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徽号 徽号的意思
huīhào

徽号

简体徽号
繁体徽號
拼音huī hào
注音ㄏㄨㄟ ㄏ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ī,(1) 标志,符号。【组词】:国徽。校徽。帽徽。徽章。徽记。徽帜(zhì)。(2) 美好的。【组词】:徽号。(3) 〔徽州〕旧地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歙县。简称“徽”,如“徽墨”。(4) 系琴弦的绳,后用做抚琴标记的名称,古琴全弦共十三徽。

hào háo,(1)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组词】:呼号。号叫。(2) 大声哭。【组词】:哀号。号丧。号啕大哭。

基本含义

徽号指的是为了辨别身份或标志某种身份的标志或标记。

徽号的意思

徽号 [huī hào]

1. 美称。

这等一位活菩萨,岂可没个徽号?——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title of honour;]

徽号 引证解释

⒈ 旗帜的名号。指旗的式样、图案、颜色。旧时作为新兴朝代或某一帝王新政的标志之一。

《礼记·大传》:“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与民变革者也。”
郑玄 注:“徽号,旌旗之名也。”
孔颖达 疏:“徽号,旌旗也, 周 大赤, 殷 大白, 夏 大麾,各有别也。”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隆 又以为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自古帝王所以神明其政,变民耳目,故三春称王,明三统也。”
《周礼·夏官·大司马》“辨号名” 清 孙诒让 正义:“‘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注云:‘属谓徽识也。 《大传》谓之徽号。’徽识、徽号、号名,义并同, 贾 疏云:‘即《司常》注:三者旌旗之细者也。’”

⒉ 引申指国号。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张柬之 等既迁 则天 于 上阳宫,中宗 犹以皇太子监国,告 武氏 之庙。时,累日阴翳,侍御史 崔浑 奏曰:‘方今国命初復,当正徽号称 唐,顺万姓之心,奈何告 武氏 庙?庙宜毁之,復 唐 鸿业,天下幸甚!’”

⒊ 泛指标志,记号。

秦牧 《古战场春晓》:“战船和枪炮就是他们的徽号。”

⒋ 褒扬赞美的称号。旧时专指加给帝王及皇后的尊号。每逢庆典,可以屡次加上,每次通常加两个字,尽是歌功颂德之词。。见《清史稿·后妃传》。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尊号》:“秦 汉 以来,天子但称皇帝,无别徽号, 则天 垂拱 四年,得瑞石於 洛水,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号其石为宝图,于是羣臣上尊号,请称‘圣母神皇后’。”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二》:“熙寧 中,因上皇帝尊号,宰相率同列面请三四,上终不允,曰:‘徽号正如卿等功臣,何补名实!’”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上﹞因又降詔,归美神考 哲宗,用告成功。上亲加上两朝徽号,令庙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再看那署的款,却都是连篇累牘,犹如徽号一般的别号。”
又如, 清 叶赫那拉氏 的徽号是:“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

⒌ 褒扬赞美的称号。指帝王封授的爵号。按, 汉 元帝 初元 五年以 周子南君 姬延年 为 周承休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汝水 又东为 周公渡,藉‘承休’之徽号,而有‘周公’之嘉称也。”

⒍ 褒扬赞美的称号。泛指美称。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乃粒》:“上古 神农氏 若存若亡,然味其徽号,两言至今存矣。”
鲁迅 《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住”》:“但我又知道人们怎样地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义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

⒎ 犹绰号。

明 吴炳 《西园记·闻讣》:“日日街头寻人闹,满城与我加徽号。”
老舍 《赵子曰》第十一:“所以由身体看,由精神上看,‘大智若愚’的这个徽号是名实相符的。”


国语词典

徽号 [huī hào]

⒈ 古代作为标志用的旌旗。

《三国志·卷二五·魏书·杨阜传》:「隆又以为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

⒉ 表示尊敬和赞美的称号。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再看那署的款,却都是连篇累牍,犹如徽号一般的别号。」


