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ǐ,(1)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组词】:小米。大米。稻米。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2)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3) 姓。
tāng shāng,(1)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1. 做捞饭时剩下的汤。
英[ water in which rice has been cooked; rice water; ]
2. 用米熬的稀粥。
英[ thin rice or millet gruel; ]
⒈ 米煮的汤汁。
引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使君子》:“每食后米汤服一钱。”
冰心 《分》:“我回去跟着六十多岁的祖母。我吃米汤糕干……但是我不在乎!”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家里又回复到老样子了,衣无领,裤无裆,三餐光只喝米汤。”
⒉ 比喻甜言蜜语。俗谓用甜言蜜语讨好奉承别人为灌米汤。
引《官场现形记》第七回:“次日 陶子尧 上院谢委,又蒙抚院传上去,着实灌了些米汤,把他兴头的了不得。”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巡道受了这个米汤,自然是觉得宪恩高厚,宪眷优隆了。”
茅盾 《动摇》一:“胡国光 闭目一笑, 张铁嘴 灌他米汤的面容,又活现在他眼前了。”
⒈ 用米煮成的汤。
⒉ 比喻奉承的话。
引《官场现形记·第七回》:「著实灌了些米汤,把他兴头的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