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一和 一和的意思

一和

简体一和
繁体
拼音yī hè
注音ㄧ ㄏ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hé hè huò huó hú,(1) 相安,谐调。【组词】: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 平静。【组词】: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 平息争端。【组词】: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例句】:二加二的和是四。(5) 连带。【例句】: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 连词,跟,同。【例句】:我和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例句】:我和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例句】: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组词】:和棋。和局。(10) 姓。(1) 和谐地跟着唱。【组词】:曲高和寡。(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组词】:和诗。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组词】:和面。和泥。(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组词】: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例句】:衣裳洗了三和水。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基本含义

和谐、团结一致

一和的意思

一和 [yī hè]

1. 古指一个小笙。和协;和谐一致。一会;一番。

一和 引证解释

⒈ 古指一个小笙。

《仪礼·乡射礼》:“三笙一和而成声。”
郑玄 注:“三人吹笙,一人吹和,凡四人也。”
按:《尔雅·释乐》:“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⒉ 和协;和谐一致。

《淮南子·本经训》:“安则止,激则行,通体于天地,同精於阴阳,一和于四时。”
高诱 注:“一,同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离同则肝胆为 胡 越,合异则万殊而一和。”
《隋书·音乐志下》:“四海之内,一和之壤。”

⒊ 一会;一番。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九出:“説与我每一和,又説与我公一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一个是一方长老,一个是一代名儒,俗谈没半句,那一和者也之乎。”
元 石德玉 《黄粱梦》第四折:“睡朦朧无多一和,半霎儿改变了山河。”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沉吟一和,怎离却双亲膝下?”


国语词典

一和 [yī hè]

⒈ 一回、一番。

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三折》:「官人清似水,外郎白似面,水面打一和,糊涂做一片。」
元·睢玄明〈耍孩儿·乐官行径咱参破套〉:「做院本把我拾掇尽,赴村戏将咱来擂一和。」

⒉ 一会。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九出》:「自家当朝一日,和那妇人叫了一和,两下都有言语。」
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那贱人俏声儿诉一和,俺这厮侧身儿搂抱著。」


