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瀚海 瀚海的意思
hànhǎi

瀚海

简体瀚海
繁体
拼音hàn hǎi
注音ㄏㄢˋ ㄏㄞ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àn, ◎ 广大。【组词】:瀚海。瀚瀚。浩瀚(广大,众多)。

hǎi,(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组词】: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2) 用于湖泊名称。【组词】:青海。中南海。(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组词】: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组词】:人山人海。火海。(5) 漫无目标地。【组词】:海骂。海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组词】:海棠。(7) 特指中国上海。【组词】:海派。(8) 姓。

基本含义

指广阔无边的海洋,比喻非常广大或无边无际的事物。

瀚海的意思

瀚海 [hàn hǎi]

1. 同“翰海”

瀚,瀚海,北海。——《广韵》
瀚海阑干百丈冰。——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Baikal Lake; ]

2. 蒙古大沙漠的古称。

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陶翰《出萧关怀古》

[ Gobi Desert; ]

瀚海 引证解释

⒈ 地名。其含义随时代而变。或曰即今 呼伦湖、贝尔湖,或曰即今 贝加尔湖,或曰为 杭爱山 之音译。 唐 代是 蒙古高原 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 准噶尔盆地 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亦多用为征战、武功等典故。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霍去病 ﹞封 狼居胥山,禪於 姑衍,登临 瀚海。”
南朝 梁 虞羲 《咏霍将军北伐》:“飞狐 白日晚, 瀚海 愁阴生。”
唐 高适 《燕歌行》:“校尉羽书飞 瀚海,单于猎火照 狼山。”

⒉ 指沙漠。

唐 陶翰 《出萧关怀古》诗:“孤城当瀚海,落日照 祁连。”
郑观应 《盛世危言·邮政上》:“元宪宗 于瀚海中间,沿途设卡。”
陈毅 《长城词》:“革命真有千般巧,各族人民团结了,瀚海戈壁将变宝。”

⒊ 唐 都护府名。 贞观 中置 瀚海都督府,属 安北都护府。龙朔 中以 燕安都督府 改号 瀚海都护府。


国语词典

瀚海 [hàn hǎi]

⒈ 蒙古大沙漠。参见「戈壁」条。


瀚海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小河释义:狭窄又纤细的水道的泛称,有别于大江大河,如小河沟、小河浜、小河流。

