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安顿 安顿的意思
āndùn

安顿

简体安顿
繁体安頓
拼音ān dùn
注音ㄢ ㄉㄨ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ān,(1) 平静,稳定。【组词】: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2)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组词】:安民。安慰。安抚。(3)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组词】: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4)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组词】:平安。转危为安。(5) 装设。【组词】:安置。安家立业。(6)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7) 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8) 姓。

dùn dú,(1) 很短时间的停止。【组词】:停顿。顿宕。抑扬顿挫。(2) 忽然,立刻,一下子。【组词】:顿然。顿即。顿悟。茅塞顿开。(3) 叩,跺。【组词】:顿首再拜。(4) 处理,设置。【组词】:安顿。整顿。(5) 疲乏。【组词】:困顿。劳顿。(6)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例句】: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7) 次。【组词】:三顿饭。(8) 同“钝”,不锋利。(9) 姓。

基本含义

指安排、安置、安顿好。

安顿的意思

安顿 [ān dùn]

1. 为人解决住处。

申玉枝…安顿客人们睡觉。——康濯《水滴穿石》

[ help settle down; arnange for; ]

2. 安排使有着落。

搬出的机器,总不能老搁在露天,总得有房子安顿…——茅盾《锻炼》
回到店中,安顿了女儿。——《水浒传》

[ place; ]

安顿 引证解释

⒈ 安排;安置。

宋 王千秋 《解佩令·木犀》词:“开时无奈,风斜雨细,坏得来零零碎碎。著意收拾,安顿在胆瓶儿里。见图教梦魂旖旎。”
《水浒传》第五六回:“晁盖、宋江 都来陪话道:‘若不是如此,观察如何肯在这里住?’随即拨定房屋,与 徐寧 安顿老小。”
清 江炳炎 《买陂塘》词:“琴樽韵古,只略整筠廊,斜添草阁,安顿小儿女。”
王统照 《沉船》:“理发匠将家口安顿在一间大的没有床帐的屋子中。”

⒉ 居住。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借半间房子做一块儿安顿。”
《英烈传》第五回:“却説 曇云长老 赁下房子,与 朱公 夫妻安顿。”
《恨海》第一回:“夫人 李氏,所生二子……在南横街租了一所住宅安顿。”
李广田 《记问渠君》:“这次因为 北京 地方有不能再住下去的样子,便暂行逃到这里安顿。”

⒊ 安稳;安详。

《红楼梦》第一〇九回:“宝二爷 昨夜睡的安顿么?若安顿,早早地同二奶奶梳洗了就过去。”
《三侠五义》第四八回:“独有愣爷 徐庆 东瞧西望,问了这里,又打听那边,连一点安顿气儿也是没有。”
清 陈维崧 《醉春风·上巳阴雨忆乙巳暮春与王阮亭主客修禊洗钵池上时慨然成咏》词:“丝管精详,宾朋妥贴,心情安顿。”
萧红 《回忆鲁迅先生》:“鲁迅 先生好象听了所讲的什么引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⒋ 关照,嘱咐。

康濯 《水滴石穿》第三章:“又再三安顿 张德升 和 张山阳,让他回去一定动员他们村供销社主任 张永德 非参加不可。”
束为 《好人田木瓜》:“我早就安顿你,要找个可靠的人,你偏偏找了个泥菩萨,那是个办事的人吗?”
浩然 《艳阳天》第二九章:“焦淑红 一楞。妈妈每年都要犯一次心口疼的病,闹起来十分厉害。就安顿了 马翠清 几句,赶快跟爸爸回家了。”


国语词典

安顿 [ān dùn]

⒈ 安排处置。

《三国演义·第一〇回》:「寺僧接入,嵩安顿家小,命张闿将军马屯于两廊。」
《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汤镇台拜过了祖宗,安顿了行李。」

安排 安置 安插

⒉ 稳定安适。

《红楼梦·第七七回》:「只听宝玉在坑上长吁短叹,复去翻来,直至三更以后方渐渐的安顿了,略有齁声。」


安顿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安排释义:有条理、分先后地处理(事物);安置(人员):安排工作。安排生活。安排他当统计员。
    • 2.
      安置释义: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安置人员。安置行李。这批新来的同志都得到了适当的安置。
    • 3.
      安插释义:(人员、故事情节、文章的词句等)放在一定的位置上:安插亲信。

安顿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流离释义:由于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颠沛流离。流离转徙。

