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居 [qún jū]
1. 成群地聚居于一处。
英[live in groups;]
国语词典
群居 [qún jū]
⒈ 聚集在一处,或共同居住在一起。
引《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群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鸦释义:鸟,嘴大而直,全身羽毛黑色,翅膀有绿光。 多群居在树林中或田野间,以谷物、果实、昆虫等为食物。有的地区叫老鸹、老鸦。
- 2.
乘禽释义:成双而群居的鸟。
- 3.
人伦并处释义:人类群居在一起。意指人类社会什么样的人都有,各类人相处在一起。伦类。
- 4.
企鹅释义:水鸟,体长近1米,嘴很坚硬,头和背部黑色,腹部白色,足短,尾巴短,翅膀小,不能飞,善于潜水,在陆地上直立时像有所企望的样子,多群居在南极洲及附近岛屿上。
- 5.
冕狐猴释义:树栖动物,具有领地意识,群居,白天活动,以叶、芽、花、种子和水果为食。
- 6.
嬉皮派释义:拒绝现存社会的道德状态(如通过穿奇装异服或喜爱群居生活),信奉非暴力道德,及经常服用大麻药或幻觉剂的青年人:泛指蓄长发、穿奇装异服的青年人。
- 7.
孔雀释义:鸟,头上有羽冠,雄的尾巴的羽毛很长,颜色绚丽,展开时像扇子。常见的有绿孔雀和白孔雀两种。成群居住在热带森林中或河岸边,吃谷类和果实等。多饲养来供观赏。
- 8.
山魈释义:⒈猕猴的一种,体长约1米,尾巴很短,鼻子深红色,面部皮肤蓝色,有微紫的皱纹,吻部有白须,全身毛黑褐色,腹部灰白色,臀部鲜红色。 生活在非洲西部,多群居,吃小鸟、野鼠等。⒉传说中山里的独脚鬼怪。
- 9.
并处释义:群居。《荀子·富国》:“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生也。”
- 10.
廛市释义:市廛。商肆集中之处。《旧唐书·隐逸传·史德义》:“骑牛带瓢,出入郊郭廛市,号为逸人。”元 张养浩《得胜令·喜春来》曲:“乡村良善全生命,廛市兇顽破胆心。”明 归有光《群居课试录序》:“余读书于 陈 氏之圃,圃中花木交茂,开门见山,去廛市仅百步,超然有物外之趣。”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商贾喧噪于廛市。”
- 11.
待养释义:持养,保养。《墨子·非命下》:“下以待养百姓。”孙诒让 间诂引 王念孙 曰:“待养当为持养……《荀子·荣辱篇》曰:‘以相群居,以相持养。’杨倞 注:‘持养,保养也。’”三国 魏 曹操《赠给灾民令》:“老耄须待养者,年九十已上,復不事,家一人。”《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又徙 下邳 丞”裴松之 注引《江表传》:“乡里知旧,好事少年,往来者常数百人,坚 接抚待养,有若子弟焉。”
- 12.
族居释义:⒈群居;聚居。⒉丛生。⒊犹言姓氏籍贯。
- 13.
欧椋鸟释义:鸟,羽毛蓝色,有光泽,带乳白色斑点,常群居,吃植物的果实或种子。
- 14.
珊瑚虫释义:腔肠动物,身体呈圆筒形,有8个或8个以上的触手,触手中央有口。多群居,结合成一个群体,呈树枝状、盘状、块状等。产在热带海洋中。
- 15.
田鼠释义:鼠的一类,有许多种,体长约10—15厘米,生活在树林、草地、田野里,群居,吃草本植物的茎、叶、种子等,对农作物有害。
- 16.
白蚁释义:昆虫,外形像蚂蚁,群居,蛀食木材。 对森林、建筑物、桥梁、铁路等破坏性极大。
- 17.
群居释义:⒈成群聚居:群居穴处。⒉很多人聚在一起:群居终日。
- 18.
蚁男释义:所谓的蚁男,是指那些没权没房没老婆、喜欢群居生活也就是说喜欢结交各种朋友,不断为了理想的生活而努力奋斗的男人。
- 19.
蜜蜂释义:昆虫,体表有很密的绒毛,前翅比后翅大,雄蜂触角较长,母蜂和工蜂有毒刺,能蜇人。成群居住。工蜂能采花粉酿蜜,帮助某些植物传粉。蜂蜜、蜂蜡、蜂王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 20.
言不及义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谈不到正经的事情。《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