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杲卿 [yán gǎo qīng]
1. 唐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昕。任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公元755年安禄山叛乱时,他应堂弟平原(今山东陵县)太守颜真卿之约,联合起兵切断安禄山后路,并设计擒杀叛军将领。次年常山为史思明所破,他被押送至洛阳安禄山处,惨遭杀害。
颜杲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姑姊妹释义:⒈父亲的姐妹,姑母。《左传·襄公十二年》:“无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孔颖达 疏:“若父之姊为姑姊,父之妹为姑妹。”⒉指姑表姊妹。《资治通鉴·唐肃宗乾元元年》:“杲卿(颜杲卿)姊妹女及 泉明(杲卿 子)之子皆流落 河 北…… 泉明 诣亲故乞索,随所得多少赎之,先姑姊妹而后其子。”
- 2.
常山舌释义:《新唐书·颜杲卿传》载:“杲卿 至 洛阳,禄山 怒曰:‘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 瞋目駡曰:‘汝 营州 牧羊 羯 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 唐 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禄山 不胜忿,缚之 天津桥 柱,节解以肉噉之,詈不绝,贼钩断其舌,曰:‘能復駡否?’杲卿 含胡而絶。 ”颜杲卿 为 常山 太守,后因以“常山舌”作宁死不屈之典。
- 3.
曳柴释义:古代作战用的一种诈敌方法。 即以车曳柴起尘,造成众军奔驰的假象,以迷惑敌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狐毛 设二旆而退之。欒枝 使舆曳柴而伪遁,楚 师驰之。”杜预 注:“曳柴起尘,诈为众走。”唐 刘禹锡《望赋》:“审曳柴之虚警,破来鏑之先声。”《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即传檄 河 北,言王师二十万入 土门,遣 郭仲邕 领百骑为先锋,驰而南,曳柴扬尘,望者谓大军至。”
- 4.
颜钩释义:唐 颜杲卿,玄宗 时为 常山 太守。天宝 十四年起兵讨 安禄山,次年为 史思明 所执,骂贼不屈,安禄山“缚之 天津桥 柱,节解以肉噉之,詈不絶,贼鉤断其舌,曰‘復能駡否?’杲卿 含胡而絶,年六十五。”见《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后因以“颜鉤”为忠烈不屈的典故。元 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身北冠自南,血碧心肯化。颜 鉤凛忠劲,杜 诗蔚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