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jiā jia jie,(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组词】:回家。老家。安家。(3) 居住。【例句】:“可以家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组词】: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组词】:家畜。家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组词】:酒家。农家。(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组词】: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8) 学术流派。【组词】: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组词】:一家人家。(10) 姓。(1) 词尾,指一类的人。【组词】:老人家。(2) 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家(1) 词尾,同“价”。【组词】:整天家。成年家。
zhī,(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组词】: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组词】: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组词】: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 代词,这,那。【例句】:“之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组词】:久而久之。(7) 往,到。【例句】:“吾欲之南海”。
yán,(1) 讲,说。【组词】: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组词】: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3) 汉语的字。【组词】: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4) 语助词,无义。【组词】: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5) 姓。
1.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一家的学说或论著。
⒈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一家的学说或论著。
引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洪 年二十餘,乃计作细碎小文,妨弃功日,未若立一家之言,乃草创子书。”
梁启超 《论译书》:“近岁有续编及驳议等编,皆当补译,以成一家之言。”
⒈ 自成体系的独特见解。宋·陆游〈贺黄枢密启〉:「凛然一家之言,发乎千载之閟。」也作「一家之论」、「一家之学」、「一家之说」、「一家言」。
引《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我的看法只是一家之言,大家还可以发表不同意见。
2.那本书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3.小明决定自己创出一家之言,不再屋下架屋,模仿他人。
4.你的问题我非常感兴趣,值得一试。不过,献丑了,一家之言,抛砖引玉而已。
5.虽不能似汨罗江边徘徊的游人,亦不能似抱成一家之言的作者,但何不一杯茶,一杯水,潇洒人生。
6.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7.在这个座谈会上,我仅是一家之言,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还希望多听听大家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