徽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旗释义:⒈以不同徽号表示不同等级和用途的常、旂、旜、物、旗、旟、旐、旞、旌等九种旗帜。 ⒉九旂:指各式军旗。
    • 2.
      五章释义:⒈指服装上的五种不同文采。用以区别尊卑。《书·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孔 传:“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尊卑彩章各异,所以命有德。”《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杜预 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谓之绣。集此五章,以奉成五色之用。”清 沉育《皋陶祠》诗:“主德宽三宥,臣心慎五章。”⒉泛指五采。唐 李白《古风》诗之四:“凤飞九千仞,五章备綵珍。”⒊兵卒的五色徽号,用以分别队伍的行列。《尉缭子·经卒令》:“卒有五章
    • 3.
      天鼋释义:轩辕的氏族名称、氏族的徽号、氏族的图腾。
    • 4.
      姊弟释义:⒈亦作“姊娣”。姐姐和妹妹。《史记·五宗世家》:“建 又尽与其姊弟姦。”《汉书·外戚传下·赵孝成皇后》:“姊弟顓宠十餘年,卒皆无子。”汉 刘向《列女传·赵飞燕姊娣》:“赵飞燕 姊娣者,成阳侯 赵临 之女,孝成皇帝 之宠姬也。”⒉姐姐和弟弟。《北齐书·祖珽传》:“珽 乃遗 陆媪 弟 悉达 书曰:‘赵彦深 心腹深沉,欲行 伊 霍 事,仪同姊弟岂得平安,何不早用智士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马 乃悟姊弟皆菊精也。”冰心《往事二》九:“我们姊弟平日互相封赠的徽号多极了!”
    • 5.
      微号释义:即徽号。指旗帜上的标志。微,通“徽”。
    • 6.
      徽号释义:美称:大家送给他一个“作家”的徽号。
    • 7.
      积虑释义:久积思虑。 《穀梁传·隐公元年》:“郑伯 之处心积虑,成於杀也。”唐 柳宗元《为京畿父老上府尹乞奏复尊号状》:“盖以挹损徽号近二十年,盛德益光,大名未復,致远邇积虑,幽明愤怀。”明 高启《江上过丁校书宅留饮》诗:“幸兹竟日欢,一浣积虑非。”
    • 8.
      章旗释义:绣有徽号的旗帜。
    • 9.
      营兵释义:士兵。《后汉书·安帝纪》:“甲子,初置 渔阳 营兵。”李贤 注引 伏侯《古今注》:“置营兵千人也。”《宋史·贾昌朝传》:“陕西 蕃落弓箭手,贪召募钱物,利月入粮奉,多就黥涅为营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你不知道这些营兵,有一个上好徽号,叫做‘当官强盗’呢。”
    • 10.
      谅闇释义:⒈亦作“谅阴”。居丧时所住的房子。《礼记·丧服四制》:“《书》曰:‘高宗 谅闇,三年不言。’善之也。”郑玄 注:“闇,谓庐也。”《论语·宪问》引作“谅阴”。《文选·潘岳<闲居赋>》:“今天子谅闇之际,领太傅主簿。”李善 注:“谅闇,今谓凶庐里寒凉幽闇之处,故曰谅闇。”⒉借指居丧。多用于皇帝。《新唐书·李程传》:“陛下方谅阴,未宜兴作,愿回所费奉园陵。”《明史·王治传》:“比者人言籍籍,谓陛下燕閒举动,有非谅闇所宜者。”《清史稿·礼志七》:“康熙 初元,加上徽号,时以谅阴,不奏书,不行礼,不朝贺。”
    • 11.
      金叶表文释义:以金箔作表文。清 魏源《圣武记》卷五:“廓尔喀 本 巴勒布国,旧分 叶楞部、布颜部、库木部,於 雍正 九年,各奏金叶表文,贡方物。”《清史稿·高宗纪六》:“六月丙申,富纲 奏 缅甸 孟陨 差头目 叶渺瑞洞 等齎金叶表文进贡,諭护送迅来行在。”亦省作“金叶表”。《清史稿·礼志十》:“道光 九年,回疆敉定,上太后徽号。缅甸国王 遣使进金叶表,创举也。”

徽号(huih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徽号是什么意思 徽号读音 怎么读 徽号,拼音是huī hào,徽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徽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