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录取 录取的意思

录取

简体录取
繁体錄取
拼音lù qǔ
注音ㄌㄨˋ ㄑㄩ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ù,(1) 记载,抄写。【组词】:记录。载录。抄录。录供。(2) 记载言行或事物的书册。【组词】:语录。目录。回忆录。(3) 采取,任用。【组词】:录取。收录。录用。甄录(经审查鉴别而任用)。

qǔ,(1) 拿。【组词】:索取。取书。取款。窃取。(2) 选择。【组词】:选取。取材。取景。取道。取样。(3) 采用。【组词】:采取。听取。吸取。可取。取精用弘。(4) 得到,招致。【组词】:获取。取经。取偿。取悦。(5) 消去。【组词】:取消。取缔。

基本含义

录取指的是选拔、接纳某人参加某项活动或进入某个组织。

录取的意思

录取 [lù qǔ]

1. 选定考试合格者。

录取了一名男生。

[ enroll; recruit; ]

2. 让注册入学。

他被大学录取。

[ admit to; ]


国语词典

录取 [lù qǔ]

⒈ 考取或录用。

如:「他今年参加大学联考,很幸运的被录取了!」

考中 选取 中式

落选


录取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中式释义:属性词。中国式样的:中式服装。
    • 2.
      考中释义:⒈省察己衷。⒉考试合格被录取。
    • 3.
      选取释义:挑选采用:选取一条近路。 经过认真考虑,他选取了在职学习的方式。

录取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落选释义:没有被选上。

录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举高中释义:一下子得到了很好的成绩。被名牌学校录取了。
    • 2.
      一榜释义:⒈全榜,指科考录取的全部名单。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太宗 即位,齐贤(张齐贤)方赴廷试,帝欲其居上甲,有司置於丙科。帝不悦,有旨:一榜尽除京官通判。”⒉即乙榜。指举人出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他本是个一榜,由拣选知县,在 法兰西 打仗那年,广西 边防上得了一个保举,过了同知直隶州班,指省到了 湖北。”
    • 3.
      一榜尽赐释义:指考生全部被录取。
    • 4.
      上线落选释义:“上线落选”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指某考生的招投总分(特征成绩)达到了相应批次线,但没有达到所报学校的调档分数线,档案没有投出去。二是指某考生的招投总分(特征成绩)达到了所报学校的调档分数线,档案已经投到这所高校,学校审阅档案后因各种原因认为不宜录取,予以退档。
    • 5.
      不中释义:⒈不中用;不行;不好。⒉科举时代考试不合格,也指现在报考高一级学校未能录取。⒊没有打中;无法击中。
    • 6.
      中额释义:⒈击中额头。 《后汉书·铫期传》:“期 先登陷陈,手杀五十餘人,被创中额,摄幘復战,遂大破之。”⒉录取的名额。《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本科赴试的士子较往年既多,中额自然较往年也多。”《清史稿·选举志三》:“按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中额。”
    • 7.
      举人释义: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乡试录取后称举人。
    • 8.
      乡榜释义:⒈科举乡试的录取名单。 明 瞿佑《归田诗话·锺馗图》:“﹝ 凌彦翀 ﹞以《周易经》与 士衡 叔祖同登 浙省 乡榜。”《花月痕》第十六回:“小珠 却力学五年,壬戌登了乡榜第三名。”⒉代指乡试中式者,即举人。《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此位是 建德 卫体善 先生,乃 建德 乡榜。”
    • 9.
      乡试释义:明清两代在各省省城举行的科举考试。 每三年的秋天举行一次,录取后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可参加次年春天在京城举行的会试。
    • 10.
      京报连登黄甲释义:科举考试录取喜报上的套语。意谓会试、殿试连捷的喜报就要送到。因殿试榜文写在黄纸上,故称黄甲。
    • 11.
      优先释义:在待遇上占先:优先权。 优先录取。
    • 12.
      会元释义: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会试录取的第一名。
    • 13.
      会试释义:明清两代由各省举人参加的在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每三年即乡试的次年春举行一次,录取后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录取后即取得参加殿试的资格。
    • 14.
      入学考试释义:决定个人是否被录取入学的考试。
    • 15.
      出榜释义:⒈贴出被录取或被选取人的名单:考试后三日出榜。⒉旧时指贴出大张的文告:出榜安民。
    • 16.
      分数线释义:泛指各类考试中所划定的合格或录取的分数界限。它随着考试人数和录取比例、考生成绩水平高低的变化而变化,常 用于各类入学、升学、招工、招干等考试中。
    • 17.
      副榜释义:科举考试中除正式录取外,另取若干名时所用的附加榜示,也叫备榜。
    • 18.
      副贡生释义:乡试中副榜录取的,入国子监,称副贡生。
    • 19.
      北榜释义:指 明 代 北京 顺天府 乡试录取的榜帖。 明 归有光《高州太守钦君寿诗序》:“﹝ 钦君 ﹞与余尝同试 建康。嘉靖 十九年,君为 顺天府 贡士,而余贡 应天。是时吾郡登南榜者,士二十七人,而北榜唯君一人。”
    • 20.
      县学释义:旧时供生员读书之学校。 科举制度童试录取后准入县学读书,以备参加高一级之考试,谓之“进学”、“入学”或“入泮”,士子称“庠生”、“生员”,俗称“秀才”。

