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gàn gān,(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组词】:树干。躯干。干线。(2) 做。【组词】:干事。说干就干。(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组词】:干才。干员。干练。(4) 方言,坏、糟。【组词】:事情要干。
shé,(1)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组词】: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2) 语言辩论的代称。【例句】:舌战(激烈议论)。(3) 像舌头的东西。【组词】:帽舌。火舌。(4) 铃或释中的锤。(5)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zào, ◎ 干,缺少水分。【组词】:干燥。燥裂。燥热。枯燥。
1. 见“口燥唇干”。
⒈ 见“口燥唇乾”。
⒈ 嘴巴因缺乏水分而觉得干燥口渴。也作「口燥唇干」。
例如:「任凭他说得口干舌燥,大家依然充耳不闻。」
1.辅导员为了使大家明白这番道理,讲得口干舌燥。
2.天气热得人们口干舌燥,都想喝水。
3.老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我们在下面听得津津有味。
4.讲了一天话,讲得我口干舌燥。
5.老师讲得口干舌燥,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6.母亲是饥渴中的一滴甘露,当你口干舌燥是,只喝一口就使你清爽无限。
7.我不抱怨。三天来,我走了很多路,口干舌燥,在沙漠里寻找行踪,把露水当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