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擅行 擅行的意思
shànxíng

擅行

简体擅行
繁体
拼音shàn xíng
注音ㄕㄢˋ ㄒ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àn,(1) 超越职权,自作主张。【组词】:擅专。擅自。擅行(xíng )。擅断(专行)。专擅独行。擅离职守。(2) 独揽,占有。【组词】:擅权。擅利。擅兵(拥有兵权)。擅国。擅美。(3) 长(cháng )于,善于。【例句】:擅长(cháng )。不擅辞令。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基本含义

指某人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非常擅长,具有高超的能力和技巧。

擅行的意思

擅行 [shàn xíng]

1. 擅自作为;擅自施行。

擅行 引证解释

⒈ 擅自作为;擅自施行。

《吕氏春秋·贵生》:“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於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於生者则弗为。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今太后擅行不顾, 穰侯 出使不报, 华阳、涇阳 等击断无讳, 高陵 进退不请,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
《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是以冒犯常科,輒敕县考竟。擅行刑戮,伏须诛罚。”


擅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作威作福释义:《尚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 ” 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威权,擅行赏罚。后指妄自尊大,滥用权力。
    • 2.
      击断释义:⒈打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石乞、壶黶 攻 子路,击断 子路 之缨。”⒉专断;决断。《战国策·秦策三》:“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 出使不报,涇阳 华阳 击断无讳: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汉书·王莽传上》:“於是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王舜、王邑 为腹心,甄丰、甄邯 主击断,平晏 领机事,刘歆 典文章,孙建 为爪牙。”宋 王安石《司农卿分司南京陈公神道碑》:“劾公擅击断,不听用佐吏。”明 归有光《归氏世谱》:“年少精敏,能击断。”⒊果敢坚决。宋 司马光《送聂之美任鸡泽令》诗:“椎埋吏难禁,击断
    • 3.
      王铎释义:明末清初书法家。字觉斯,号嵩樵,孟津(今属河南)人。明天启进士。弘光朝任东阁大学士。入清,官至礼部尚书。擅行、草书,得力于颜真卿、米芾,用笔豪健而不失法度。亦能画山水、兰竹。
    • 4.
      越躐释义:越过职权范围。 《元典章·兵部禁拿百姓充军》:“或称归附时曾随某官某处捍御,擅行差人越躐管民官司。”

擅行(shan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擅行是什么意思 擅行读音 怎么读 擅行,拼音是shàn xíng,擅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擅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