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郊迎 郊迎的意思
jiāoyíng

郊迎

简体郊迎
繁体
拼音jiāo yíng
注音ㄐㄧㄠ 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āo, ◎ 城外。【组词】:郊区。郊外。郊游。郊野。荒郊。

yíng,(1) 接。【组词】:迎接。欢迎。迎宾。迎候。(2) 面对着,冲着。【组词】:迎面。迎风(a.对着风;b.随风)。迎刃而解(jiě)。(3) 揣度别人心意而投其所好。【组词】:逢迎。迎合。

基本含义

在城市的郊区迎接客人或贵宾。

郊迎的意思

郊迎 [jiāo yíng]

1. 古代出郊迎宾,以示隆重、尊敬。

郊迎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出郊迎宾,以示隆重、尊敬。 《管子·小匡》:“初, 桓公 郊迎 管仲 而问焉。

管仲 辞让。”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至 蜀,蜀 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 蜀 人以为宠。”
唐 刘禹锡 《平蔡州》诗之一:“相公从容来镇抚,常侍郊迎负文弩。”
明 何景明 《皇告》诗:“龙旗既翔,龙幄既张。大小肃肃,乃於郊迎。”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徐麟士》:“﹝ 麟士 凯旋,﹞女君郊迎三十里,待以上宾之礼,赐以黄金万鎰,白璧十双。”


国语词典

郊迎 [jiāo yíng]

⒈ 到郊外迎接宾客,表示敬重之意。

《管子·小匡》:「桓公郊迎管子而问焉,管仲辞让。」
《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至蜀,太守以下郊迎。」


