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命题 命题的意思
mìng

命题

简体命题
繁体命題
拼音mìng tí
注音ㄇ一ㄥˋ ㄊ一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ìng,(1) 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组词】: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2) 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组词】:天命。命相(xiàng )。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组词】: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 给予(名称等)。【组词】:命名。命题。命意。(5) 指派,使用。【组词】:命官。

tí,(1) 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组词】:题目。主题。话题。题材。题旨。(2) 练习或考试时要求解答的问题。【组词】:试题。问答题。(3) 写上,签署。【组词】:题名。题字。题壁。题诗。题辞。题跋。(4) 姓。

基本含义

提出问题或要求

命题的意思

命题 [mìng tí]

1. 出题目。

命题作文。

[ assign a topic; ]

2. 逻辑学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由系词把主词和宾词联系而成。

[ proposition; ]

3. 数学或物理中要进行某种说明的问题。

命题:二等分一直线。

[ problem; ]

命题 引证解释

⒈ 指所确定的诗文等的主旨。

宋 王禹偁 《赠别鲍秀才序》:“公出文数十章,即进士 鲍生 之作也。命题立意,殆非常人。”

⒉ 拟题;出题目。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古人作诗,必自命题。”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有一回,书院里官课, 歷城县 亲自到院命题考试。”
曹靖华 《飞花集·谈散文》:“而我的座上客既不象威风凛凛的大主考,命题作文,也不带任何框框。”

⒊ 所出的题目;题目。

清 孙枝蔚 《赋得东渚雨今足呈潞安司理李吉六》诗序:“司理公下车后分题试各邑士之能诗者,余适在家兄署中,欣闻体恤属吏及惠爱农民之意,正图形诸歌咏,因见命题,輒不揣荒陋,勉作二律,附邑士之末。”
《新华文摘》1981年第7期:“但在思想以至气质上,他依然是一位检察官,因此我才用了现在的命题。”

⒋ 逻辑学名词。表达判断的句子。一说凡陈述句所表达的意义为命题,被断定了的命题为判断。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四:“‘ 中国 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一正确的命题,还是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 中国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就提出了的。”


国语词典

命题 [mìng tí]

⒈ 考试或作文出题目,称为「命题」。

⒉ 逻辑学上指表达判断的语句。通常以直陈语句或假定句表达。


命题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出题释义:拟定或公布题目。

命题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解题释义:求解问题;对所提问题作出解答。

命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分为二释义:中国哲学史上关于对立统一关系的命题。 指统一物的可分性。《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都包含着这一命题的内容。《黄帝内经·太素·知石》:“一分为二,谓天地也。” 明确使用了这一命题。毛泽东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 通俗地说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和矛盾分析的方法。
    • 2.
      主词释义:一个命题的三部分之一,表示思考的对象,如“糖是甜的”这个命题中的“糖”是主词。
    • 3.
      义试释义:私家集生徒命题考试。
    • 4.
      乐译通释义:世界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对外开发程度不断深入,各行业对外交流与合作愈发频繁,翻译和信息本地化需求日益增加,产业化成为翻译行业的一个重要命题。
    • 5.
      伪命题释义:指不真实的命题。
    • 6.
      佯谬释义:佯谬就是指一个命题看上去是一个错误,但实际上不是。
    • 7.
      公理释义:⒈作为推理前提的不需要加以证明的命题。如“经过两点只能引一条直线”就是几何学中的公理。许多公理是人们从反复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反映着在一定范围内明显的客观真理性。⒉符合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公认的道理。
    • 8.
      六经皆史释义: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皆为 中国 古代史书的一种主张。 首倡于 元 郝经,清 袁枚 亦主此说,至 章学诚 才系统地提出这一主张。他认为六经乃 夏、商、周 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并非圣人为垂教立言而作。他提出了“六经皆史”、“六经皆器”的命题,反对“离器言道”。
    • 9.
      判断释义:⒈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就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 在形式逻辑上用一个命题表达出来。⒉断定:你判断得很正确。正确的判断。⒊判决(案件)。
    • 10.
      合同异释义:战国 惠施 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一切事物的差别、对立是相对的,强调差异之中有同一,并以“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等命题来进行论证,对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但夸大了概念的同一性,忽视了个体的差别,因而导致相对主义的错误。
    • 11.
      命题释义:⒈出题目:命题作文。统一命题。⒉逻辑学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由系词把主词和宾词联系而成。例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个句子就是一个命题。
    • 12.
      命题公式释义:命题逻辑系统中表示命题的公式。
    • 13.
      四书文释义:明 清 科举考试所用的文体。多取“四书”语命题,亦称八股文、时文。详“八股”。
    • 14.
      坚白同异释义:指 战国 时名家 公孙龙 的“离坚白”和 惠施 的“合同异”之说。 对“坚白石”这一命题,公孙龙 认为“坚”、“白”是脱离“石”而独立存在的实体,从而夸大了事物之间的差别性而抹杀了其统一性;惠施 看到事物间的差异和区别,但以“合同异”的同一,否定了差别的客观存在。两者都只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否定其他方面。
    • 15.
      坚白相盈释义:后期墨家针对 公孙龙 学派“离坚白”命题而提出的反驳命题。
    • 16.
      塞瓦定理释义:设x、y、z分别为△abc的三边bc、ac、ab(或其延长线)上的点,且ax、by、cz交于一点(或互相平行),则bxxc·cyya·azzb=1。 由意大利数学家塞瓦发现而得名,其逆命题也成立。
    • 17.
      大前提释义:三段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含有结论中的宾词,是作为结论依据的命题。见〖三段论〗。
    • 18.
      大题释义:⒈明清科举考试以“五经”文命题曰大题;以“四书”文命题曰小题。⒉指全书的总题目、大标题。
    • 19.
      官课释义:⒈官府的税收。《宋史·食货志下四》:“而一岁之内,私贩坐罪者三千九十九人,弊在於官盐估高,故私贩不止,而官课益亏。”元 盍西村《小桃红·临川八景》曲:“官课今年九分办,廝追攀,渡头买得新鱼雁。”⒉旧时官府对书院学生进行定期考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有一回,书院里官课,歷城 县亲自到院命题考试。”张友鹤 注:“当时书院里的学生,每三月由官府出题考试一次,叫做期考,就是官课。”
    • 20.
      宾词释义:一个命题的三部分之一,表示思考对象的属性等,如在“金属是导体”这个命题中,“导体”是宾词。