一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个个释义:⒈每一个人;人人——用来表示不确指或只是笼统地指。 ⒉各个人或物——用在一系列名词之后。⒊各个——和一个复数名词和代词连用,表示句子的意思对每一个体都适用。⒋每一和任一。⒌总起来,合起来的——与一个复数名词或代词连用,表示把几个个体合起来看是适用的。
    • 2.
      丹霞山释义:在广东省仁化县城南。山势绵亘,峰林陡峭,红崖丹壁。有三峰:宝珠、海螺、长老,海螺居中而最雄伟。有一线天、天柱山、锦石岩、海山门等胜景。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3.
      信道释义:⒈信奉正道。 《论语·子张》:“执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孔子家语·五仪解》:“篤行信道,自强不息。”⒉知道;料知。宋 柳永《瑞鹧鸪》词:“须信道,缘情寄意,别有知音。”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方信道天网自恢恢,业重祸相随。”《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你好羞人,兀自有那面颜来讨钱!你信道我和酒也没,索性请你喫一顿拳踢去了。”⒊犹言果然是。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一箇是一方长老,一箇是一代名儒。俗谈没半句,那一和者也之乎。信道:‘若説一夕话,胜读十年书。’”
    • 4.
      南画释义:画派之一,亦称“南宗画”,对“北宗画”而言。明 代画家 董其昌 倡山水画“南北宗”之说,本于禅宗分“南顿”、“北渐”之义。“南宗画”即文人画。郭沫若《我的童年》:“但一和 苏 字接触起来,那种放漫的精神,就和从工笔画移眼到南画一样了。”
    • 5.
      双簧释义:⒈曲艺的一种。由二人表演,一人藏在后面说唱,一人坐在前面按照后面的人说唱的内容作相应的表情动作。⒉比喻两人一唱一和,配合紧密(含贬义)。
    • 6.
      可分与不可分释义:反映物质系统层次结构的范畴。可分指物质系统各层次在结构上存在着相互联系的要素或部分,这些要素或部分具有各自的特殊性质;不可分指任何一个层次都只是系统中的一个“关节点”,是特定时空的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整体。
    • 7.
      唱双簧释义:双簧,曲艺的一种。由一人在前面表演动作,另一个人藏在后面或说或唱,紧密配合。现在常把两人一唱一和比喻为唱双簧,有讽刺意。
    • 8.
      园茶释义:圆茶是一和圆周饼形的茶叶,这种圆饼茶比小饼茶大,因此亦称“大饼茶”。
    • 9.
      太一阿和释义:又称作太和,是指日本动画《数码宝贝》系列中主角八神太一和石田大和的人气腐向配对。
    • 10.
      宗因释义:佛教因明学说中的第一和第二支。借指佛学逻辑。
    • 11.
      放漫释义:犹豪放,不受拘束。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灵飞经》还可以忍耐……但一和 苏 字接触起来,那种放漫的精神就和从工笔画移眼到南画一样了。”
    • 12.
      旦望释义:⒈朔望。即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⒉周公旦与太公望的并称。两人均为周代之贤辅。
    • 13.
      气闭释义:气闭在中医中大概有三处代指,指病机之气闭、癃闭证型之一和便秘证型之一。
    • 14.
      波士顿释义:美国城市。 位于该国东北部,临大西洋。是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海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和著名的文化名城。有17—18世纪的建筑、独立战争遗址以及著名的哈佛大学和马萨诸塞理工学院。
    • 15.
      真一释义:⒈道教名词。 本指保持本性,自然无为。后多用以指养生的方法。《鬼谷子·本经阴符》:“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晋 葛洪《抱朴子·地真》:“割嗜慾所以固血气,然后真一存焉,三七守焉,百害却焉,年命延矣。”明 刘基《淮南王》诗:“收拾真一归中圆,化为五色黄金丸。”⒉中国 伊斯兰教名词。指真主独一无偶,为天地万物的主宰。这是 中国 伊斯兰教著述中阐明真主根本特征的第一个概念。⒊指真一酒。宋 苏轼《真一酒歌》:“酿为真一和而庄,三杯儼如侍君王。”宋 苏轼《真一酒》诗:“人间真一 东坡 老,与作 青州 从事名。”参
    • 16.
      秘祝释义:秦 代司祈祝之官。汉 初因之,至 文帝 时始废。《史记·封禅书》:“祝官有祕祝,即有菑祥,輒祝祠移过於下。”张守节 正义:“谓有灾祥輒令祝官祠祭,移其咎恶於众官及百姓也。”《史记·孝文本纪》:“上曰:‘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祕祝之官,移过於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不取,其除之。’”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祕祝之官移过於下,国家讳之,故曰祕。”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祝盟》:“所以祕祝移过,异於 成汤 之心。”宋 苏轼《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之一:“圣主新除祕祝,侍臣来乞丰年
    • 17.
      移眼释义:改变着眼点。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但一和 苏 字接触起来,那种放漫的精神就和从工笔画移眼到南画一样了。”
    • 18.
      统独释义:统一和独立。
    • 19.
      贞蔼释义:纯一和善。
    • 20.
      领土释义:在一国主权管辖之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及其底土和上空。是国家构成要素之一和行使主权的空间。包括领陆、领水、领海和领空。

