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sī,(1) 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组词】:私人。私有。私见。私仇。私情。私营。私欲。(2) 不公开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组词】:私自。私刑。私货。走私。私生子。(3) 暗地里。【组词】:私议。私奔。隐私。窃窃私语。
1. 公方和私方。
例公私一体,没有分别。
公私分明。
英[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
⒈ 公家和私人。
例如:公私两利;公私兼顾。
⒈ 公家和私人。
引《三国演义·第一二〇回》:「时皓居武昌,扬州百姓溯流供给,甚苦之;又奢侈无度,公私匮乏。」
1.他是个公私分明的人,从不贪小便宜。
2.积极参加储蓄,是对国家,对个人公私两便的好事。
3.这是公私两利有事,何乐而不为呢?
4.他得到信任的原因,就是公私分明,不义之财分文不取。
5.公私要分明,他怎么可以假公济私呢?
6.处理经济问题,要注意公私兼顾。
7.公私匮之,民不堪命,使他忧心忡忡。
8.我近来公私猬集,无暇常来问候您,请见谅!
9.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10.这是公私兼顾的好事,大家都乐意干。
11.包拯是一个清正廉明公私分明大公无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