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逃行 逃行的意思
táoxíng

逃行

简体逃行
繁体
拼音táo xíng
注音ㄊㄠˊ ㄒ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áo,(1) 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组词】:逃跑。逃敌。逃匿。逃遁。逃逸。(2) 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组词】:逃避。逃难(nàn )。逃汇。逃税。逃世(避世)。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基本含义

逃避困境或危险

逃行的意思

逃行 [táo xíng]

1. 犹逃走。

逃行 引证解释

⒈ 犹逃走。

汉 贾谊 《新书·先醒》:“﹝ 虢君 ﹞遂徒行而於山中居,飢倦,枕御膝而卧,御以块自易,逃行而去,君遂饿死。”


逃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剜剜释义:凹陷貌。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俗人呼杼为橡子,以橡壳为杼斗,以剜剜似斗故也。”唐 元稹《董逃行》:“剜剜深脐脂燄燄,人皆数叹曰:尔独不忆年年取我身上膏!”
    • 2.
      史侯释义:后汉 少帝 刘辩 的初称。《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六年》:“何皇后 生子 辩,养於道人 史子眇 家,号曰‘史侯’。”明 高启《董逃行》:“史侯 称臣 董侯 立,山 东义师烽火急。”
    • 3.
      清调曲释义:乐府《相和歌》的一部。有《苦寒行》、《豫章行》、《董逃行》、《相逢狭路间行》、《塘上行》、《秋胡行》等。所用乐器有笙、笛、箎、节、琴、瑟、筝、琵琶八种。
    • 4.
      焰焰释义:⒈亦作“燄燄”。火苗初起貌。《书·洛诰》:“无若火始燄燄,厥攸灼叙,弗其絶。”《孔子家语·观周》:“焰焰不灭,炎炎若何!”宋 司马光《上庞副枢论贝州事宜书》:“夫炎炎不絶,焰焰奈何!当事之微,治之易耳;时至不为,祸如发机。”明 方孝孺《过宁陵县学》诗:“滔滔未有艾,燄燄安所从?”⒉火焰炽烈貌。北周 庾信《灯赋》:“辉煇朱烬,焰焰红荣。”唐 元稹《董逃行》:“董 逃 董 逃 董卓 逃,揩鏗戈甲声劳嘈。剜剜深脐脂焰焰,人皆数叹曰:尔独不忆年年取我身上膏。”《醒世恒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吓杀员外,慌忙走来时
    • 5.
      都踊释义:旧时 日本国 西京 民间的一种风俗。青年男女于七月十五至三十日,跳舞达旦,谓之都踊。清 黄遵宪《都踊歌》序:“西京 旧俗七月十五日至晦日,每夜亘索街上,悬灯数百,儿女艷妆靚服为队,舞蹈达旦,名曰‘都踊’。所唱皆男女猥褻之词,有歌以为节者,谓之‘音头’,译而録之。其风犹 唐 人《合生歌》,其音节则 汉 人《董逃行》也。”

逃行(tao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逃行是什么意思 逃行读音 怎么读 逃行,拼音是táo xíng,逃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逃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