一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个个释义:⒈每一个人;人人——用来表示不确指或只是笼统地指。 ⒉各个人或物——用在一系列名词之后。⒊各个——和一个复数名词和代词连用,表示句子的意思对每一个体都适用。⒋每一和任一。⒌总起来,合起来的——与一个复数名词或代词连用,表示把几个个体合起来看是适用的。
    • 2.
      丹霞山释义:在广东省仁化县城南。山势绵亘,峰林陡峭,红崖丹壁。有三峰:宝珠、海螺、长老,海螺居中而最雄伟。有一线天、天柱山、锦石岩、海山门等胜景。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3.
      信道释义:⒈信奉正道。 《论语·子张》:“执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孔子家语·五仪解》:“篤行信道,自强不息。”⒉知道;料知。宋 柳永《瑞鹧鸪》词:“须信道,缘情寄意,别有知音。”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方信道天网自恢恢,业重祸相随。”《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你好羞人,兀自有那面颜来讨钱!你信道我和酒也没,索性请你喫一顿拳踢去了。”⒊犹言果然是。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一箇是一方长老,一箇是一代名儒。俗谈没半句,那一和者也之乎。信道:‘若説一夕话,胜读十年书。’”
    • 4.
      南画释义:画派之一,亦称“南宗画”,对“北宗画”而言。明 代画家 董其昌 倡山水画“南北宗”之说,本于禅宗分“南顿”、“北渐”之义。“南宗画”即文人画。郭沫若《我的童年》:“但一和 苏 字接触起来,那种放漫的精神,就和从工笔画移眼到南画一样了。”
    • 5.
      双簧释义:⒈曲艺的一种。由二人表演,一人藏在后面说唱,一人坐在前面按照后面的人说唱的内容作相应的表情动作。⒉比喻两人一唱一和,配合紧密(含贬义)。
    • 6.
      可分与不可分释义:反映物质系统层次结构的范畴。可分指物质系统各层次在结构上存在着相互联系的要素或部分,这些要素或部分具有各自的特殊性质;不可分指任何一个层次都只是系统中的一个“关节点”,是特定时空的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整体。
    • 7.
      唱双簧释义:双簧,曲艺的一种。由一人在前面表演动作,另一个人藏在后面或说或唱,紧密配合。现在常把两人一唱一和比喻为唱双簧,有讽刺意。
    • 8.
      园茶释义:圆茶是一和圆周饼形的茶叶,这种圆饼茶比小饼茶大,因此亦称“大饼茶”。
    • 9.
      太一阿和释义:又称作太和,是指日本动画《数码宝贝》系列中主角八神太一和石田大和的人气腐向配对。
    • 10.
      宗因释义:佛教因明学说中的第一和第二支。借指佛学逻辑。
    • 11.
      放漫释义:犹豪放,不受拘束。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灵飞经》还可以忍耐……但一和 苏 字接触起来,那种放漫的精神就和从工笔画移眼到南画一样了。”
    • 12.
      旦望释义:⒈朔望。即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⒉周公旦与太公望的并称。两人均为周代之贤辅。
    • 13.
      气闭释义:气闭在中医中大概有三处代指,指病机之气闭、癃闭证型之一和便秘证型之一。
    • 14.
      波士顿释义:美国城市。 位于该国东北部,临大西洋。是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海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和著名的文化名城。有17—18世纪的建筑、独立战争遗址以及著名的哈佛大学和马萨诸塞理工学院。
    • 15.
      真一释义:⒈道教名词。 本指保持本性,自然无为。后多用以指养生的方法。《鬼谷子·本经阴符》:“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晋 葛洪《抱朴子·地真》:“割嗜慾所以固血气,然后真一存焉,三七守焉,百害却焉,年命延矣。”明 刘基《淮南王》诗:“收拾真一归中圆,化为五色黄金丸。”⒉中国 伊斯兰教名词。指真主独一无偶,为天地万物的主宰。这是 中国 伊斯兰教著述中阐明真主根本特征的第一个概念。⒊指真一酒。宋 苏轼《真一酒歌》:“酿为真一和而庄,三杯儼如侍君王。”宋 苏轼《真一酒》诗:“人间真一 东坡 老,与作 青州 从事名。”参
    • 16.
      秘祝释义:秦 代司祈祝之官。汉 初因之,至 文帝 时始废。《史记·封禅书》:“祝官有祕祝,即有菑祥,輒祝祠移过於下。”张守节 正义:“谓有灾祥輒令祝官祠祭,移其咎恶於众官及百姓也。”《史记·孝文本纪》:“上曰:‘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祕祝之官,移过於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不取,其除之。’”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祕祝之官移过於下,国家讳之,故曰祕。”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祝盟》:“所以祕祝移过,异於 成汤 之心。”宋 苏轼《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之一:“圣主新除祕祝,侍臣来乞丰年
    • 17.
      移眼释义:改变着眼点。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但一和 苏 字接触起来,那种放漫的精神就和从工笔画移眼到南画一样了。”
    • 18.
      统独释义:统一和独立。
    • 19.
      贞蔼释义:纯一和善。
    • 20.
      领土释义:在一国主权管辖之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及其底土和上空。是国家构成要素之一和行使主权的空间。包括领陆、领水、领海和领空。

一和造句

1.我们当时就是这样一唱一和的走下那个舞台的。

2.他们两个一唱一和的说着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话。

3.他们夫妇俩在台上一唱一和

4.两个骗子在实施诈骗过程中一唱一和,骗取了围观市民的信任。

5.你和他不要一唱一和,要各谈各的意见。

6.他们两个在我们面前总是这样一唱一和的,我们都习惯了。

7.他们俩经常一唱一和,给领导出难题,让群众看笑话。

8.等一会我们两个就一唱一和的对待那边来的人。

9.我们两经常一唱一和的去参加这些小型的比赛。

10.他俩一唱一和,配合得丝绣平原。

11.他们俩人在台上一唱一和,配合得十分默契,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12.我轻言看见他和小红一唱一和的在大街上出现。

13.新年联欢晚会上小明和小芳在台上一唱一和,给大家表演了一出精彩的小品。

14.但不清楚检察官将如何解读这些言语不一和巧言令色。

15.他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16.不仅唱歌十分在行,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17.浪漫与浪荡只差一个字,就像一和二只差一道杠。

18.他俩一唱一和,配合得丝丝入扣。

19.元旦晚会,小明和小花两人在台上一唱一和的演起小品,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20.他们俩一唱一和,把这事完成得很好。

一和(yih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一和是什么意思 一和读音 怎么读 一和,拼音是yī hè,一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一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