命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分为二释义:中国哲学史上关于对立统一关系的命题。 指统一物的可分性。《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都包含着这一命题的内容。《黄帝内经·太素·知石》:“一分为二,谓天地也。” 明确使用了这一命题。毛泽东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 通俗地说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和矛盾分析的方法。
    • 2.
      主词释义:一个命题的三部分之一,表示思考的对象,如“糖是甜的”这个命题中的“糖”是主词。
    • 3.
      义试释义:私家集生徒命题考试。
    • 4.
      乐译通释义:世界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对外开发程度不断深入,各行业对外交流与合作愈发频繁,翻译和信息本地化需求日益增加,产业化成为翻译行业的一个重要命题。
    • 5.
      伪命题释义:指不真实的命题。
    • 6.
      佯谬释义:佯谬就是指一个命题看上去是一个错误,但实际上不是。
    • 7.
      公理释义:⒈作为推理前提的不需要加以证明的命题。如“经过两点只能引一条直线”就是几何学中的公理。许多公理是人们从反复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反映着在一定范围内明显的客观真理性。⒉符合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公认的道理。
    • 8.
      六经皆史释义: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皆为 中国 古代史书的一种主张。 首倡于 元 郝经,清 袁枚 亦主此说,至 章学诚 才系统地提出这一主张。他认为六经乃 夏、商、周 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并非圣人为垂教立言而作。他提出了“六经皆史”、“六经皆器”的命题,反对“离器言道”。
    • 9.
      判断释义:⒈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就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 在形式逻辑上用一个命题表达出来。⒉断定:你判断得很正确。正确的判断。⒊判决(案件)。
    • 10.
      合同异释义:战国 惠施 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一切事物的差别、对立是相对的,强调差异之中有同一,并以“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等命题来进行论证,对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但夸大了概念的同一性,忽视了个体的差别,因而导致相对主义的错误。
    • 11.
      命题释义:⒈出题目:命题作文。统一命题。⒉逻辑学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由系词把主词和宾词联系而成。例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个句子就是一个命题。
    • 12.
      命题公式释义:命题逻辑系统中表示命题的公式。
    • 13.
      四书文释义:明 清 科举考试所用的文体。多取“四书”语命题,亦称八股文、时文。详“八股”。
    • 14.
      坚白同异释义:指 战国 时名家 公孙龙 的“离坚白”和 惠施 的“合同异”之说。 对“坚白石”这一命题,公孙龙 认为“坚”、“白”是脱离“石”而独立存在的实体,从而夸大了事物之间的差别性而抹杀了其统一性;惠施 看到事物间的差异和区别,但以“合同异”的同一,否定了差别的客观存在。两者都只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否定其他方面。
    • 15.
      坚白相盈释义:后期墨家针对 公孙龙 学派“离坚白”命题而提出的反驳命题。
    • 16.
      塞瓦定理释义:设x、y、z分别为△abc的三边bc、ac、ab(或其延长线)上的点,且ax、by、cz交于一点(或互相平行),则bxxc·cyya·azzb=1。 由意大利数学家塞瓦发现而得名,其逆命题也成立。
    • 17.
      大前提释义:三段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含有结论中的宾词,是作为结论依据的命题。见〖三段论〗。
    • 18.
      大题释义:⒈明清科举考试以“五经”文命题曰大题;以“四书”文命题曰小题。⒉指全书的总题目、大标题。
    • 19.
      官课释义:⒈官府的税收。《宋史·食货志下四》:“而一岁之内,私贩坐罪者三千九十九人,弊在於官盐估高,故私贩不止,而官课益亏。”元 盍西村《小桃红·临川八景》曲:“官课今年九分办,廝追攀,渡头买得新鱼雁。”⒉旧时官府对书院学生进行定期考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有一回,书院里官课,歷城 县亲自到院命题考试。”张友鹤 注:“当时书院里的学生,每三月由官府出题考试一次,叫做期考,就是官课。”
    • 20.
      宾词释义:一个命题的三部分之一,表示思考对象的属性等,如在“金属是导体”这个命题中,“导体”是宾词。

命题造句

1.我看四十四年来的作文命题,大部分都适合装疯卖傻。

2.命题作文,一定要严把审题这一关,否则内容偏离题目,文章再有文采,也是徒劳无功。

3.热爱真理的确实特征,是对任何一个命题的接受绝不超过其证据所显示的程度。

4.体育哲学运动观和生命观重要命题

5.前半句是假命题,除非你过去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后半句是真命题,不过他可没保证会在乎你的未来。

命题(mingt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命题是什么意思 命题读音 怎么读 命题,拼音是mìng tí,命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命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