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保 [zì bǎo]
1. 承担风险的一种特殊形态。指企业对其拥有的风险资产受损的可能性和程度进行合理测算,再根据自身财力而预先提存一笔基金,用以弥补损失。
自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伊郁释义:⒈忧愤郁结。《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感乎溽暑之伊鬱,而虑性命之所平。”李善 注:“伊鬱,烦热貌。”吕向 注:“溽暑伊鬱,气不通也……伊鬱,不通而忧乎。”唐 马总《意林·正论》:“见信之臣,囊括守禄;疏远之臣,言以贱废。是以王纲纵弛于上,智士伊鬱于下。”宋 苏轼《答程全父推官书》之二:“僕焚毁笔砚已五年,尚寄味此学,随行有《陶渊明集》,陶写伊鬱,正赖此耳。”《明史·王德完传》:“道路喧传,谓中宫役使仅数人,伊鬱致疾,阽危弗自保。”⒉聚而不散貌。金 党怀英《雪中》诗之三:“湿薪烧枯棘,距刺相拏撑。浓烟久
- 2.
众醉独醒释义:比喻众人沉迷糊涂,独自保持清醒。
- 3.
保就释义:谓聚众守土。《汉书·西南夷传》:“上许之,罢 西夷,独置 南夷 两县一都尉,稍令 犍为 自保就。”颜师古 注:“令自保守,且脩成其郡县。”王先谦 补注:“王念孙 曰:‘保就,犹保聚。’僖 二十六年《左传》‘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是也。聚、就一声之转。《逸周书·謚法篇》‘就,会也’,是‘就’有聚会之义。师古 训就为成,则与保字义不相属,乃云‘令自保守,且脩成其郡县’,则增字为解,而非其本旨矣。”
- 4.
克胜释义:⒈刻忌好胜。 《汉书·匡衡传》:“上有克胜之佐,则下有伤害之心。”⒉克敌制胜。元 刘祁《归潜志》卷七:“驱此辈战,欲其克胜,难哉。”⒊取得胜利。《后汉书·刘盆子传》:“三年正月,俱至 弘农,与 更始 诸将连战剋胜,众遂大集。”《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嶷 諫曰:‘主上狂凶,人不自保,单行道路,易以立功,外州起兵,鲜有剋胜,於此立计,万不可失。’”
- 5.
周细释义:犹周详。《太平广记》卷三二引 唐 牛肃《纪闻·王贾》:“﹝ 王贾 ﹞乃告 暹 曰:‘君有宰相禄,当自保爱。’因示其拜官歷任,及於年寿,周细语之。”《云笈七籤》卷六九:“前《寳砂》篇中略述真汞之诀而未周细。”
- 6.
夕夕惕危释义:惕,小心谨慎。形容人为求自保而过度谨小慎微,自己吓自己。
- 7.
成都卖卜释义:西汉 严遵,字 君平,卖卜于 成都市,每日得到百钱,足以自养,即闭门下帘读书,博览无所不通,依 老 庄 之旨著书十余万言。修身自保,不为苟得,甚受 蜀 人敬爱。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后用为卖卜、卜卦的典故。北周 庾信《奉和赵王隐士》:“霸陵 採樵路,成都 卖卜钱。”亦省作“成都卜”。唐 杜甫《游子》诗:“厌就 成都 卜,休为吏部眠。”
- 8.
拥兵自守释义:拥有军队,自为守卫。有自保之意。
- 9.
智防释义:谓善于料事而又明哲自保。《三国志·吴志·虞翻张温等传论》:“张温 才藻俊茂,而智防未备,用致艰患。”《三国志·魏志·荀攸传》:“攸 深密有智防,自从 太祖 征伐,常谋謨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智以料事,防以保身。”
- 10.
求同存异释义:寻找共同点,不同点各自保留。为处理双方关系的一种原则和方法。
- 11.
