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行为 行为的意思
xíngwéi

行为

简体行为
繁体行為
拼音xíng wéi
注音ㄒㄧㄥˊ ㄨㄟ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wéi wèi,(1) 替,给。【组词】: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2) 表目的。【组词】:为了。为何。(3) 对,向。【例句】:不足为外人道。(4) 帮助,卫护。

基本含义

◎ 行为 xíngwéi
[action;behavior;conduct] 行伪。谓举止行动;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

行为的意思

行为 [xíng wéi]

1. 行伪。谓举止行动;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

[action; behavior; conduct;]

行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行偽”。谓举止行动。

《荀子·非十二子》:“今之所谓处士者,无能而云能者也,无知而云知者也,利心无足而佯无欲者也,行伪险秽而彊高言谨慤者也。”
刘师培 补释:“行伪即行为。言所行所言均险秽,与上句利心对文,伪为古通,如《性恶篇》为字均作伪是也。”
巴金 《灭亡》第四章:“他在这一天只有像木偶一般地行为。”

⒉ 亦作“行偽”。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面活动。亦指生平事迹。

宋 曾巩 《寿安县太君张氏墓志铭》:“余之亡妻於夫人之孙女为第三而 光禄 之长女,知夫人之行为尤详,故为之铭。”
曹禺 《雷雨》第二幕:“鲁大海 :啍!这是假的,你们自己假作的电报来离间我们的。你们这种卑鄙无赖的行为!”


国语词典

行为 [xíng wéi]

⒈ 基于个人的意志而具体表现于外的举止动作。

《红楼梦·第五七回》:「打紧的那起混帐行子们背地里说你,你总不留心,还只管和小时一般行为,如何使得。」

举动 行动 行径

思想


行为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作为释义:⒈所作所为;行为:评论一个人,不但要根据他的谈吐,而且更需要根据他的作为。 ⒉做出成绩:有所作为。⒊可以做的事:大有作为。⒋当做:作为罢论。作为无效。我把游泳作为锻炼身体的方法。⒌就人的某种身份或事物的某种性质来说:作为一个学生,首先得把学习搞好。作为一部词典,必须有明确的编写宗旨。
    • 2.
      行动释义:⒈行走;走动:腿受了伤,行动不便。 ⒉指为实现某种意图而具体地进行活动:行动纲领。⒊行为;举动:行动自由。
    • 3.
      举动释义:动作;行动:举动缓慢。近来他有什么新的举动?
    • 4.
      行径释义:行为;举动(多指坏的):无耻行径。

行为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思想释义:⒈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思想的内容为社会制度的性质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在阶级社会中,思想具有明显的阶级性。⒉念头;想法:她早有去西部地区参加经济建设的思想。⒊思量。

行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心向佛释义:以佛菩萨的思维、语言、行为来要求自己。 就能和佛菩萨心心相应。就是佛心印凡心。
    • 2.
      一杀多生释义:大乘佛教菩萨道中之特殊行为方式。指为救多数人而杀害少数生灵的善权方便。
    • 3.
      一次不忠释义:一般是形容夫妻一方对另一方不忠或者人臣对上司的不忠,有一次不忠的行为。
    • 4.
      一次不忠百次不容释义:一般是形容夫妻一方对另一方不忠或者人臣对上司的不忠,有一次不忠的行为就会给人以后都会有这种不忠的行为的思维概念,以后都不会再相信你的一个形容。
    • 5.
      一番事业释义:指一个人通过努力做出的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且引起较大反响的活动和行为的总称。
    • 6.
      一系相承释义:一系:一个血统;相承:继承。 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 7.
      一级复议释义:一级复议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 8.
      一经释义:表示只要经过某个步骤或者某种行为(下文说明就能产生相应的结果):一经批准,马上可以动工。
    • 9.
      一脉亲承释义:一脉:一个血统;承:继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 10.
      三不孝释义:旧谓三种不孝顺父母的行为。(1)指陷亲不义,不求仕宦,无子绝祀。
    • 11.
      三从四德释义: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 12.
      三元八会释义:道教语。三元,日、月、星。三元加上木、火、土、金、水五行为八会。指 仓颉 造字之前,由三五妙气凝空而成的“云篆”、“天书”,为一切道经之相。
    • 13.
      三反释义:⒈三个来回。 汉 班固《白虎通·耕桑》:“天子耕东田,而三反之。”⒉三种自相矛盾的行为。《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论》“王肃 亮直多闻”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刘寔 以为 肃 方於事上,而好下佞己,此一反也;性嗜荣贵,而不求苟合,此二反也;吝惜财物,而治身不秽,此三反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卞望之 云:‘郗公 体中有方於事上,好下佞己,一反;治身清贞,大脩计较,二反;自好读书,憎人学问,三反。’”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三:“东坡 题 鲁直 草书《尔雅》后云:‘鲁直 以真实心出游戏法,以平等
    • 14.
      三奸释义:三种奸诈的行为。
    • 15.
      三岁看老释义:透过一个三岁儿童的行为举止便可以感受到这孩子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深刻的说,一个人现在的行为习惯影响着他的一生。
    • 16.
      三戒释义:⒈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色、戒斗、戒得。⒉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妄出入、戒妄言语、戒妄忧虑。⒊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大怒、戒大欲、戒大醉。
    • 17.
      上不正,下参差释义:谓在上位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就会跟着为非。晋 杨泉《物理论》:“语曰:‘上不正,下参差’,古者所以不欺其民也。”
    • 18.
      上中农释义:占有较多生产资料,自己劳动,但有轻微剥削行为,经济状况比较富裕的中等农户。也叫富裕中农。
    • 19.
      上梁不正释义: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不能以身作则。
    • 20.
      上梁不正下梁歪释义:比喻上面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就跟着学坏。

