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官 [shì guān]
1. 侍中、常侍之官。
3. 在宫廷中轮番宿卫的军士。
侍官 引证解释
⒈ 侍中、常侍之官。
引《南齐书·陆澄传》:“魏 晋 以来,不欲令臣下服衮冕,故位公者加侍官。”
《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三年》:“玄 移还上宫,召侍官皆入止省中。”
胡三省 注:“侍官,自侍中至黄散之属。”
⒉ 在宫廷中轮番宿卫的军士。
引《周书·武帝纪上》:“﹝ 建德 三年﹞十二月……改诸军军士并为侍官。”
《新唐书·兵志》:“故时府人目番上宿卫者曰侍官,言侍卫天子;至是,卫佐悉以假人为童奴,京师人耻之,至相駡辱必曰侍官。”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五章第三节:“其后又把府兵的军士改称侍官,表示府兵从属于皇帝,作皇帝的侍从。”
侍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侍官释义:⒈侍中、常侍之官。《南齐书·陆澄传》:“魏 晋 以来,不欲令臣下服衮冕,故位公者加侍官。”《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三年》:“玄 移还上宫,召侍官皆入止省中。”胡三省 注:“侍官,自侍中至黄散之属。”⒉在宫廷中轮番宿卫的军士。《周书·武帝纪上》:“﹝ 建德 三年﹞十二月……改诸军军士并为侍官。”《新唐书·兵志》:“故时府人目番上宿卫者曰侍官,言侍卫天子;至是,卫佐悉以假人为童奴,京师人耻之,至相駡辱必曰侍官。”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五章第三节:“其后又把府兵的军士改称侍官,表示府兵从属于皇帝,作皇帝的侍从
- 2.
内常侍释义:宫廷内官名。 秦 称中常侍官,由宦者担任,间用士人。汉 沿称中常侍。至 隋 改称内常侍。唐 置内侍省,设内侍四人,内常侍六人。内常侍掌管掖廷、宫闱、奚官、内僕、内府等五局。《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元年》:“以 杨思勗 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内常侍。”参阅《通典·职官九》。
- 3.
司香释义:⒈明内侍官名,多由宦官担任。负责烧香等事宜。见《明史·职官志三》。⒉泛指负责烧香的人。
- 4.
垂统释义:把基业留传下去。多指皇位的承袭。《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史记·三王世家》:“而家皇子为列侯,则尊卑相踰,列位失序,不可以垂统於万世。”《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三年》:“创业之初而政本不立,将以垂统后世,不亦难乎!”明 刘若愚《<酌中志>自序》:“﹝ 太祖 ﹞创交结近侍官员之律,禁扶同奏啟之条,立法垂统,亦严且密矣。”
- 5.
小使臣释义:宋 代宫廷下级内侍官员的统称,常充当内廷侍役和三省六部监门官等职。
- 6.
殿头官释义:在殿上任宣召等事的内侍官。
- 7.
神仙署释义:即控鹤府,也称奉宸府。唐 宿卫近侍官署名,武后 时置。唐 卢照邻《行路难》诗:“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处。”唐 宋之问《景龙四年祠海》诗:“三入文史林,两拜神仙署。”参见“控鹤”。
- 8.
禁署释义:宫中近侍官署。唐 黄滔《汉宫人诵洞箫赋赋》:“如鷰人人,却以词锋而励吻;雕龙字字,爰於禁署而飞声。”《旧唐书·路岩传》:“数年之间,出入禁署,累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新唐书·毕諴传》:“帝悦曰:‘吾将择能帅者,孰谓 颇 牧 在吾禁署?’”明 高启《谢友人惠兜罗被歌》:“诗人鹤骨欺霜稜,曾直禁署眠青綾。”
- 9.
豹尾班释义:指随驾出行的一班近侍官员。 因天子乘舆有豹尾车而得名。
- 10.
负玺释义:⒈背负玺印。谓随侍皇帝左右。《晋书·职官志》:“大驾出,则次直侍中护驾,正直侍中负璽陪乘,不带剑,餘皆骑从。”《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六年》:“﹝帝﹞遂帅 南阳王 宝炬、清河王 亶、广阳王 湛 以五千骑宿於 瀍 西,南阳王 别舍沙门 惠臻 负璽持千牛刀以从。”⒉指近侍官。唐 李峤《让地官尚书表》:“行膺负璽之任,遂服专车之宠。”唐 崔致远《谢落诸道监铁使加侍中兼实封状》:“许登负璽之班资,不替拥旄之宠寄。”
- 11.
都监释义:⒈官名。三国 时称内侍官。《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又以黄门 张当 为都监,专共交关,看察至尊,候伺神器。”⒉官名。唐 中叶后常以太监为监军,亦称都监。《新唐书·白居易传》:“唐 家制度,每征伐,专委将帅,责成功,比年始以中人为都监。”⒊官名。宋 于诸路、州、府,皆置兵马都监,省称“都监”。《文献通考·职官十三》:“宋 朝兵马都监有路,分掌本路禁、屯戍、边防、训练之政令……州都监则以大小使臣充,掌本城屯驻、兵甲、训练、差使之事,兼在城廵检。”《水浒传》第十二回:“正将臺上立着两箇都监:一箇唤做 李天王
- 12.
金铛大畹释义:穿着进档华服、住在戚里大畹,借以指代身份显贵的权宦、贵族,比喻居高官、享厚禄的人。 珰:古作『璫』,中国汉代武职宦官帽子的装饰品,后借指宦官。电视剧里经常可以听到称呼『大珰』,是对有权势的太监的尊称。《前汉·宦者传》:“秦汉中常侍参用士人冠,皆银璫左貂。明帝攺金璫右貂,悉用奄人为之。”(秦汉时中常侍一职的冠饰礼制参照读书士人,都采用银璫左貂,也就是前有银质帽珰、帽左用貂尾装饰,汉明帝时改为貂尾在右、黄金珰片,让所有宦官都这样穿戴。”)《后汉书·宦者传序》:“汉兴,仍袭秦制,置中常侍官。然亦引用士人,以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