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力 [láo lì]
1. 从事体力劳动。
英[ labor; manpower; ]
2. 有劳动能力的人。
例他是个好劳力。
3. 指耗费气力。
例这事儿不用你劳力。
英[ to labor physically; ]
劳力 引证解释
⒈ 从事体力劳动。
引《左传·襄公九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 谓之:‘慎毋为劳力事,为劳力事则必呕血死。’”
王西彦 《乡下朋友》:“他们劳力的人自然不算什么,我这劳心的人可要了命啦!”
⒉ 劳损民力;耗费气力。
引《三国志·魏志·陈群传》:“昔 刘备 自 成都 至 白水,多作传舍,兴费人役, 太祖 知其疲民也。今中国劳力,亦 吴 蜀 之所愿。”
《旧唐书·杜佑传》:“秦 平六国,恃其兵力,北筑长城,以拒匈奴……劳力扰人,结怨阶乱。”
《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我家小姐年长,要选良姻,须是三般全的方可来説……如少一件,枉自劳力。”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六》:“想在现今的世界上,协同生长,挣一地位,即须有相当的进步的智识,道德,品格,思想,才能够站得住脚:这事极须劳力费心。”
⒊ 劳动力。
引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二章:“墙上钉的各乡各村的干部、人口、土地、劳力和畜力的统计表……都打捆起两大包放在那里。”
浩然 《艳阳天》第九三章:“妇女劳力也别剩下,干多干少,添几只手总比没有强。”
国语词典
劳力 [láo lì]
⒈ 使用体力工作。
引《左传·襄公九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
《孟子·滕文公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反劳心
⒉ 耗费精神体力。
引《旧唐书·卷一四七·杜佑传》:「劳力扰人,结怨阶乱。」
《喻世明言·卷四·闲云庵阮三偿冤债》:「有此三者,立赘为婿;如少一件,枉自劳力。」
⒊ 劳动力。
例如:「这项工程累积了许多人的劳力、血汗才如期完成。」
反劳心
劳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释义:付出一份劳力就得一分收益。
- 2.
丁力释义:成年的劳力。唐 高彦休《唐阙史·真陵开山》:“且煎且凿,役百万丁力,孜孜矻矻。”《金史·食货志一》:“比闻民乏食至鬻子者,听以丁力等者赎之。”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四:“本朝役东南之民,皆以均徭编审,而独注意於粮长之一事,故祖宗之法,必取丁力相应有行止者充之。”
- 3.
买活释义:⒈雇用。郭沫若《创造十年》十:“但这些饭和这些钱是主人的恩惠,我们受着他的买活便不能不尽我们的奴隶的劳力。”⒉买通;收买。聂绀弩《废话(滑稽戏)》:“我怎么不说呢?可是问官也受了他的买活,用许多刑罚逼我。”
- 4.
人力释义:人的劳力;人的力量:爱惜人力物力。用机械代替人力。非人力所及。
- 5.
代耕释义:⒈指以农耕之外的职业为生,如以舌代耕等。 ⒉农业合作化之前,替缺乏劳力的农户耕种。⒊拖拉机站用机器代别人耕作。
- 6.
任力释义:⒈使用民力。⒉运用劳力;依凭力量。⒊尽力,费尽心力。
- 7.
伴种释义:抗战中的解放区,由地主出土地和全部农本或一部分农本,农民只出劳力或兼出一部分农本,双方依照合约进行耕种,称“伴种”,又叫伙种。
- 8.
佣肆释义:出卖劳力的市场。 汉 刘向《说苑·善说》:“今 周 以贫故来贷粟,而曰‘须我邑粟来也’而赐臣。即来,亦求臣佣肆矣。”
- 9.
农力释义:⒈犹努力。 《左传·襄公十三年》:“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王引之《经义述闻·左传中》:“‘农力以事其上’与‘尚能而让其下’对文,则农力非耕田之谓也。《广雅》:‘农,勉也。’言勉力以事其上也。农力犹努力,语之转耳。”⒉农耕的劳力。宋 李觏《感事》诗:“役频农力耗,赋重女工寒。”
- 10.
力夫释义: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后多指出卖劳力的人。
- 11.
助工释义:⒈支援劳力,帮助干活。 ⒉助理工程师的简称。
- 12.
劳力释义:⒈体力劳动时所用的气力。 ⒉有劳动能力的人:壮劳力。农村剩余劳力。⒊从事体力劳动。
- 13.
劳心劳力释义:劳心指脑力劳动,劳力指体力劳动。
- 14.
包身契释义:承包个人身体自由、劳力等契约。
- 15.
半劳动力释义:指体力较弱只能从事一般轻体力劳动的人(多就农业劳动而言)。也叫半劳力。
- 16.
卖佣释义:亦作“卖庸”。出卖劳力作佣工。
- 17.
取民愈广释义:攫取民众的财货,劳力越多.
- 18.
受廛释义:谓接受居地而为民。廛,一个男劳力所居住的屋舍。《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元 成廷珪《赠六合县宣差伯士宁作诗以叙其事》:“编民闢地增输赋,远客移家愿受廛。”清 王韬《瓮牖馀谈》卷五:“每年邻邦之人,前往其国,受廛为氓,以农商为事业者,必有数十万人。”
- 19.
