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举 [guó jǔ]
1. 全国所推重的人。
国举 引证解释
⒈ 全国所推重的人。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庾公 云:‘ 逸少 国举。’故 庾倪 为碑文云:‘拔萃国举。’”
国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署释义:汉 时五官署、左署、右署之合称。《后汉书·和帝纪》:“引三署郎召见禁中。”李贤 注引《汉官仪》:“三署谓五官署也,左、右署也,各置中郎将以司之。郡国举孝廉以补三署郎,年五十以上属五官,其次分在左、右署。”唐 沉佺期《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诗:“明朝题 汉 柱,三署有光辉。”清 袁枚《随园随笔·官职》:“杨雄 为侍郎,乃三署郎,非尚书郎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 2.
东道国释义:负责组织、安排国际会议、比赛等在本国举行的国家。
- 3.
亲民释义:⒈亲近爱抚民众。《管子·形势解》:“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⒉亲自治理民众。 汉 桓宽 《盐铁论·箴石》:“县官所招举贤良文学,而及亲民伟仕,亦未见其能用箴石而医百姓之疾也。”《汉书·宣帝纪》:“令内郡国举贤良方正可亲民者。”⒊古代对地方长官的称呼。 宋 司马光 《论监司守资格任举主札子》:“凡年高资深之人,虽未必尽贤,然累任亲民,歷事颇多,知在下艰难,比於元不亲民便任监司者,必小胜矣。”《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或言 多逊 子不当与科第,故特命为州掾,及是乃授亲
- 4.
子奇释义:相传为 春秋 时 齐国 人。十八岁治 阿县,阿 大治。后用以称年少有才华的人。《后汉书·顺帝纪》:“﹝ 阳嘉 元年冬十一月﹞辛卯,初令郡国举孝廉……其有茂才异行,若 颜渊 子奇,不拘年齿。”李贤 注:“《新序》曰:‘子奇 年十八,齐 君使之化 阿。至 阿,铸其库兵以为耕器,出仓廩以賑贫穷,阿县 大化。’”按,今本 汉 刘向《新序》无此文。
- 5.
简用释义:简选任用。《后汉书·樊儵传》:“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宜勑郡国简用良俊。”元 罗贯中《风云会》第二折:“我朝有殿前都点检 赵匡胤,文武全才,乃先帝简用之臣。”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其本道有才者,即可特授,否则开缺另候简用,即以道缺给之。”
- 6.
良俊释义:贤良而才智杰出的人。 《后汉书·樊儵传》:“上言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宜敕郡国简用良俊。”
- 7.
贤良文学释义:汉 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 武帝 时,简称贤良或文学。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惟 始元 六年,有詔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汉书·食货志下》:“昭帝 即位六年,詔郡国举贤良文学之士,问以民所疾苦,教化之要。”参见“贤良”、“贤良方正”。
- 8.
边机释义:⒈亦作“边几”。边防机宜。唐 王建《赠王枢密》诗:“长承密旨归家少,独奏边机出殿迟。”宋 王珪《狄武襄公青神道碑》:“上累讯以边几,尝从容陈所以攻守之计,天子深然之。”《宋史·仁宗纪三》:“﹝ 庆历 元年三月﹞乙卯,詔止郡国举人,勿以边机为名,希求恩泽。”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十三引 姚汝金《题李将军夜逢醉尉图》诗:“儻师 文帝 奬 细柳,此尉应得蒙恩知。或如 丙 相恕酒失,异日可藉闻边机。”⒉边防事务。宋 王珪《西京左藏库副使苏安静可供备库使制》:“今荐於帅府,谓可任以边机。”宋 王震《朝请郎权发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