录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举高中释义:一下子得到了很好的成绩。被名牌学校录取了。
    • 2.
      一榜释义:⒈全榜,指科考录取的全部名单。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太宗 即位,齐贤(张齐贤)方赴廷试,帝欲其居上甲,有司置於丙科。帝不悦,有旨:一榜尽除京官通判。”⒉即乙榜。指举人出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他本是个一榜,由拣选知县,在 法兰西 打仗那年,广西 边防上得了一个保举,过了同知直隶州班,指省到了 湖北。”
    • 3.
      一榜尽赐释义:指考生全部被录取。
    • 4.
      上线落选释义:“上线落选”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指某考生的招投总分(特征成绩)达到了相应批次线,但没有达到所报学校的调档分数线,档案没有投出去。二是指某考生的招投总分(特征成绩)达到了所报学校的调档分数线,档案已经投到这所高校,学校审阅档案后因各种原因认为不宜录取,予以退档。
    • 5.
      不中释义:⒈不中用;不行;不好。⒉科举时代考试不合格,也指现在报考高一级学校未能录取。⒊没有打中;无法击中。
    • 6.
      中额释义:⒈击中额头。 《后汉书·铫期传》:“期 先登陷陈,手杀五十餘人,被创中额,摄幘復战,遂大破之。”⒉录取的名额。《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本科赴试的士子较往年既多,中额自然较往年也多。”《清史稿·选举志三》:“按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中额。”
    • 7.
      举人释义: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乡试录取后称举人。
    • 8.
      乡榜释义:⒈科举乡试的录取名单。 明 瞿佑《归田诗话·锺馗图》:“﹝ 凌彦翀 ﹞以《周易经》与 士衡 叔祖同登 浙省 乡榜。”《花月痕》第十六回:“小珠 却力学五年,壬戌登了乡榜第三名。”⒉代指乡试中式者,即举人。《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此位是 建德 卫体善 先生,乃 建德 乡榜。”
    • 9.
      乡试释义:明清两代在各省省城举行的科举考试。 每三年的秋天举行一次,录取后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可参加次年春天在京城举行的会试。
    • 10.
      京报连登黄甲释义:科举考试录取喜报上的套语。意谓会试、殿试连捷的喜报就要送到。因殿试榜文写在黄纸上,故称黄甲。
    • 11.
      优先释义:在待遇上占先:优先权。 优先录取。
    • 12.
      会元释义: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会试录取的第一名。
    • 13.
      会试释义:明清两代由各省举人参加的在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每三年即乡试的次年春举行一次,录取后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录取后即取得参加殿试的资格。
    • 14.
      入学考试释义:决定个人是否被录取入学的考试。
    • 15.
      出榜释义:⒈贴出被录取或被选取人的名单:考试后三日出榜。⒉旧时指贴出大张的文告:出榜安民。
    • 16.
      分数线释义:泛指各类考试中所划定的合格或录取的分数界限。它随着考试人数和录取比例、考生成绩水平高低的变化而变化,常 用于各类入学、升学、招工、招干等考试中。
    • 17.
      副榜释义:科举考试中除正式录取外,另取若干名时所用的附加榜示,也叫备榜。
    • 18.
      副贡生释义:乡试中副榜录取的,入国子监,称副贡生。
    • 19.
      北榜释义:指 明 代 北京 顺天府 乡试录取的榜帖。 明 归有光《高州太守钦君寿诗序》:“﹝ 钦君 ﹞与余尝同试 建康。嘉靖 十九年,君为 顺天府 贡士,而余贡 应天。是时吾郡登南榜者,士二十七人,而北榜唯君一人。”
    • 20.
      县学释义:旧时供生员读书之学校。 科举制度童试录取后准入县学读书,以备参加高一级之考试,谓之“进学”、“入学”或“入泮”,士子称“庠生”、“生员”,俗称“秀才”。

录取造句

1.当他得知被重点中学录取时,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一扫而空。

2.这场考试,我一定尽力而为,录不录取只能听天由命。

3.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我喜出望外。

4.高考录取名单快公布了,她坐立不安,惟恐自己不被录取

5.一听说自己已被录取,小王高兴得心花怒放。

6.得知儿子录取的消息,老先生、老太太都笑逐颜开。

7.王方接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心潮起伏,如翻江倒海一般。

8.经考核,人事部决定录取小明为我公司正式员工。

9.姐姐今年参加高考成绩优异,被北京大学录取了。

10.她应聘时反问考官,最后被录取了。

11.这些高中毕业生高考以后,都翘足引领地盼望着大学的录取通知,哪有闲心去外地旅游。

12.知道自己录取后,他一扫阴霾,如释重负地嘘了口气。

13.今年高考的本科录取分数下降了。

14.不难想像,哥哥接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心情是多么激动。

15.各个关键关节,以便随时防范出现的意外,直到您的孩子被该大学录取

16.这青年气涌如山,口试完后立即被录取为军校的学生。

17.今年的录取分数线已经定出,各地正在紧张地录取新生。

18.昨天,邢老师儿子接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前来祝贺的人络绎不绝。

19.当接到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感到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

20.我听说录取名单明天揭晓,今天特别紧张。

录取(luq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录取是什么意思 录取读音 怎么读 录取,拼音是lù qǔ,录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录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