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握兰 握兰的意思
lán

握兰

简体握兰
繁体握蘭
拼音wò lán
注音ㄨㄛˋ ㄌ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ò,(1) 手指弯曲合拢,执持。【组词】:握手。握拳。握别。把握。掌握。握力。握笔。握管。握瑜(喻怀有美好的才德)。(2) 量词,指一把大小或分量。【组词】:一握粗。

lán,(1) 指“兰草”和“兰花”。【例句】: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兰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兰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2) 古书上指“木兰”。(3)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4) 古同“斓”,斑斓。(5) 姓。

基本含义

指对人的品质、道德进行评价,表示人的品行高尚,道德优良。

握兰的意思

握兰 [wò lán]

1. 汉应劭《汉官仪》卷上:“﹝尚书郎﹞握兰含香,趋走丹墀奏事。”兰,香草。后以“握兰”指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近臣。

2. 古时握兰以赠别。

4. 喻孝养父母。

握兰 引证解释

⒈ 兰,香草。后以“握兰”指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近臣。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尚书郎﹞握兰含香,趋走丹墀奏事。”
《隋书·百官志上》:“自礼闈陵替,歷兹永久,郎署备员,无取职事。糠粃文案,贵尚虚闲,空有趋墀之名,了无握兰之实。”
唐 杨炯 《常州刺史伯父东平杨公墓志铭》:“入践郎官,含香握兰。”
宋 王禹偁 《赠礼部宋员外阁老》诗:“堪笑白头 王小諫,握兰犹未得相亲。”

⒉ 古时握兰以赠别。

《文选·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李善 注:“灵运 《南楼中望所知迟客诗》曰‘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擿,路阻莫赠问,云何慰离析?’然握兰擿苕,咸以相赠问也。”

⒊ 喻孝养父母。参见“兰陔”。

唐 刘禹锡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诗:“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


握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握兰释义:⒈汉应劭《汉官仪》卷上:“﹝尚书郎﹞握兰含香,趋走丹墀奏事。”兰,香草。后以“握兰”指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近臣。⒉古时握兰以赠别。⒊喻孝养父母。
    • 2.
      瑾瑜释义:⒈二美玉名。泛指美玉。《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晋 陶潜《读<山海经>》诗之四:“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唐 欧阳詹《瑾瑜匿瑕赋》:“玉之美者,其曰瑾瑜。”元 卢亘《送侍讲学士邓善之辞官还钱塘》诗之一:“荆 璞抱瑾瑜,龙渊淬锋鍔。”⒉比喻美德贤才。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今世所覩,怀瑾瑜而握兰桂者,悉耻为之。”清 冯桂芬《滩上有纪》诗:“勿违世所好,被褐怀瑾瑜。”
    • 3.
      调鼎释义:⒈烹调食物。 南朝 梁元帝《金楼子·立言上》:“余见宰人叹曰:‘伊尹 与 易牙 同知调鼎,而有贤不肖之殊。’”唐 刘禹锡《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诗:“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一》:“《左传》:‘晏子 曰:“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是古人调鼎用梅醢也。”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八:“《农桑通诀》曰:又一种泽蒜,可以香食。吴 人调鼎,率多用此。”⒉喻任宰相治理国家。语本《韩诗外传》卷七:“伊尹,故 有莘氏 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 汤 也。”唐 孟浩然《都下
    • 4.
      铜街释义:洛阳 铜驼街 的省称。借指闹市。南朝 梁 沉约《丽人赋》:“狭斜才女,铜街 丽人。”唐 陈子昂《晦日宴高氏林亭序》:“出金市而连鑣,入 铜街 而结駟。”唐 武平一《饯唐永昌》诗:“寄谢 铜街 攀柳日,无忘粉署握兰时。”
    • 5.
      鸡舌香释义:即丁香。古代尚书上殿奏事,口含此香。《初学记》卷一一引 汉 应劭《汉官仪》:“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唐 刘禹锡《郎州窦员外见示与澧州元郎中郡斋赠答长句二篇因而继和》:“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明 陈汝元《金莲记·接武》:“御杯共醉龙头榜,春雪同含鸡舌香。”亦省作“鸡香”、“鸡舌”。唐 黄滔《遇罗员外衮》诗:“豸角戴时垂素髮,鸡香含处隔青天。”唐 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攻讨》诗:“暂逐虎牙临故絳,远含鸡舌过新年。”元 李裕《次宋编修显
握兰是什么意思 握兰读音 怎么读 握兰,拼音是wò lán,握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握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