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兵 [yǐn bīng]
1. 率领军队。
引兵 引证解释
⒈ 率领军队。
引《史记·田单列传》:“燕 引兵东围 即墨,即墨 大夫出与战,败死。”
《资治通鉴·汉武帝元朔五年》:“﹝ 卫青 等﹞於是引兵而还。”
章炳麟 《焦达峰传》:“明日,市中小骚, 作新 单骑行视,即马上击杀之,断其头,遂引兵攻督府。”
国语词典
引兵 [yǐn bīng]
⒈ 率领兵马。
引《史记·卷八二·田单传》:「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近吕布以兵败投之,备使居于小沛;若二人同心引兵来犯,乃心腹之患也。」
引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鼓释义:⒈古以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四石为一鼓,合四百八十斤。《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晋 赵鞅、荀寅 帅师城 汝 滨,遂赋 晋国 一鼓铁,以铸刑鼎,著 范宣子 所为刑书焉。”《孔子家语·正论解》:“赵简子 赋 晋国 一鼓鐘,以铸刑鼎,著 范宣子 所为刑书。”王肃 注:“三十斤谓之鐘,鐘四谓之石,石四谓之鼓。”⒉击鼓一次。引申谓一举,一战。《晋书·温峤传》:“峻(苏峻)勇而无谋,藉骄胜之势,自谓无前,今挑之战,可一鼓而擒也。”《三国演义》第十九回:“操 若攻将军,宫 引兵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於后;不过旬
- 2.
养军释义:供养、训练军队。《三国演义》第三一回:“不如还兵 许都,养军蓄鋭,待来年春暖,然后引兵先破 袁绍,后取 荆 襄。”
- 3.
军头释义:⒈军官名。掌宿卫。唐 置,宋 沿之。《新唐书·百官志四上》:“武德 元年,改鹰扬郎将曰军头,正四品下。”《资治通鉴·隋恭帝义宁元年》:“渊、建成 战小却,世民 与军头 临淄 段志玄 自 南原 引兵驰下,衝 老生 陈。”宋 王安石《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勤威冯鲁公神道碑》:“迁 天武军 都指挥使、封州 刺史,充御前忠佐马步军都军头。”⒉方言。犹军队。孔厥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才是正式军头呢!要想打 日本,参加这个去。”孙犁《风云初记》四:“‘大嫂子,这是什么军头啊?’‘老红军。’妇女说。”
- 4.
告难释义:⒈犹告急。《史记·秦本纪》:“二十五年,周王 使人告难於 晋 秦。”《南史·王准之传》:“承圣 末,陈武帝 杀太尉 王僧辩,遣 文帝 攻 僧辩 壻 杜龕,龕 告难於 清(王清),引兵援 龕。”清 徐芳《柳夫人小传》:“柳 中夜刺血书讼牘,遣急足诣郡邑告难。”⒉犹攻讦,责难。《资治通鉴·唐高宗显庆三年》:“﹝ 龟兹王 布失毕 ﹞妻 阿史那氏 与其相 那刹 私通,布失毕 不能禁,由是君臣猜阻,各有党与,互来告难。”
- 5.
围魏救赵释义: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 齐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计,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袭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赵国之围遂解。这次战役又称桂陵之战。后以“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 6.
坚重释义:坚定而从容。汉 扬雄《羽猎赋》:“曲队坚重,各按行伍。”《资治通鉴·唐肃宗乾元二年》:“及日暮,光弼 秉炬徐行,部曲坚重,贼引兵躡之,不敢逼。”太平天囯 洪秀全《茶地移营诏》:“今行营,其令各军各营,队伍宜整齐坚重。”
- 7.
就食释义:就食炒就食:苏北鲁南土语jiùshí∶到有粮食吃的地方去分寨就食∶谋生就食海外 吕布亦引兵出屯山阳就食。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穗大战吕布v。
- 8.
引兵释义:率领军队。《史记·田单列传》:“燕 引兵东围 即墨,即墨 大夫出与战,败死。”《资治通鉴·汉武帝元朔五年》:“﹝ 卫青 等﹞於是引兵而还。”章炳麟《焦达峰传》:“明日,市中小骚,作新 单骑行视,即马上击杀之,断其头,遂引兵攻督府。”
- 9.