行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心向佛释义:以佛菩萨的思维、语言、行为来要求自己。 就能和佛菩萨心心相应。就是佛心印凡心。
    • 2.
      一杀多生释义:大乘佛教菩萨道中之特殊行为方式。指为救多数人而杀害少数生灵的善权方便。
    • 3.
      一次不忠释义:一般是形容夫妻一方对另一方不忠或者人臣对上司的不忠,有一次不忠的行为。
    • 4.
      一次不忠百次不容释义:一般是形容夫妻一方对另一方不忠或者人臣对上司的不忠,有一次不忠的行为就会给人以后都会有这种不忠的行为的思维概念,以后都不会再相信你的一个形容。
    • 5.
      一番事业释义:指一个人通过努力做出的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且引起较大反响的活动和行为的总称。
    • 6.
      一系相承释义:一系:一个血统;相承:继承。 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 7.
      一级复议释义:一级复议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 8.
      一经释义:表示只要经过某个步骤或者某种行为(下文说明就能产生相应的结果):一经批准,马上可以动工。
    • 9.
      一脉亲承释义:一脉:一个血统;承:继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 10.
      三不孝释义:旧谓三种不孝顺父母的行为。(1)指陷亲不义,不求仕宦,无子绝祀。
    • 11.
      三从四德释义: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 12.
      三元八会释义:道教语。三元,日、月、星。三元加上木、火、土、金、水五行为八会。指 仓颉 造字之前,由三五妙气凝空而成的“云篆”、“天书”,为一切道经之相。
    • 13.
      三反释义:⒈三个来回。 汉 班固《白虎通·耕桑》:“天子耕东田,而三反之。”⒉三种自相矛盾的行为。《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论》“王肃 亮直多闻”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刘寔 以为 肃 方於事上,而好下佞己,此一反也;性嗜荣贵,而不求苟合,此二反也;吝惜财物,而治身不秽,此三反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卞望之 云:‘郗公 体中有方於事上,好下佞己,一反;治身清贞,大脩计较,二反;自好读书,憎人学问,三反。’”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三:“东坡 题 鲁直 草书《尔雅》后云:‘鲁直 以真实心出游戏法,以平等
    • 14.
      三奸释义:三种奸诈的行为。
    • 15.
      三岁看老释义:透过一个三岁儿童的行为举止便可以感受到这孩子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深刻的说,一个人现在的行为习惯影响着他的一生。
    • 16.
      三戒释义:⒈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色、戒斗、戒得。⒉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妄出入、戒妄言语、戒妄忧虑。⒊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大怒、戒大欲、戒大醉。
    • 17.
      上不正,下参差释义:谓在上位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就会跟着为非。晋 杨泉《物理论》:“语曰:‘上不正,下参差’,古者所以不欺其民也。”
    • 18.
      上中农释义:占有较多生产资料,自己劳动,但有轻微剥削行为,经济状况比较富裕的中等农户。也叫富裕中农。
    • 19.
      上梁不正释义: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不能以身作则。
    • 20.
      上梁不正下梁歪释义:比喻上面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就跟着学坏。

行为造句

1.李白行为豁达,才华横溢,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典型的不羁之才。

2.日寇杀戮妇女小孩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3.以蠡测海是很愚蠢的行为

4.对于他那些以管窥天的行为,我们应该批抨。

5.全班同学众口一词支持李明的行为

6.对这种不赡养老人的行为,我们必须口诛笔伐,使之无处容身。

7.你们给我们来的公函,说我们图谋不轨,我们此行纯为爱国而来,绝无越轨行为

8.他利用职权,夺人所好,是不道德的行为

9.你这种不懂规矩,乱加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与庸医杀人有什么两样?

10.除非洗澡,不论在何时何地,赤身露体都是有伤风化的行为

11.人们纷纷谴责他横冲直闯的行为

12.他这种行为卑劣的人,真是狗彘不若。

13.因为他一向品行良好,说他有贪污行为,就使人疑信参半了。

14.他的行为也不过是白圭之玷,可以原谅。

15.妄自尊大,目无尊长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16.对别人的事情说三道四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17.伯伯让堂姐辍学打工是鼠目寸光的行为

18.出现问题后,还却一味推卸责任,对事故原因三缄其口,对民众要求赔偿的呼声置之不理,其行为,让人寒心。

19.行为乖戾的人,性情都是不可捉摸的。

20.奥尔本森的行为如今对我来说已不是不可思议的事了。

行为(xingw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行为是什么意思 行为读音 怎么读 行为,拼音是xíng wéi,行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行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