长在。(2) 存留于某地点。【组词】:在家。在职。在位。(3)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例句】:在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在乎。事在人为。(4) 表示动作的进行。【组词】:他在种地。(5) 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组词】:在逃。在望。在握。在理。在朝(cháo )。在野。在世。(6) 和“所”连用,表示强调。【组词】:在所不辞。无所不在。

xué,(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组词】: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例句】: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3) 掌握的知识。【例句】: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组词】: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基本含义

正在学习或在进行学习的状态。

在学的意思

在学 [zài xué]

1. 就学;在校学习。

在学十年有成。

[at school;]


国语词典

在学 [zài xué]

⒈ 正在学校求学。

如:「在学证明书是要向学校申请的。」


在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代宗工释义:指在学问、技艺等方面一个时代为众所推崇的巨匠。
    • 2.
      三老释义:⒈古代掌教化之官。 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史记·陈涉世家》:“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鋭,伐无道,诛暴 秦,復立 楚 国之社稷,功宜为王。’”《汉书·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后汉书·循吏传·王景》:“父 閎 为郡三老。”⒉指国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之。《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朱右曾 校释:“三老,国老也。谓致
    • 3.
      东序释义:相传为 夏 代的大学。也是国老养老之所。《礼记·王制》:“夏 后氏 养国老於东序。”郑玄 注:“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孔颖达 疏:“《文王世子》云:学干戈羽籥於东序。以此约之,故知皆学名也。养老必在学者,以学教孝悌之处,故於中养老。”清 昭槤《啸亭续录·千叟宴》:“百餘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髮鮐背者欢饮殿庭,视古虞庠东序养老之典,有过之无不及者。”后亦为国学的通称。《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诚宜束帛加璧,备礼徵聘,仍授几杖,延登东序,敷陈坟素,坐而论道。”南朝 梁 沉约《俊雅》诗之二
    • 4.
      中学生守则释义:中国中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1981年8月正式颁布。共十条: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二、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三、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完成作业。四、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娱活动。五、积极参加劳动,爱惜劳动成果。六、生活俭朴,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七、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国家法令。八、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九、热爱集体,爱护公物,不做对人民有害的事。十、诚
    • 5.
      争鸣释义:比喻在学术上进行争辩:百家争鸣。
    • 6.
      优贡释义:清 制,每三年各省学政於府、州、县在学生员中选拔文行俱优者,与督抚会考核定数名,贡入京师国子监,称为优贡生。经朝考合格后可任职。与岁贡、恩贡、拔贡、副贡合称“五贡”。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嘉善 谢金圃 侍郎 墉,乾隆 十六年以优贡应南巡召试列第一,赐举人,授内阁中书。”《清史稿·选举志一》:“贡生凡六,曰: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
    • 7.
      住校释义:在学校住宿。
    • 8.
      住读释义:(学生)住在学校里上学:住读生。离学校远的学生可以住读。
    • 9.
      借读生释义:指通常由于户口,成绩不够等原因导致学籍(或户籍)与所在学校(或所在地)不一致的学生。
    • 10.
      入主出奴释义:韩愈《原道》:“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意思是说崇信了一种说法,就必然会排斥另一种说法;把前者奉做主人,把后者当做奴仆;附和前者,污蔑后者。后来用“入主出奴”比喻在学术上持门户之见。
    • 11.
      全媒体释义:全媒体的概念并没有在学界被正式提出。
    • 12.
      冷板櫈释义:⒈亦作“冷板凳”。常与“坐”连用。旧时清唱的俗称。明 魏良辅《曲律》:“清唱,俗语谓之‘冷板櫈’,不比戏场藉锣鼓之势。”⒉常与“坐”连用。旧时比喻私塾教师的清苦职业。《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还亏得识得几个字,胡乱在这主家教他小学生度日而已…… 郭信 不胜感谢。捧了几百钱,就像获了珍寳一般,紧紧收藏,只去守那冷板凳了。”《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魏翘 ﹞虽然也没有什么大进项,比起没有发达的时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猢猻大王,已经天悬地隔了。”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原来我虽然在学校教书,也等于在
    • 13.
      分别门户释义:指在学术上根据各自的格调或见解划清派别,各立门户。 同“分门别户”。
    • 14.
      分门别户释义:分、别:分辨、区别;门:一般事物的分类;户:门户。 指在学术上根据各自的格调或见解划清派别,各立门户。
    • 15.
      刮摩淬励释义:刮摩:磋商,磨炼兵器。 比喻在学术上商讨研究,刻苦钻研。
    • 16.
      助学释义:在学习方面给予帮助;资助学业。
    • 17.
      勤工俭学释义:⒈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把劳动所得作为学习、生活费用。⒉我国某些学校采取的办学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学习期间从事一定的劳动,学校以学生劳动的收入作为办学资金。
    • 18.
      包饭释义:⒈双方约定,一方按月付饭钱,另一方供给饭食:学校可为双职工子女包饭。⒉按月支付固定费用的饭食:孩子在学校食堂吃包饭。
    • 19.
      卧碑文释义:明清时代政府颁布的在学生员必须遵守的训令条文。
    • 20.
      厚古薄今释义:指在学术研究等方面,重视古代,轻视现代。