引去释义:⒈离去;引退。⒉谓引兵退去。
- 10.
引屯释义:引兵驻扎。
- 11.
拏兵释义:引兵。
- 12.
揄兵释义:引兵。
- 13.
旱海释义:⒈宋 代自今 甘肃省 环县 北至 宁夏回族自治区 灵武县 一带,干旱多沙,俗称“旱海”。《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冯暉 引兵过 旱海,至 辉德。”胡三省 注引 赵珣《聚米图经》:“盐、夏、清远军 间,并係沙磧,俗谓之旱海。”⒉泛指沙漠。明 何景明《述归赋》:“北旱海之烂灼兮,西太素之积阴。”《花城》1981年第2期:“汽车在号称八百里旱海的 科尔沁 东部大草原向西飞奔。”
- 14.
梅岭释义:⒈山名。即 大庾岭。五岭之一。在 江西、广东 交界处。古时岭上多植梅,故名。唐 杜甫《哭李常侍峄》诗之一:“短日行 梅岭,寒山落 桂林。”宋 苏轼《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一:“回首天涯一惆悵,却登 梅岭 望枫宸。”⒉山名。亦名 飞鸿山,在 江西省 南昌市 湾里区。据传 梅福 曾学道于此,因以得名。其岭冈峦起伏,秀木翠竹,景色宜人。岭上有 梅仙坛。现建有宾馆,为避暑旅游胜地。⒊山名。亦作“梅领”。在 江西省 宁都县 东北。《史记·东越列传》:“是时楼船将军 杨僕 使使上书,愿便引兵击 东越。上曰士卒劳倦,不许
- 15.
楚人一炬释义:《史记·项羽本纪》:“项羽 引兵西屠 咸阳,杀 秦 降王 子婴,烧 秦 宫室,火三月不灭。”后因以“楚人一炬”概指此事。
- 16.
水来土掩释义:大水来了,用土堵住。 比喻敌人来犯,就引兵抵抗。
- 17.
沈舟破釜释义:《史记·项羽本纪》:“項羽 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釜,锅。打破饭锅,沉掉渡船。后用“沈舟破釜”表示决一死战。明 朱鼎《玉镜台记·燃犀》:“齧雪餐風,沈舟破釜,敢辭金革苦。”明 张煌言《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臣念上游父老夾道遮留,奮不顧身,沈舟破釜,與虜轉戰兩旬,終於援絶勢孤,遂至潰敗。”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里事·沈镇东封尚义伯非保定》:“﹝ 沈鎮東 ﹞欲令諸帥畢西渡,沈舟破釜。”参见“破釜沈舟”。
- 18.
海浦释义:海湾,海滨。《文选·张衡<西京赋>》:“光炎烛天庭,嚣声震海浦。”薛综 注:“海浦,四瀆之口。”南朝 宋 颜延之《侍游曲阿后湖》诗:“金练照海浦,笳鼓震溟洲。”《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八年》:“护儿 引兵还屯海浦,不敢復留应接诸军。”
- 19.
淹日释义:⒈满日;经日。 《新唐书·房琯传》:“圆 以金畀 李辅国,不淹日被宠,遂怨 琯。”《新唐书·奸臣传下·蒋玄暉》:“﹝ 蒋玄暉 ﹞还 洛 不淹日,全忠 矫詔收付有司车裂之。”⒉拖延时日。宋 程大昌《演繁露续集·差除行词》:“用此观之,则凡有除授即命词,词下即给告,不淹日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康定元年》:“知諫院 富弼 力奏:‘平 引兵赴援,行不淹日,以姦臣不救,故败,竟駡贼不食而死,宜恤其家。’”
- 20.
潜济释义:偷渡。《资治通鉴·隋文帝仁寿四年》:“祥 简精鋭於下流潜济,公理 闻之,引兵拒之。”清 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而我军已乘雾潜济,如 韩擒虎 之入 新林,陈 人犹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