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 [dà yīn]
1. 《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晩成,大音希声。”希声,无声。意谓至大之音则不辨宫商,犹如无声。后以“大音”指美妙的乐音。
大音 引证解释
⒈ 希声,无声。意谓至大之音则不辨宫商,犹如无声。后以“大音”指美妙的乐音。
引《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唐 李白 《赠临洺县令皓弟》诗:“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明 刘基 《美女篇》诗:“大音世罕识,日暮空盘桓。”
大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叫叫释义:⒈远声。 《汉书·扬雄传下》:“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语叫叫,大道低回。”颜师古 注:“叫叫,远声也。”唐 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诗:“杳杳渔父吟,叫叫羈鸿哀。”一说,叫,通“噭”。黄侃《读<汉书><后汉书>札记》:“大语叫叫,叫读为噭。楚 谓小儿泣不止曰噭咷。此谓大语声反小也。”⒉喊叫;呼叫。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我这里高声的叫叫到五六回,哥哥你便开门,呆廝可便与哥哥支揖。”严复《原强》:“殷忧正所以啟圣明耳,何直为此叫叫也?”⒊方言。叫子。《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折一根芦苇,做
- 2.
大音释义:《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希声,无声。意谓至大之音则不辨宫商,犹如无声。后以“大音”指美妙的乐音。
- 3.
姿首释义:⒈美丽的容貌。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秦穆公 之女颜如玉,二八容光若桃李,见其姿首纳为妃,岂合君王有此理。”唐 张鷟《游仙窟》:“有一婢名 琴心,亦有姿首。”郭沫若《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一:“他的妻必然还相当地年轻而有姿首。”⒉泛指容貌。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姿首清丽,濯濯如春月柳,灩灩如出水芙蓉。”
- 4.
孤韵释义:⒈独特的风格;超凡的韵律。⒉指单调或单一的音律。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僧灵澈》:“刘梦得曰:‘诗僧多出江右,灵一导其源,护国袭之,清江扬其波,法振沿之,如么弦孤韵,瞥入人耳,非大音之乐。’”
- 5.
希声释义:极微细的声音: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 6.
扩音器释义:亦称“扩声器”。用来扩大音量的器具。亦以喻受人主使而发言的傀儡。
- 7.
无斁释义:⒈不厌恶;不厌倦。 《诗·周南·葛覃》:“为絺为綌,服之无斁。”郑玄 笺:“斁,厌也。”汉 枚乘《七发》:“高歌陈唱,万岁无斁。”唐 吴筠《庐山云液泉赋》序:“既饮既漱,永翫无斁。”清 龚自珍《庐之推》:“其始升歌曰:‘济济多士,秉 文 之德。’而卒称无斁於人,以如将万年焉,由此其推也。”⒉犹无终,无尽。唐 李翱《泗州开元寺钟铭》:“非雷非霆,鏗号其声……弗震弗坠,大音无斁。”
- 8.
汽笛释义:利用蒸汽从气孔中喷出而发出很大音响的发声器。 一般装置于轮船、火车或工厂中。
- 9.
羣喙释义:众口;众人的议论。详细解释众口;众人的议论。元 刘詵《赠张汉臣游金陵诗》:“大音既寥阔,羣喙何间关。”
- 10.
自然音阶释义:没有变化音的音阶就是自然音阶。 音阶就是以全音、半音以及其他音程顺次排列的一串音。基本音阶为C调大音阶,在钢琴上弹奏时全用白键。音阶分为“大音阶”和“小音阶”,即“大调式”和“小调式”。大音阶由7个音组成,其中第3、4音之间和第7、8音之间是半音程,其他音之间是全音程。小音阶第2、3音之间和5、6音之间为半音程。
- 11.
醇熟释义:犹成熟。郭沫若《历史人物·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唐 初因 隋 旧制,到了 武德 九年(贞观 前一年)合成的机运才醇熟了。”
- 12.
青钟释义:青钟大音。代表东方的钟名。为五钟之一。
- 13.
音程释义:两音在高度方面的距离。 音程有度数差别和性质差别。度数有一度、二度、三度、四度、五度、六度、七度、八度,还有超过八度的九度、十度、十一度等。性质有大音程、小音程、纯音程、增音程、减音程。
- 14.
高响释义:⒈深远的影响。隋 薛道衡 《老氏碑颂》:“大音希声,时振高响。”⒉犹高唱。比喻影响大的诗歌创作。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 孟大理 望之 ,调雅词綺,高响奇絶,仿佛 天台 石梁, 罗浮 水帘。”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后此之《竖琴长剑》(Leierundschwert)一集,亦无不以是精神,凝为高响,展卷方诵,血脉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