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龙藏 龙藏的意思
lóngcáng

龙藏

简体龙藏
繁体龍藏
拼音lóng cáng
注音ㄌㄨㄥˊ ㄘ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óng,(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组词】: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组词】:恐龙。(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组词】:龙颜。龙体。龙袍。(4) 姓。

cáng zàng,(1) 隐避起来。【组词】: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2) 收存起来。【组词】:收藏。藏品。藏书。储藏。(1) 储放东西的地方。【组词】:藏府。宝藏。(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组词】: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组词】:藏族。(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5) 同“臟”。

基本含义

指隐藏在深处的危险或力量。

龙藏的意思

龙藏 [lóng cáng]

1. 亦作“龙臧”。亦作“龙臧”。亦作:龙臧龙臧。

龙藏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龙臧”。

《易·乾》:“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后因以“龙臧”指潜藏勿用。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轩辕、神农、赫胥 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臧,夫神圣主使然。”

⒉ 亦作“龙臧”。龙宫的经藏。指佛家经典。佛经故事相传 龙树 入龙宫赍《华严经》。见“龙藏寺碑”。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足蹈慧门,学通龙藏。”
唐 沉佺期 《乐城白鹤寺》诗:“碧海开龙藏,青云起雁堂。”
清 黄宗羲 《青词》:“爰集胜侣,用翻龙藏,清梵悠长,儼慈音之在邇。”


国语词典

龙藏 [lóng cáng]

⒈ 佛教传说龙树从龙宫中取得大乘经典流布人间,故称大乘经典为龙藏

唐·德宣〈隋司徒陈公舍宅造寺碑〉:「济八苦于无明之河,秘密成伊;演龙藏于三千世界,童蒙求我。」

⒉ 清雍正十三年(西元1735)​至乾隆三年(西元1738)​,在北京刻印的敕版藏经。七百一十八函,七千一百六十八卷。以明北藏为底本,略有增减。


龙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柏林寺释义:⒈古寺名。在 河北省 赵县 城内。始建于 汉 末。隋 唐 年间为 观音院,金 元 时期改为 柏林禅院。寺内原有大殿和彩色壁画,相传为 吴道子 真迹。清 梁清标《柏林寺观吴道子画水》诗:“柏林 画水已千秋,白日纵横沧海流。”⒉北京 著名古寺之一。在 北京 东城区东北角。建于 元 至正 七年(公元1347年),明 清 两代均有修葺和增建,清 康熙帝 曾题额“万古柏林”。寺内保存的《龙藏》经版,是我国释藏中现存的唯一木刻经版。
    • 2.
      秦淮释义:河名。流经 南京,是 南京市 名胜之一。相传 秦始皇 南巡至 龙藏浦,发现有王气,于是凿 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 江,以泄王气,故名 秦淮。唐 杜牧《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 秦淮 近酒家。”南唐 李煜《浪淘沙》词:“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 秦淮。”元 傅若金《金陵晚眺》诗:“城下 秦淮 水,年年自落潮。”清 孔尚任《桃花扇·听稗》:“既是这等,且到 秦淮 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清 戴名世《种树说》:“顷余侨居 秦淮 之上,而城之西北多有间旷之地,居民多种树为生。”
    • 3.
      隆兴寺释义:寺名。 俗称 正定大佛寺。在 河北省 正定县 城内。创建于 隋 开皇 六年(公元586年)。原名 龙藏寺。宋 时重建后改 龙兴寺。清 康熙 年间改今名。寺内 大悲阁 高33米。阁中高达22米的铜制大悲菩萨像铸于 宋 开宝 四年(公元971年),为 中国 古代铸铜艺术的杰作。寺内保存的 隋 代《龙藏寺碑》是研究 中国 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为 中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
      龙藏寺释义:⒈寺名。 (1)在 浙江省 嵊县 之北。南朝 梁 天监 二年建,号 龙宫院。李绅 少年时寓此处。宋 大中祥符 元年赐今名。(2)在 河北省 正定县 东。隋 开皇 六年建,初名 龙藏寺,后名 龙兴寺,一名 隆兴寺。清 郭棻《畿辅通志·祠祀》:“龙兴寺:在府(真定府)治东,隋 开皇 六年建,初为 龙藏寺。”⒉见“龙藏寺碑”。
    • 5.
      龙藏寺碑释义:《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的简称。
龙藏是什么意思 龙藏读音 怎么读 龙藏,拼音是lóng cáng,龙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龙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