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 [dān xiá]
1. 红霞。比喻红艳的色彩。
丹霞 引证解释
⒈ 红霞。
引三国 魏 曹丕 《丹霞蔽日行》:“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丹霞烂成綺,素云轻若綈。”
明 夏完淳 《叙怀》诗:“丹霞照深池,清暉被嘉树。”
⒉ 比喻红艳的色彩。
引晋 傅玄 《艳歌行》:“白素为下裾,丹霞为上襦。”
唐 李商隐 《和郑愚赠筝妓二十韵》:“茜袖捧琼姿,皎日丹霞起。”
《红楼梦》第五八回:“﹝ 宝玉 ﹞从 沁芳桥 一带堤上走来。只见柳垂金綫,桃吐丹霞。”
国语词典
丹霞 [dān xiá]
⒈ 日光照在云上所形成的赤色云气。
引《文选·江淹·杂体诗·张黄门》:「丹霞蔽阳景,绿泉涌阴渚。」
丹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劫火释义:⒈亦作“刧火”。 亦作“刦火”。亦作“刼火”。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唐 张乔《兴善寺贝多树》诗:“永共 终南 在,应随劫火烧。”宋 李纲《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刧火洞烧时,自有安身处。”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附录《晋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还随刦火烟。”清 龚自珍《忏心》诗:“佛言刼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释子又常谓 东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⒉借指兵火。清 顾炎武《恭谒天寿山十三陵》
- 2.
木佛释义:木雕的佛像。 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杂识》:“丹霞 御寒,则烧木佛;德山 説法,则撤塑像。”金 元好问《癸巳五月三日北渡》诗之二:“随营木佛贱於柴,大乐编鐘满市排。”
- 3.
灵树释义:⒈神异的树。 晋 郭璞《山海经图赞·榣木》:“榣惟灵树,爰生若木,重根增驾,流光旁烛。”⒉特指仙桃树。唐 曹唐《小游仙诗》之四:“方朔 朝来到我家,欲将灵树出丹霞。三千年后知谁在,拟种红桃待放花。”参阅旧题 汉 班固《汉武故事》。
- 4.
紫泥海释义:传说中海名。传说 汉 东方朔 童时失踪,累月方归,后复去,经年乃归,邻母见而大惊,叩问何往。朔 曰:“儿至 紫泥海,有紫水污衣,仍过 虞渊 湔浣,朝发中返,何云经年乎?”见旧题 汉 郭宪《洞冥记》卷一。唐 李白《古风》之四一:“朝弄 紫泥海,夕披丹霞裳。”
- 5.
谩诧释义:休要惊诧。元 丁鹤年《逃禅室与苏伊举话旧有感》诗:“谩诧 丹霞 烧木佛,谁怜青露泣铜仙。”
- 6.
赤彘释义:旧题 汉 郭宪《洞冥记》卷一:“汉武帝 未诞之时,景帝 梦一赤彘,从云中直下,入 崇兰阁,帝觉而坐于阁上,果见赤气如烟雾,来蔽户牖,望上有丹霞蓊欎而起,乃改 崇阑阁 为 猗兰殿。”后用为帝王诞育之兆。
- 7.
金线释义:⒈见“金线”。⒉亦作“金綫”。金丝线。唐 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后蜀 欧阳炯《贺明朝》词:“轻转石榴帬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⒊比喻初生柳条。唐 施肩吾《禁中新柳》诗:“万条金线带春烟,深染青丝不直钱。”《红楼梦》第五八回:“只见柳垂金綫,桃吐丹霞。”姚锡钧《眎了公论词绝句》之一:“荼蘼微放快晴时,金线初抛垂柳丝。”
- 8.
雨笠烟簑释义:同“雨蓑烟笠”。 宋 刘过《沁园春·咏别》词:“念丹霞秋冷,风巾雾屨,五湖春暖,雨笠烟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