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水 [qǔ shuǐ]
1. 古代一种祭祀的礼仪。在月下用铜镜收取露水,以示明洁之义。语本《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汉郑玄注:“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取日之火月之水,欲得阴阳之洁气也。”
3. 壮族斋祭死者的一种礼仪。
取水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一种祭祀的礼仪。在月下用铜镜收取露水,以示明洁之义。
引语本《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 汉 郑玄 注:“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取日之火月之水,欲得阴阳之洁气也。”
唐 韩愈 《明水赋》:“聊设鉴以取水,伊不注而能盈。”
⒉ 壮族斋祭死者的一种礼仪。
引《中国民间故事选·老三与土司》:“三个儿子将老人一生剩下的钱买了副棺材,做了一天斋,取了水,就出殡了。”
原注:“壮族习惯,死了人便请道公老来和死人家属到河边去,敲锣念符,装些水来做佛水。”
国语词典
取水 [qǔ shuǐ]
⒈ 拿水。
引《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纵令军民出城打柴取水,大开城门,放人出入。」
近打水 汲水
取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临噎掘井释义:噎:食物蚁封堵塞住喉咙。临到食物堵塞住喉咙需要用水时才去掘井取水。比喻为时已晚。
- 2.
丹井释义:⒈丹石之井。⒉炼丹取水的井。
- 3.
乌程释义:古名酒产地。有二说:一谓在 豫章 康乐县(今 江西省 万载县)乌程乡,一谓在 湖州 乌程县(今 浙江省 湖州市)。亦指美酒。《文选·张协<七命>》:“乃有 荆 南乌程,豫 北竹叶。”李善 注:“盛弘之《荆州记》曰:渌水 出 豫章 康乐县。其间 乌程乡,有酒官取水为酒,酒极甘美。”刘良 注:“乌程、竹叶,酒名。”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六·湖州》:“《郡国志》云:古 乌程氏 居此,能醖酒,故以名县。”宋 欧阳修《送胡学士知湖州》诗:“吴兴 水精宫,楼阁在寒鑑。橘柚秋苞繁,乌程春瓮釅。”宋 苏轼《次韵答
- 4.
亡机释义:《庄子·天地》篇载,子贡 出游,见一丈人抱瓮入井取水灌畦,功效甚微,建议他用机械抽水灌溉,丈人忿然作色说:“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於胷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后称抱朴守真,不存巧诈之心为“亡机”。
- 5.
冰窟窿释义:在北方寒冷地带,冬季因为食物或水源短缺,人们开凿冰面来捕鱼或者取水,在大块的冰面之间出现一大块水面,也就叫做冰窟窿。
- 6.
取水释义:⒈古代一种祭祀的礼仪。在月下用铜镜收取露水,以示明洁之义。语本《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汉郑玄注:“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取日之火月之水,欲得阴阳之洁气也。”唐韩愈《明水赋》:“聊设鉴以取水,伊不注而能盈。”⒉壮族斋祭死者的一种礼仪。
- 7.
取水权释义:以取水行为为标的的权利,取水人依法取得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后取得取水权,从而获得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水的权利。
- 8.
吃水释义:⒈吸取水分:这块地不吃水。和面时玉米面比白面吃水。⒉取用生活用水:高山地区吃水困难。⒊供食用的水(区别于洗东西用的水)。⒋船身入水的深度。
- 9.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释义: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 10.
城门鱼殃释义: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 11.
堤川释义:堤防河川。《管子·度地》:“乃取水左右各一人,使为都匠水工,令之行水道、城郭、隄川、沟池、官府、寺舍及洲中,当缮治者,给卒财足。”
- 12.
契繻释义:古代用帛制的符信。宋 苏轼《爱玉女洞中水既致两瓶恐后复取而为使者见绐因破竹为契使寺僧藏其一以为往来之信戏谓之调水符》诗:“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
- 13.
引黄入晋释义:引黄入晋工程位于山西西北部,从黄河干流的万家寨水库取水,分别向太原、大同和朔州三个能源基地供水,由总干线、南干线、联接段和北干线四部分组成,设计年引水12亿立方米。引水线路总长8公里,工程分期实施:一期工程经总干线、南干线及联接段实现向太原年引水2亿立方米;二期工程经总干线、北干线向朔州、大同年引水6亿立方米和最终实现向太原年引水4亿立方米。
- 14.
打水释义:⒈汲水或取水。⒉用手或脚轻轻溅水、玩水。
- 15.
挑水释义:以前家里没有自来水,要到附近的水源取水回家使用,用一根棍子(称扁担)两头各挂一直水桶,水桶内装满水,将扁担放在肩膀上将水挑回家,称作“挑水”。
- 16.
掏井释义:人类的一项工业活动,从井中取水和盐·井有水井,盐井。
- 17.
方诸释义:⒈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⒉传说中仙人住所。
- 18.
无章释义:⒈不分明;不张扬。《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赏罚无章,何以沮劝?”孔颖达 疏:“章,明也。”《国语·晋语一》:“今夫以君为 紂,若 紂 有良子,而先丧 紂,无章其恶而厚其败。”⒉没有次序。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叶圣陶《四三集·一桶水》:“往来取水只是杂乱无章的一阵胡闹。”
- 19.
村集释义:乡村集市。 叶圣陶《悲哀的重载》:“船经过一个村集,有几条载取水泥的船在前面横着,汽筒就呜呜地大鸣起来。”
- 20.
水提释义:取水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