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的意思
wéiérzhì

无为而治

简体无为而治
繁体無為而治
拼音wú wéi ér zhì
注音ㄨˊ ㄨㄟˊ ㄦˊ ㄓ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ú mó,(1) 没有,与“有”相对;不。【组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wéi wèi,(1) 替,给。【组词】: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2) 表目的。【组词】:为了。为何。(3) 对,向。【例句】:不足为外人道。(4) 帮助,卫护。

ér,(1) 同“尔”,代词,你或你的。【例句】:“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2) 连词(①表平列,如“多而杂”。②表相承,如“取而代之”。③表递进,如“而且”。④表转折,如“似是而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3) 表(从……到……)。【组词】:从上而下。

zhì,(1) 管理,处理。【组词】: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2) 整理。【组词】:治河。治水。(3) 惩办。【组词】:治罪。处(chǔ)治。(4) 医疗。【组词】:治病。治疗。医治。(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组词】:治蝗。治蚜虫。(6) 从事研究。【组词】:治学。治史。(7) 安定。【组词】: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组词】:府治。治所。(9) 姓。

基本含义

通过不做任何事情来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

无为而治的意思

无为而治 [wú wéi ér zhì]

1. 《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意为治国主要以道德来感化,而不靠残酷的刑罚来慑服。

无为而治 引证解释

⒈ 儒家主张任用贤人,以德化民,使国家得到治理。

《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 舜 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何晏 集解:“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
汉 刘向 《新序·杂事四》:“故王者劳於求人,佚於得贤。 舜 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⒉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而使国家得到治理。

《淮南子·说山训》:“人无为则治,有为则伤;无为而治者载无也,为者不能有也;不能无为者,不能有为也。”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晋成帝》:“虚静以慎守前王之法,虽聪明神武,若无有焉,此之谓无为而治。”
郭沫若 《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故儒家主张‘恭己正南面,垂拱而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⒊ 泛指不费力气而把事情办好。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三:“假若人们都像 钱先生,巡警们必可以无为而治。”


国语词典

无为而治 [wú wéi ér zhì]

⒈ 以德化民,不施加刑罚,而能平治天下。

《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唐·张谓〈虞帝庙碑铭·序〉:「于斯之时,君明于上,人化于下,山川鬼神,亦莫不宁,鸟兽鱼鼈,众乎咸若,无为而治,其圣也欤。」


无为而治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无为自化释义:指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偃藩释义:⒈指地方长官安卧抚治之地。 ⒉指卧治,无为而治。
    • 2.
      共己释义:谓帝王严肃恭敬地约束自己。 共,通“恭”。亦谓其任人得宜,无为而治。
    • 3.
      养德释义:修养无为而治的德性。亦泛指修养德性。
    • 4.
      圣主垂衣释义:形容天下太平,无为而治。
    • 5.
      垂拱之化释义:垂拱:垂衣拱手,比喻无所事事,不费力气。旧时形容无为而治,天下太平。
    • 6.
      垂拱而治释义: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却能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 7.
      垂衣裳释义:谓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礼。后用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 8.
      垂裳而治释义:垂衣而能治理天下。用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 9.
      太清释义:⒈天空。⒉天道,自然。⒊引申指太古无为而治之时。⒋古人指元气之清者。⒌三清之一。道教谓元始天尊所化法身道德天尊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唯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
    • 10.
      建德国释义:亦称“建德”。《庄子》中虚构的无为而治的理想国。
    • 11.
      恭己释义:⒈谓恭谨以律己。《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 舜 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汉 刘向《新序·杂事四》:“故王者劳於求人,佚於得贤,舜 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唐 崔元翰《奉和圣制三日书怀因以示百寮》:“恭己每从俭,清心常保真。”《明史·刘基传》:“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⒉指君主不问政事或大权旁落。《后汉书·梁冀传》:“在位二十餘年,穷极满盛,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亲豫。”《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年》:“时政在 曹氏,天子恭己,悦 志在献
    • 12.
      拱己释义:垂拱。谓无为而治。
    • 13.
      拱手垂裳释义:拱手:双手在胸前合抱;垂裳:衣裳下垂,指端坐。形容无为而治,安坐江山。
    • 14.
      无为自化释义:指无为而治。
    • 15.
      无事释义:⒈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明 陈子龙《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⒉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金 元好问《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 16.
      无作释义:⒈犹不使,不让。⒉不自作,不卖弄。⒊不发生,不兴起。⒋犹言无为而治。⒌佛教语。谓无因缘之造作。
    • 17.
      无动为大释义:以不变动为至善。“无为而治”的一种政治主张。
    • 18.
      无治释义:⒈无为而治。 《文子·道原》:“圣人内修其本而不外饰其末,厉其精神,偃其知见,故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无治而无不治也。”⒉谓国家不太平。《左传·宣公四年》:“公伐 莒 取 向,非礼也。平国以礼不以乱,伐而不治,乱也。以乱平乱,何治之有?无治何以行礼?”⒊不加惩罚。《史记·三王世家褚少孙论》:“天子以骨肉之故,不忍致法於 胥,下詔书无治 广陵王,独诛首恶 楚王。”
    • 19.
      渊密释义:深湛缜密。唐 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后》:“其次《皇甫祠部文集》,所作亦为遒逸,非无意于渊密,盖或未遑耳。”明 陶宗仪《辍耕录·传国玺》:“至元 建号,日月重明,无为而治者迨廿年,虽由太子进德修业之洪溢,亦赖元妃内助之渊密也。”
    • 20.
      绝仁弃义释义: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无为而治是什么意思 无为而治读音 怎么读 无为而治,拼音是wú wéi ér zhì,无为而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无为而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