瀚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平殄释义:平定殄灭。 南朝 陈 徐陵《移齐文》:“获去月二十日移,承 羯 寇平殄,同怀庆悦,眷言邻睦,深副情佇。”《隋书·音乐志中》:“汉《上邪》改名《平瀚海》,言 蠕蠕 尽部落入寇 武州 之塞,而 文宣 命将出征,平殄北荒,灭其国也。”宋 岳飞《奏乞出师札子》:“贼困于奔命,势穷力殫,纵今年未终平殄,来岁必得所欲。”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兵部·家丁》:“李如松 以平殄在邇,不欲他兵分其功。”
    • 2.
      扶帮释义:扶助。《再生缘》第三三回:“只要入监时探望,也见得,崔 家患难亦扶帮。”杜鹏程《年青的朋友·瀚海新歌三》:“那几个人准是外方人,他们到沙漠地来图啥呢?还不是为了扶帮咱们嘛!”
    • 3.
      澣海释义:即 瀚海。
    • 4.
      澣渚释义:即 瀚海。
    • 5.
      熟羊胛释义:《新唐书·回鹘传下》:“骨利干 处 瀚海 北……其地北距海,去京师最远,又北度海则昼长夜短,日入亨羊胛,熟,东方已明,盖近日出处也。”后用以比喻光阴快速流逝。宋 欧阳修《谢观文王尚书惠西京牡丹》诗:“尔来不觉三十年,岁月纔如熟羊胛。”清 洪亮吉《东檥舟亭探梅回》诗:“流光真慨熟羊胛,壮志欲餐生彘肩。”
    • 6.
      燕然铭释义:亦称“燕山铭”。 指 东汉 窦宪 破 北匈奴、登 燕然山 刻石记功时,班固 所撰的《封燕然山铭》。亦泛指歌颂边功的文字。北周 王褒《从军行》之一:“勋封 瀚海 石,功勒《燕然铭》。”唐 王昌龄《少年行》之一:“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唐 鲍溶《秋思》诗之二:“立身多门户,何必《燕山铭》。”宋 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之一:“勿勒《燕然铭》,勿种 金城 柳。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
    • 7.
      羊胛熟释义:《新唐书·回鹘传下·骨利干》:“骨利干,处 瀚海 北……又北度海,则昼长夜短。日入烹羊胛,熟,东方已明,盖近日出处也。”后用“羊胛熟”形容时间短促。宋 陈造《书怀》诗:“百年羊胛熟,万事虎头痴。”
    • 8.
      翰海释义:同“瀚海”
    • 9.
      耀武释义:显示武力。唐 李德裕《唐故左神策军刘公神道碑铭》:“公志气方强,春秋甚富,将欲扬威 瀚海,耀武龙廷。”《新唐书·王忠嗣传》:“天宝 元年,北讨 奚 怒皆,战 桑乾河,三遇三克,耀武漠北,高会而还。”
    • 10.
      蜃楼释义:古人谓蜃气变幻成的楼阁。宋 陈允平《渡江云·三潭印月》词:“烟沉雾迴,怪蜃楼飞入清虚。秋夜长,一轮蟾素,渐渐出云衢。”明 陈汝元《金莲记·饭鱼》:“游鳞恨落他人后,桃花流水半含愁。今夜呵,怨气冲冲结蜃楼。”艾青《年轻的城》诗:“不是瀚海蜃楼,不是 蓬莱 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参见“蜃气”。
    • 11.
      越裳释义:亦作“越常”。亦作“越尝”。古南海国名。汉 王充《论衡·恢国》:“成王 之时,越常 献雉。”按,《汉书·贾捐之传》颜师古 注引此作“越尝”。汉 张衡《东京赋》:“北燮 丁令,南谐 越常。”《后汉书·南蛮传》:“交趾 之南,有 越裳国。周公 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 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唐 杜甫《诸将》诗之四:“越裳 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明 唐寅《白燕》诗:“越裳 雉尾 姬周 化,瀚海乌头 汉 使归。”
    • 12.
      郛郭释义:⒈外城。 《韩非子·难二》:“赵简子 围 卫 之郛郭。”晋 左思《吴都赋》:“郛郭周匝,重城结隅。”明 何景明《拟古诗》之十一:“郛郭蔽枌檟,狐兔翔城隅。”⒉泛指城郭,城市。《隋书·炀帝纪下》:“近代战争,居人散逸,田畴无伍,郛郭不修。”清 魏源《圣武记》卷三:“若乃不郛郭,不宫室,不播殖穹帐寄而水草逐者,惟 瀚海 南北部及 準部、青海 诸部则然。”⒊比喻屏障。汉 扬雄《法言·吾子》:“震风陵雨,然后知夏屋之为帡幪也;虐政虐世,然后知圣人之为郛郭也。”李轨 注:“郛郭限内外,御姦宄;圣人崇仁义,正愆违。
    • 13.
      鋭将释义:犹骁将。鋭将造句犹骁将。《太平广记》卷二九七引 唐 李隐《潇湘录·瀚海神》:“我生为鋭将三十年,死葬此。从我者步骑五千餘,尽皆精彊。”《新唐书·马璘传》:“在 涇 八年,缮屯壁,为战守具,令肃不残,人乐为用,虏不敢犯,为中兴鋭将。”
    • 14.
      锐将释义:犹骁将。 《太平广记》卷二九七引 唐 李隐《潇湘录·瀚海神》:“我生为鋭将三十年,死葬此。从我者步骑五千餘,尽皆精彊。”《新唐书·马璘传》:“在 涇 八年,缮屯壁,为战守具,令肃不残,人乐为用,虏不敢犯,为中兴鋭将。”
    • 15.
      雰雾释义:雾气。《艺文类聚》卷二五引 晋 刘琨《与石勒书》:“资财不为己用,名位不可得守,有若晨霜秋露,雰雾之气,虽朝凝而夕消,蹔见而寻没也。”北齐 祖珽《从北征》诗:“祁山 歛雰雾,瀚海息波澜。”唐 宋之问《景龙四年春祠海》诗:“筵端接空曲,目外唯雰雾。”
    • 16.
      骨利干释义:古部族名。在 瀚海(今 贝加尔湖)北,有二俟斤治之。产良马和百合草。贞观 二十一年(公元647年)遣使来献马,唐 以其地为 玄阙州。龙朔 中(公元661-663年)改名 余吾州,隶 瀚海都督府。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骨利干国 献马百匹,十匹尤骏,上为製名。”《新唐书·回鹘传上》:“回紇,其先 匈奴 也,俗多乘高轮车,元魏 时亦号 高车 部,或曰 敕勒,讹为 铁勒。其部落曰 袁紇、薛延陀、契苾羽、都播、骨利干 ……凡十有五种,皆散处磧北。”清 袁枚《随园随笔·测天三家以外诸说》:“然三家外,散见各

瀚海(hanh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瀚海是什么意思 瀚海读音 怎么读 瀚海,拼音是hàn hǎi,瀚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瀚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