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俗 [jiù sú]
1. 旧的风俗习惯,历时长久的风俗。
英[old customs and habits;]
国语词典
旧俗 [jiù sú]
⒈ 旧有的习俗。
引《诗经·周南·关雎·序》:「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
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楚贡何年绝,尧风旧俗疑。」
旧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夕释义:⒈一夜。《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汉 刘向《九叹·逢纷》:“思南 郢 之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⒉指极短的时间。宋 苏轼《徐州上皇帝书》:“散冶户之财以啸召无赖,则乌合之众,数千人之仗,可以一夕具也。”
- 2.
一挂释义:江西 萍乡县 旧俗以钱八文为一分,十分为一比,十比为一挂。见《萍乡县志·地理志·风俗》。
- 3.
七七释义:旧俗人死后每七天祭奠一次,最后一次是第四十九天,叫七七。也叫尽七、满七、断七。
- 4.
七孔鍼释义:亦作“七孔针”。旧俗七夕妇女穿针乞巧所用的针。《西京杂记》卷一:“汉 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鍼於 开襟楼。”《太平御览》卷三一引南朝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七夕,妇人结綵楼,穿七孔针……以乞巧。”
- 5.
七孔针释义:旧俗七夕妇女穿针乞巧所用的针。
- 6.
七宝羹释义:旧俗,农历正月初七日采七种菜蔬拌和米粉作羹,称“七宝羹”。
- 7.
七宝五味粥释义:旧俗农历十二月八日,佛教寺院取香谷及果实等煮成粥,用以供佛并送与门徒。
- 8.
七家茶释义:杭州 旧俗,立夏日烹新茶餽亲戚邻居,称七家茶。
- 9.
七月半释义:指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旧俗于此日设祭超度亡故亲人,称盂兰盆。
- 10.
万寿灯释义:一:灯,是汉族中秋节旧俗,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用绸缎和桑皮油纸贴成红灯。
- 11.
三七斋释义:旧俗指人死后第二十一日为之举办的佛事。
- 12.
三元释义:⒈旧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三元。 ⒉农历正月初一,为年月日三者之始,旧时称为三元。⒊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连中三元。
- 13.
三天没大小释义:旧俗新婚三天内可以不分辈分,不拘礼节地闹新房,叫做“三天没大小”。
- 14.
三朝释义:⒈指新婚后的第三天,俗称这一天新妇回娘家。⒉指婴儿出生后第三天,旧俗这一天为婴儿洗三。⒊〈数量〉三个君主的统治时期。
- 15.
三节两寿释义: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 16.
东瓯释义:⒈古族名。越族的一支。相传为 越王 勾践 的后裔。分布在今 浙江省 南部 瓯江、灵江 流域。其首领 摇 助 汉 灭 项羽,受封为 东海王,因都 东瓯(今 浙江省 温州市),俗称 东瓯王。参阅《史记·东越列传》。⒉温州 及 浙江省 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东晋 时于此置 永嘉郡,隋 废,唐 时曾复置。晋 葛洪《抱朴子·钧世》:“东甌 之木,长洲 之林,梓豫虽多,而未可谓之为大厦之壮观,华屋之弘丽也。”唐 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境接 东甌,地邻 南越。”唐 顾况《永嘉》诗:“东甌 传旧俗,风日江边
- 17.
丧音释义:报丧的声音。旧俗逢吉、凶事,皆敲云板以报。一般吉事用三,凶事用四。
- 18.
中元节释义:指农历七月十五日,旧俗有烧衣包、祭祀亡故亲人等活动。
- 19.
串月释义:指 苏州 石湖桥 下月影成串的奇观。 据 清 朱象贤《闻见偶录》记载,苏州 上方山 东面的 石湖 有 宝带桥 纵贯南北,桥有五十三个洞,月光映水,正对环洞,一环一月,连络成串,称为串月。当地旧俗于中秋节后三日,登山观月,称为看串月。
- 20.
九九消寒图释义:旧俗冬至后八十一日之计日图。简称“九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