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管 [fēn guǎn]
1. 按分工负责某一方面工作。
例侦缉处是你分管范围,你全权处理好了!——《人民文学》1979年5期37页。
英[be assigned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for; be put in charge of;]
分管 引证解释
⒈ 谓按照分工负责管理(某项工作)。
引《人民日报》1981.3.3:“分管教学和科研领导工作的,更必须懂业务,会管理。”
分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事务员释义:办公室的一般工作人员,尤指分管后勤或伙食的办公人员。
- 2.
五房释义:唐 宋 中书省下分管行政事务的五个部门。
- 3.
农业局释义:农业局是我国地级市、县级市、县一级分管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政府行政机构。
- 4.
分司释义:⒈分掌;分管。南朝 齐 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是以五正置於 朱宣,下民不忒。”⒉唐 宋 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唐 白居易《达哉乐天行》:“达哉达哉 白乐天,分司 东都 十三年。”宋 陆游《简邻里》诗:“独坐空斋如自讼,小鎸残俸类分司。”⒊明 清 于盐运司下设分司,为管理盐务的官员。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作碱》:“凡地碱煎盐,除 并州 末盐外,长芦 分司地土人,亦有刮削煎成者。”《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随即是盐院来拜,盐道来拜,分司来拜,扬州 府来拜
- 5.
分掌释义:分管。
- 6.
分猷释义:犹分谋,分管。 明 高攀龙 《崇正学辟异说疏》:“本朝持衡国事者,无决断之勇;分猷庶职者,有模棱之风。”
- 7.
分管释义:分工管理(某方面工作):他分管农业。这是老张分管的地段。
- 8.
分龙雨释义:即隔辙雨。夏季所降对流雨,有时一辙之隔,晴雨各异。古人以为由于龙分管不同区域的降雨使然,故谓之“分龙雨”。此种情况始出之时日,宋 时 吴越 之俗谓在夏历五月二十日,清 时 燕 地之俗谓在五月二十三日,即称此日为“分龙日”,亦称“分龙兵”、“分龙”。
- 9.
刑曹释义:分管刑事的官署或属官。
- 10.
卫生局释义:卫生局是地方各级医院的主管部门。下设办公室、医政科、健教所、爱卫会等职能部门,分管食品卫生,执业医师法的实施,医疗事故的处理等等工作。
- 11.
四岳释义:相传为唐尧臣、羲和四子。分管四方的诸侯,所以叫四岳。汉孔安国,宋孔平仲,明杨慎均以四岳为一人。
- 12.
幕友释义:⒈古代将帅幕府中的参谋、书记等。 ⒉俗称师爷。明清地方官署中无官职的助理人员,分管刑名、钱粮、文案等,由长官私人聘请。
- 13.
抓总儿释义:负责全面工作:这事儿你抓总儿,我俩分管组织和宣传。
- 14.
本司释义:⒈该司。司,分管事务的官署。⒉犹本官。
- 15.
职事僧释义:寺院中分管各项职务的僧人。
- 16.
都知释义:⒈旧时妓院中的班头,分管诸妓。 唐 孙棨《北里志·郑举举》:“同年 卢嗣业 诉醵罚钱,致诗於状元曰:未识都知面,频输復分钱。”原注:“由内妓之头角者为都知,分管诸妓,俾追召匀齐。”⒉教坊歌师。《宋史·乐志十七》:“大中祥符 五年,因鼓工 温用 之请,增《龟兹》部,如教坊。其奉天书及四宫观皆用之。有指挥使一人、都知二人、副都知二人、押班三人、应奉文字一人,监领内侍二人。”⒊五代、宋 殿前武官名,属殿前司。《新五代史·唐臣传·安重诲》:“遣殿直都知 范氲 以金带袭衣、金鞍勒马赐 彦温(杨彦温)。”《宋史·职
- 17.
附余释义:超过钱粮征收定额的多馀部分。《元典章·户部·办课合行事宜》:“在前行分管课官典侵使附餘钱数,体察得实,亦仰就便追问。”《明律·户律·多收税粮斛面》:“多收斛面者,杖六十,若以附餘粮数,计贜重者,坐贜论。”
- 18.
驾曹释义:驾部中分管厩牧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