安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得其所释义:原指未得善终,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也指不能达到目的。
    • 2.
      准顿释义:整理安顿。
    • 3.
      安扎释义:安置,安顿。
    • 4.
      安抚释义:安顿抚慰:安抚伤员。 安抚人心。
    • 5.
      安老怀少释义:安:安顿;怀:关怀。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 6.
      安营扎寨释义:旧指军队到一个地方,须在野外扎帐篷设栅栏为营。现指部队、团体在一个地方驻扎安顿下来。
    • 7.
      安顿释义:⒈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排妥当:安顿老小。妈妈安顿好家里的事情又赶去上班。⒉安稳:睡不安顿。只有把事情做完心里才安顿。
    • 8.
      寄顿释义:寄托安顿。
    • 9.
      抚安释义:安抚。安顿抚慰。
    • 10.
      搬铺释义:[方]∶安顿移卧将死的人。
    • 11.
      收置释义:⒈安置,安顿。⒉收藏。
    • 12.
      既来之,则安之释义:《论语·季氏》:“既来之,则安之。” 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多指既然来到这里,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
    • 13.
      暮宿释义:晚上安顿。
    • 14.
      止舍释义:⒈驻扎宿营;安顿休息。⒉止息的屋舍。
    • 15.
      稳住释义:犹安顿停当。 多有隐瞒真情,骗人暂缓行动的意思。
    • 16.
      窠坐释义:安顿。
    • 17.
      终薄释义:安顿,着落。
    • 18.
      置顿释义:设置安顿的处所。
    • 19.
      行坐释义:行走或坐定。谓一举一动。唐 杜甫《又示两儿》诗:“团圆思弟妹,行坐白头吟。”宋 杜安世《鹤冲天》词:“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小娘子,这里不是安顿你去处,你须见他们行坐时只要坏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从这天起,他便如油锅上蚂蚁一般行坐不安。”
    • 20.
      説辞释义:⒈言辞。《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善为説辞。”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武昌起义后清方动态》:“儘先选用道 刘承恩,善於説词,胆识俱壮,即委令赴 鄂 宣諭。”⒉辩解或推托的理由。清 刘瀛《珠江奇遇记》卷二:“叔 等每往招 琴,鴇必善为説辞,不敢面 叔。”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一章:“他是个党员,婆姨娃娃也安顿了,更没说辞。”聂绀弩《梦》:“有一种巧妙的说词,印度 虽然应该独立,却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这时候,同盟国正在跟轴心国打仗。”亦作“说词”。游说的话;劝说的话。《列子·杨朱》

安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得其所释义:原指未得善终,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也指不能达到目的。
    • 2.
      准顿释义:整理安顿。
    • 3.
      安扎释义:安置,安顿。
    • 4.
      安抚释义:安顿抚慰:安抚伤员。 安抚人心。
    • 5.
      安老怀少释义:安:安顿;怀:关怀。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 6.
      安营扎寨释义:旧指军队到一个地方,须在野外扎帐篷设栅栏为营。现指部队、团体在一个地方驻扎安顿下来。
    • 7.
      安顿释义:⒈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排妥当:安顿老小。妈妈安顿好家里的事情又赶去上班。⒉安稳:睡不安顿。只有把事情做完心里才安顿。
    • 8.
      寄顿释义:寄托安顿。
    • 9.
      抚安释义:安抚。安顿抚慰。
    • 10.
      搬铺释义:[方]∶安顿移卧将死的人。
    • 11.
      收置释义:⒈安置,安顿。⒉收藏。
    • 12.
      既来之,则安之释义:《论语·季氏》:“既来之,则安之。” 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多指既然来到这里,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
    • 13.
      暮宿释义:晚上安顿。
    • 14.
      止舍释义:⒈驻扎宿营;安顿休息。⒉止息的屋舍。
    • 15.
      稳住释义:犹安顿停当。 多有隐瞒真情,骗人暂缓行动的意思。
    • 16.
      窠坐释义:安顿。
    • 17.
      终薄释义:安顿,着落。
    • 18.
      置顿释义:设置安顿的处所。
    • 19.
      行坐释义:行走或坐定。谓一举一动。唐 杜甫《又示两儿》诗:“团圆思弟妹,行坐白头吟。”宋 杜安世《鹤冲天》词:“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小娘子,这里不是安顿你去处,你须见他们行坐时只要坏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从这天起,他便如油锅上蚂蚁一般行坐不安。”
    • 20.
      説辞释义:⒈言辞。《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善为説辞。”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武昌起义后清方动态》:“儘先选用道 刘承恩,善於説词,胆识俱壮,即委令赴 鄂 宣諭。”⒉辩解或推托的理由。清 刘瀛《珠江奇遇记》卷二:“叔 等每往招 琴,鴇必善为説辞,不敢面 叔。”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一章:“他是个党员,婆姨娃娃也安顿了,更没说辞。”聂绀弩《梦》:“有一种巧妙的说词,印度 虽然应该独立,却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这时候,同盟国正在跟轴心国打仗。”亦作“说词”。游说的话;劝说的话。《列子·杨朱》

安顿造句

1.今天突击清理仓库,一个组的人忙得个人仰马翻,大半天才算安顿了下来。

2.政府将流离失所的灾民安顿在组合屋中。

3.找个地方安顿下来,今后的生活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4.听完老师的话,同学们的心里才安顿下来。

5.灾变过后首要做的事是安顿灾民,不要让他们流离失所。

6.妈妈帮小敏安顿好了一切,才放心地高开。

7.爸爸把全家安顿好,就上街买东西去了。

8.妈妈安顿我吃完早点,然后才去上班。

9.他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幸好得到学校的帮助,才把生活安顿下来。

安顿(and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安顿是什么意思 安顿读音 怎么读 安顿,拼音是ān dùn,安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安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