郊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北镇释义:北方的主山。 指 医巫闾山。《旧唐书·礼仪志四》:“五岳、四镇、四海、四瀆,年别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北岳 恒山,於 定州;北镇 医巫閭山,於 营州。”《宋史·礼志五》:“立冬祀北岳 恒山、北镇 医巫閭山 并於 定州,北镇就 北岳庙 望祭。”金 蔡珪《医巫闾》诗:“幽州 北镇高且雄,倚天万仞蟠天东。”
    • 2.
      受纳释义:⒈受取;容纳。 《后汉书·宦者传·侯览》:“桓帝 初为中常侍,以佞猾进,倚埶贪放,受纳货遗以巨万计。”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三:“后唐 明宗 尝入仓观受纳,主吏惧责其多取,乃故为轻量。”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九》:“所有‘彼’与‘丈夫’的心中,便都是这‘圣武’的产生所,受纳所。”⒉接受贿赂。《北史·崔光传》:“光 弟 敬友,本州从事。颇有受纳,御史案之,乃与守者俱逃。”《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二年》:“祚(于祚)颇有受纳。怀(源怀)将入镇,祚 郊迎道左,怀 不与语,即劾奏免官。”
    • 3.
      句陈释义:⒈星名。《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饗歌》:“句陈乍转,华盖徐移。”陈世宜《得孟硕狱中诗依韵奉怀》:“苍頡 当年曾夜哭,句陈有象是天机。”该星主天子六军将军,因用以代称禁军。唐 皇甫冉《东郊迎春》诗:“句陈霜骑肃,御道雨师清。”明 张居正《人主保身以保民论》:“句陈营卫,所以养安也。”⒉六壬(阴阳五行)占术中的十二神将之一。宋 沉括《梦溪笔谈·象数》:“六壬有十二神将,以义求之,止合有十一神将:贵人为之主,其前有五将,谓腾蛇、朱雀、六合、句陈、青龙也,此木火之神在方左者;其后有五将,谓天后、太阴、真武
    • 4.
      声势烜赫释义:声威气势盛大显赫。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一:“有 文覺禪師 者出都,聲勢烜赫,騎從如雲,道出 袁浦,兖 豫 二州方面大僚率屬郊迎恐後。”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序》:“海軍統領 薩鎮冰 展舲西指,聲勢烜赫。”
    • 5.
      成礼释义:⒈使礼完备。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以君成礼,弗纳於淫,仁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既而,问 毓 何以拜。毓 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莫掇,莫掇!哥哥须晓得嫂嫂通灵,今既取去,也要成礼。且出此间,备些祭仪,作文以白嫂嫂,取之方可。”⒉规定的礼仪。《后汉书·侯霸传》:“歆 素有重名,死非其罪,众多不厌,帝乃追赠钱穀,以成礼葬之。”⒊行礼完毕。《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景公 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⒋完婚
    • 6.
      负弩释义:⒈谓背负弓箭,开路先行。古代迎接贵宾之礼。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南朝陈徐陵《与王僧辩书》:“郡将州司,郊迎负弩。”宋孔武仲《瓜步阻风》诗:“昨日焚香謁圣母,青山鞠躬如负弩。”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雹神》:“﹝李左车﹞怀中出天师刺,曰:‘闻騶从将临,先遣负弩。’”⒉古代亭长的别称。
    • 7.
      迎日释义:⒈指古代帝王于正月朔日或春分日出东郊迎祭太阳。⒉向日;随日。⒊迎娶的日期。
    • 8.
      迎气释义:上古于立春日祭 青帝,立夏日祭 赤帝,立秋日祭 白帝,立冬日祭 黑帝;后汉 除祭四帝外,又于立秋前十八日祭 黄帝。用以迎接四季,祈求丰年,谓之“迎气”。《后汉书·明帝纪》:“﹝ 永平 二年﹞始迎气於五郊。”《隋书·礼仪志二》:“后齐 五郊迎气,为坛各於四郊,又为黄坛於未地。”《旧唐书·王方庆传》:“四时迎气,四入也。”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非无鬼》:“自四郊迎气,以至大儺逐疫,恶恶皆明鬼也。”参见“迎春”、“迎夏”、“迎秋”、“迎冬”。
    • 9.
      郊使释义:古代受命出郊迎接、慰劳宾客的使者。
    • 10.
      郊迎释义:古代出郊迎宾,以示隆重、尊敬。
    • 11.
      郊迓释义:郊迎。 唐 元稹 《授入朝契丹首领达于只枕等二十九人果毅别将制》:“始於郊迓,还以礼成,宠秩仍加,厚意斯在。”《新唐书·百官志二》:“军出,则受命劳遣……凯还,则郊迓。”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五:“ 彦卿 闻其来,魂胆俱丧,鞬櫜郊迓。”
    • 12.
      郊逆释义:犹郊迎。
    • 13.
      除道释义:⒈开辟、修治道路。 《左传·庄公四年》:“令尹 鬭祁、莫敖 屈重 除道梁 溠,营军临 随。”杨伯峻 注:“除道,犹开路。”《国语·周语中》:“九月除道,十月成梁。”韦昭 注:“除道所以便行旅,成梁所以便民,使不涉也。”《新唐书·陈子昂传》:“今撤山 羌,开阪险,使贼得收奔亡以攻边,是除道待贼,举 蜀 以遗之。”⒉犹清道。《战国策·秦策一》:“父母闻之,清宫除道。”汉 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王闻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清 黄景仁《入市》诗:“喧填騶从除道来,呼声直欲缘云上。”参见“清道”。
    • 14.
      齿学释义:语本《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其齿於学之谓也。”因以“齿学”指太子入学,不敢居人之前,与公卿之子依年龄大小为序,以示谦卑。唐 吴兢《贞观政要·尊敬师傅》:“臣闻郊迎四方,孟侯所以成德;齿学之让,元良由是作贞。”宋 曾巩《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虽甫逮胜衣,习为容於趋拜;而方思就傅,赖齿学之渐磨。”《明史·黄凤翔传》:“绎《世子》篇陈保傅之教,齿学之仪,则可见皇储之当早建豫教。”

郊迎(jiaoy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郊迎是什么意思 郊迎读音 怎么读 郊迎,拼音是jiāo yíng,郊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郊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