均拉释义:方言。平均计算。李中《养猪英雄杨老婆》:“八年来咱养猪二百三十一个,每个均拉一千二百元。”柳青《狠透铁》九:“俺 水渠村 小,有两户富农,合作化以后,按劳力均拉地多一点,要往地少的外村生产队调几十亩。”
- 20.
壤地释义:⒈田地。《管子·八观》:“夫山泽广大,则草木易多也;壤地肥饶,则桑麻易植也。”《韩非子·难二》:“君者,壤地也;臣者,草木也,必壤地美然后草木硕大。”章炳麟《定版籍》:“孙文 曰:‘故买鬻者,庚偿其劳力而已,非能买其壤地也。’”⒉国土;领土。《左传·哀公十一年》:“越 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同而有欲於我。”唐 韩愈《荆潭唱和诗序》:“今僕射 裴公 开镇蛮 荆,统郡惟九,常侍 杨公,领 湖 之南壤地二千里,德刑之政并勤,爵禄之报两崇。”吴玉章《纪念七七抗战二周年对于抗战的检讨》:“苏联 ……与 中国 和 日
劳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释义:付出一份劳力就得一分收益。
- 2.
丁力释义:成年的劳力。唐 高彦休《唐阙史·真陵开山》:“且煎且凿,役百万丁力,孜孜矻矻。”《金史·食货志一》:“比闻民乏食至鬻子者,听以丁力等者赎之。”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四:“本朝役东南之民,皆以均徭编审,而独注意於粮长之一事,故祖宗之法,必取丁力相应有行止者充之。”
- 3.
买活释义:⒈雇用。郭沫若《创造十年》十:“但这些饭和这些钱是主人的恩惠,我们受着他的买活便不能不尽我们的奴隶的劳力。”⒉买通;收买。聂绀弩《废话(滑稽戏)》:“我怎么不说呢?可是问官也受了他的买活,用许多刑罚逼我。”
- 4.
人力释义:人的劳力;人的力量:爱惜人力物力。用机械代替人力。非人力所及。
- 5.
代耕释义:⒈指以农耕之外的职业为生,如以舌代耕等。 ⒉农业合作化之前,替缺乏劳力的农户耕种。⒊拖拉机站用机器代别人耕作。
- 6.
任力释义:⒈使用民力。⒉运用劳力;依凭力量。⒊尽力,费尽心力。
- 7.
伴种释义:抗战中的解放区,由地主出土地和全部农本或一部分农本,农民只出劳力或兼出一部分农本,双方依照合约进行耕种,称“伴种”,又叫伙种。
- 8.
佣肆释义:出卖劳力的市场。 汉 刘向《说苑·善说》:“今 周 以贫故来贷粟,而曰‘须我邑粟来也’而赐臣。即来,亦求臣佣肆矣。”
- 9.
农力释义:⒈犹努力。 《左传·襄公十三年》:“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王引之《经义述闻·左传中》:“‘农力以事其上’与‘尚能而让其下’对文,则农力非耕田之谓也。《广雅》:‘农,勉也。’言勉力以事其上也。农力犹努力,语之转耳。”⒉农耕的劳力。宋 李觏《感事》诗:“役频农力耗,赋重女工寒。”
- 10.
力夫释义: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后多指出卖劳力的人。
- 11.
助工释义:⒈支援劳力,帮助干活。 ⒉助理工程师的简称。
- 12.
劳力释义:⒈体力劳动时所用的气力。 ⒉有劳动能力的人:壮劳力。农村剩余劳力。⒊从事体力劳动。
- 13.
劳心劳力释义:劳心指脑力劳动,劳力指体力劳动。
- 14.
包身契释义:承包个人身体自由、劳力等契约。
- 15.
半劳动力释义:指体力较弱只能从事一般轻体力劳动的人(多就农业劳动而言)。也叫半劳力。
- 16.
卖佣释义:亦作“卖庸”。出卖劳力作佣工。
- 17.
取民愈广释义:攫取民众的财货,劳力越多.
- 18.
受廛释义:谓接受居地而为民。廛,一个男劳力所居住的屋舍。《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元 成廷珪《赠六合县宣差伯士宁作诗以叙其事》:“编民闢地增输赋,远客移家愿受廛。”清 王韬《瓮牖馀谈》卷五:“每年邻邦之人,前往其国,受廛为氓,以农商为事业者,必有数十万人。”
- 19.
均拉释义:方言。平均计算。李中《养猪英雄杨老婆》:“八年来咱养猪二百三十一个,每个均拉一千二百元。”柳青《狠透铁》九:“俺 水渠村 小,有两户富农,合作化以后,按劳力均拉地多一点,要往地少的外村生产队调几十亩。”
- 20.
壤地释义:⒈田地。《管子·八观》:“夫山泽广大,则草木易多也;壤地肥饶,则桑麻易植也。”《韩非子·难二》:“君者,壤地也;臣者,草木也,必壤地美然后草木硕大。”章炳麟《定版籍》:“孙文 曰:‘故买鬻者,庚偿其劳力而已,非能买其壤地也。’”⒉国土;领土。《左传·哀公十一年》:“越 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同而有欲於我。”唐 韩愈《荆潭唱和诗序》:“今僕射 裴公 开镇蛮 荆,统郡惟九,常侍 杨公,领 湖 之南壤地二千里,德刑之政并勤,爵禄之报两崇。”吴玉章《纪念七七抗战二周年对于抗战的检讨》:“苏联 ……与 中国 和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