没身释义:⒈终身。 《老子》:“没身不殆。”《汉书·息夫躬传》:“今单于以疾病不任奉朝贺,遣使自陈,不失臣子之礼。臣 禄 自保没身不见 匈奴 为边竟忧也。”隋 王通《中说·问易》:“刘炫 问《易》,子曰:圣人於《易》,没身而已,况吾儕乎?”明 沉鲸《双珠记·狱中冤恨》:“饮痛啣寃,没身难泯。”⒉犹言将自身没官。《隋书·东夷传·倭国》:“其俗杀人强盗及姦皆死,盗者计赃酬物,无财者没身为奴。”⒊犹投身。《梁书·处士传序》:“与夫没身乱世,争利干时者,岂同年而语哉!”
- 12.
独守释义:⒈独自守候;独自保持。⒉谓独自守贞。⒊单独把守。
- 13.
睚眦之隙释义:亦作“睚眥之隙”。同“睚眥之怨”。《後汉书·赵典传》:“今與 郭汜 争睚眥之隙,以成千鈞之讎。”《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 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脅衆,睚眦之隙必報,人不自保。”
- 14.
老罢释义:⒈衰老疲惫。《淮南子·人间训》:“此故公家畜也,老罢而不为用,出而鬻之。”⒉谓年老百事皆废。《南史·蔡兴宗传》:“僕比日前虑不復自保……加老罢私门,兵力顿闕,虽有其意,事亦无从。”唐 杜甫《闻斛斯六官未归》诗:“老罢休无赖,归来省醉眠。”
- 15.
自坚释义:固位自保。
- 16.
自守释义:⒈自保;自为守卫。《穀梁传·襄公二十九年》:“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民,其民足以满城以自守也。”《史记·郑世家》:“宋 颇与 厉公 兵,自守於 櫟,郑 以故亦不伐 櫟。”唐 杜甫《蒹葭》诗:“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扬子江 之上游也,其险足以自守,其富足以自保。”⒉自坚其操守。汉 扬雄《解嘲》:“攫挐者亡,默默者存;位极者宗危,自守者身全。”唐 韩愈《闲游》诗之二:“子云 祗自守,奚事九衢尘?”明 方孝孺《送吏部员外郎龚彦佐序》:“视其德如乡閭时,不翕翕以趋势,不琐琐以殉
- 17.
自完释义:犹自保;自全。 《左传·昭公十九年》:“楚 不在诸侯矣,其仅自完也,以持其世而已。”《汉书·贾谊传》:“代 北边 匈奴,与强敌为邻,能自完则足矣。”金 元好问《聂孝女墓铭》:“女资孝弟,读书知义理,思以大义自完,葬其父之明日,乃絶脰而死。”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自非躬执大彗,以埽除其故家污俗,而望 禹 域之自完也,岂可得乎!”
- 18.
覆蔽释义:⒈掩蔽;覆盖。《隋书·天文志上》:“太帝上九星曰华盖,盖所以覆蔽太帝之坐也。”唐 冯贽《云仙杂记·厕上以术汤盥手》:“陈宛盛 居止,厠上以术汤盥手,槐板覆蔽粪,为都城第一。”⒉隐瞒。《汉书·食货志下》:“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起为盗贼,依阻山泽,吏不能禽而覆蔽之,浸淫日广。”《后汉书·殇帝纪》:“郡国欲获丰穰虚饰之誉,遂覆蔽灾害,多张垦田。”清 魏源《圣武记》卷八:“数十年将吏务为覆蔽,不之问,党日横炽。”
- 19.
计取释义:⒈计议。取,语助词。《隋书·宇文化及传》:“虔通 曰:‘我子弟已壮,诚不自保,正恐旦暮及诛,计无所出。’德勘 曰:‘同相忧,当共为计取。’”⒉计较索取。明 海瑞《兴革条例·吏属·朝觐》:“临行见年里甲出扯船夫数名,各里间有餽送,官又暗自纸赎中计取,百端科派,皆为京中用度设也。”⒊计算取用。清 陶澂《牵船苦》诗:“十人共索聚城下,计取百人牵一船。”
- 20.
让国释义:将国家或封地的统治权让给贤者。 《公羊传·僖公二十八年》:“何贤乎 叔武?让国也。”《史记·张丞相列传》:“玄成 时佯狂,不肯立,竟立之,有让国之名。”明 李东阳《挂剑曲》:“平生让国心,耿耿方在此。”甘簃《辛亥和议之秘史》:“宜速諫君让国,自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