在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代宗工释义:指在学问、技艺等方面一个时代为众所推崇的巨匠。
    • 2.
      三老释义:⒈古代掌教化之官。 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史记·陈涉世家》:“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鋭,伐无道,诛暴 秦,復立 楚 国之社稷,功宜为王。’”《汉书·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后汉书·循吏传·王景》:“父 閎 为郡三老。”⒉指国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之。《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朱右曾 校释:“三老,国老也。谓致
    • 3.
      东序释义:相传为 夏 代的大学。也是国老养老之所。《礼记·王制》:“夏 后氏 养国老於东序。”郑玄 注:“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孔颖达 疏:“《文王世子》云:学干戈羽籥於东序。以此约之,故知皆学名也。养老必在学者,以学教孝悌之处,故於中养老。”清 昭槤《啸亭续录·千叟宴》:“百餘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髮鮐背者欢饮殿庭,视古虞庠东序养老之典,有过之无不及者。”后亦为国学的通称。《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诚宜束帛加璧,备礼徵聘,仍授几杖,延登东序,敷陈坟素,坐而论道。”南朝 梁 沉约《俊雅》诗之二
    • 4.
      中学生守则释义:中国中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1981年8月正式颁布。共十条: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二、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三、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完成作业。四、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娱活动。五、积极参加劳动,爱惜劳动成果。六、生活俭朴,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七、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国家法令。八、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九、热爱集体,爱护公物,不做对人民有害的事。十、诚
    • 5.
      争鸣释义:比喻在学术上进行争辩:百家争鸣。
    • 6.
      优贡释义:清 制,每三年各省学政於府、州、县在学生员中选拔文行俱优者,与督抚会考核定数名,贡入京师国子监,称为优贡生。经朝考合格后可任职。与岁贡、恩贡、拔贡、副贡合称“五贡”。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嘉善 谢金圃 侍郎 墉,乾隆 十六年以优贡应南巡召试列第一,赐举人,授内阁中书。”《清史稿·选举志一》:“贡生凡六,曰: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
    • 7.
      住校释义:在学校住宿。
    • 8.
      住读释义:(学生)住在学校里上学:住读生。离学校远的学生可以住读。
    • 9.
      借读生释义:指通常由于户口,成绩不够等原因导致学籍(或户籍)与所在学校(或所在地)不一致的学生。
    • 10.
      入主出奴释义:韩愈《原道》:“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意思是说崇信了一种说法,就必然会排斥另一种说法;把前者奉做主人,把后者当做奴仆;附和前者,污蔑后者。后来用“入主出奴”比喻在学术上持门户之见。
    • 11.
      全媒体释义:全媒体的概念并没有在学界被正式提出。
    • 12.
      冷板櫈释义:⒈亦作“冷板凳”。常与“坐”连用。旧时清唱的俗称。明 魏良辅《曲律》:“清唱,俗语谓之‘冷板櫈’,不比戏场藉锣鼓之势。”⒉常与“坐”连用。旧时比喻私塾教师的清苦职业。《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还亏得识得几个字,胡乱在这主家教他小学生度日而已…… 郭信 不胜感谢。捧了几百钱,就像获了珍寳一般,紧紧收藏,只去守那冷板凳了。”《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魏翘 ﹞虽然也没有什么大进项,比起没有发达的时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猢猻大王,已经天悬地隔了。”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原来我虽然在学校教书,也等于在
    • 13.
      分别门户释义:指在学术上根据各自的格调或见解划清派别,各立门户。 同“分门别户”。
    • 14.
      分门别户释义:分、别:分辨、区别;门:一般事物的分类;户:门户。 指在学术上根据各自的格调或见解划清派别,各立门户。
    • 15.
      刮摩淬励释义:刮摩:磋商,磨炼兵器。 比喻在学术上商讨研究,刻苦钻研。
    • 16.
      助学释义:在学习方面给予帮助;资助学业。
    • 17.
      勤工俭学释义:⒈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把劳动所得作为学习、生活费用。⒉我国某些学校采取的办学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学习期间从事一定的劳动,学校以学生劳动的收入作为办学资金。
    • 18.
      包饭释义:⒈双方约定,一方按月付饭钱,另一方供给饭食:学校可为双职工子女包饭。⒉按月支付固定费用的饭食:孩子在学校食堂吃包饭。
    • 19.
      卧碑文释义:明清时代政府颁布的在学生员必须遵守的训令条文。
    • 20.
      厚古薄今释义:指在学术研究等方面,重视古代,轻视现代。

在学造句

1.在学雷锋的活动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举不胜举。

2.在学业上,我们要博采众长,不断丰富自己。

3.李老师的事迹在学校里尽人皆知。

4.在学术讨论中,不可能所有见解都是一致的,可以通过平心定气的讨论来解决。

5.我们要在学习上快马加鞭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6.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耐心,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想法。

7.在学术报告会上,他旁征博引,博得了听众们的好评。

8.在学校里没学过计算机,我现在能够运用,完全是无师自通。

9.时不我待,我们要珍惜在学校学习的分分秒秒,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10.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有节奏,一张一弛,有劳有逸,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11.李老师的为人在学生中有口皆碑。

12.在学术问题上,他总是一丝不苟,溯本求源。

13.在学习上不肯下功夫,却想考上重点中学,真是痴心妄想。

14.在学习上,王杰从来就是眼高手低。

15.在学术上,他俩打了几十年笔墨官司,在感情上,他俩又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16.在学术研究问题上,不管年龄大小,能者为师。

17.在学习上大家应该树立信心,不要随随便便就贬低自己。

18.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有节奏,最好是一张一弛。

19.我们在学习上不能满足于一得之功,要不断进取。

20.妈妈和爸爸希望我在学习上能一日千里。

在学(zaixu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在学是什么意思 在学读音 怎么读 在学,拼音是zài xué,在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在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