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曲辞 曲辞的意思

曲辞

简体曲辞
繁体曲辭
拼音qǔ cí
注音ㄑㄩ ㄘ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ǔ qū,(1) 弯转,与“直”相对。【组词】: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2) 不公正,不合理。【组词】: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3) 弯曲的地方。【组词】:河曲。(4) 偏僻的地方。【组词】:乡曲。(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组词】:酒曲。曲霉。(6) 姓。(1)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组词】:曲艺。曲话。(2) 歌的乐调。【例句】: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

cí,(1) 告别。【组词】: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组词】:辞职。辞呈。(3) 躲避,推托。【组词】: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4) 解雇。【组词】:辞退。(5) 同“词”。(6) 优美的语言。【组词】:辞藻。修辞。(7) 讲话;告诉。【例句】:“请辞于军”。(8) 文体的一种。【组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基本含义

(1).亦作“ 曲词 ”。邪僻之词;阿谀之词。《后汉书·袁谭传》:“何意凶臣 郭图 ,妄画蛇足,曲辞諂媚,交乱懿亲。”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但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不闻以曲词获罪。”
(2).含义隐微之词。《后汉书·方术传序》:“或开末而抑其端,或曲辞以章其义。”
(3).谓隐微其词。 唐 元结 《恶曲》:“吾辈三十年,未尝曲辞以达意。”

曲辞的意思

曲辞 [qǔ cí]

1. 亦作“曲词”。邪僻之词;阿谀之词。含义隐微之词。谓隐微其词。

曲辞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曲词”。邪僻之词;阿谀之词。

《后汉书·袁谭传》:“何意凶臣 郭图,妄画蛇足,曲辞諂媚,交乱懿亲。”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但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不闻以曲词获罪。”

⒉ 含义隐微之词。

《后汉书·方术传序》:“或开末而抑其端,或曲辞以章其义。”

⒊ 谓隐微其词。

唐 元结 《恶曲》:“吾辈三十年,未尝曲辞以达意。”


曲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陵释义:⒈汉乐府《铙歌》十八曲之一,属《鼓吹曲辞》。以其首句“上陵何美美”得名。⒉帝王到祖先陵墓进行祭祀。
    • 2.
      丝发释义:⒈如丝之发。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三》:“宿昔不梳头,丝髮被两肩。”⒉犹丝毫。形容细微。《后汉书·南匈奴传》:“往者虽有和亲之名,终无丝髮之効。”《魏书·律历志上》:“臣年垂七十,日就衰頽,恐一朝先犬马,竟无丝髮之益。”宋 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尝自谓於圣人之道,有丝髮之见焉。”明 唐顺之《送邑令李龙罔擢户部主事序》:“丝髮无耗於国,而百万有益於民者,凡四五条。”⒊指细微事物。《晋书·庾羲传》:“臣受恩奕世,思尽丝髮。”宋 范仲淹《奏上时务书》:“以进药石为虚言,以陈丝髮为供职。”清 唐
    • 3.
      乌夜啼释义:⒈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名。 《旧唐书·音乐志二》:“《乌夜啼》,宋 临川王 义庆 所作也。元嘉 十七年,徙 彭城王 义康 於 豫章。义庆 时为 江州,至镇,相见而哭,为帝所怪,徵还宅,大惧。妓妾夜闻乌啼声,扣斋閤云:‘明日应有赦。’其年更为 南兗州 刺史,作此歌……今所传歌似非 义庆 本旨。”又为琴曲名,即《乌夜啼引》,与《西曲歌》义同事异。⒉琴曲名,即《乌夜啼引》。与《西曲歌》义同事异。《乐府诗集·琴曲歌辞四·乌夜啼引》引 唐 李勉《琴说》:“《乌夜啼》者,何晏 之女所造也。初,晏 繫狱,有二乌止於舍
    • 4.
      云日释义:⒈云和日。南朝 宋 谢灵运《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⒉有时偏指日光。唐 裴迪《茱萸沜》诗:“云日虽迴照,森沉犹自寒。”⒊偏指太阳。宋 苏轼《巫山》诗:“徘徊云日晚,归意念城市。”⒋时光。唐 杨炯《和崔司空伤姬人》:“佳人不再得,云日几千年。”⒌借指高空。三国 魏 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之二:“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赵幼文 校注:“造,至也。云日形容高峻。”晋 傅玄《鼓吹曲辞·晋鼓吹曲·伯益》:“和鸣栖庭树,徘徊云日间。”南朝 陈 徐陵《司空章昭达墓志铭》:“若夫鸣虵之洞,
    • 5.
      他心释义:别的打算;异心。《战国策·赵策一》:“知伯 曰:‘兵箸 晋阳 三年矣,旦暮当拔之而饗其利,乃有他心?不可,子慎勿復言。’”《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有所思》:“双珠玳瑂簪,用玉绍繚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上:“靖 曰:‘此 君集 反耳。今中夏乂安,臣之所教,足以制四夷矣。而求尽臣之术者,是将有他心焉。’”郭希仁《从戎纪略》:“若彼不去,即有他心无疑,当另设法办理。”
    • 6.
      伊州释义:⒈曲调名。商调大曲。《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天寳 乐曲,皆以边地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一·伊州》引《乐苑》:“《伊州》,商调曲,西京 节度 ﹝盖﹞嘉运 所进也。”唐 白居易《伊州》诗:“老去将何散老愁,新教 小玉 唱《伊州》。”宋 张先《减字木兰花》词:“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明 陆采《明珠记·饮药》:“鸳鸯綉带抛何处,一曲《伊州》泪万行。”⒉州名。古称 昆吾,本 隋 伊吾郡,唐 改置 伊州,又名 西州。故城在今 新疆 哈密县。《旧唐书·地理志三》:“伊
    • 7.
      伯益释义:⒈舜 时 东夷 部落的首领,为 嬴 姓各族的祖先。 相传 伯益 助 禹 治水有功,禹 欲让位於 益,益 避居 箕山 之北。见《书·舜典》、《孟子·万章上》。《竹书纪年》卷上:“﹝ 夏 帝 启 ﹞二年,费侯 伯益 出就国……六年,伯益 薨,祠之。”⒉晋 鼓吹曲名。傅玄 制。见《晋书·乐志下》。词见《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四·伯益》。
    • 8.
      全直释义:谓固守直道。唐 元结《恶曲》:“吾辈全直三十年,未尝曲气以转声,曲辞以达意,曲步以便往,曲视以回目。”
    • 9.
      关山月释义:汉 乐府横吹曲名。《乐府诗集》所收歌词系 南北朝 以来文人作品,内容多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伤离怨别的情景。唐 王昌龄《从军行》之一:“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唐 杜甫《洗兵马》诗:“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三·关山月》题解:“《乐府解题》曰:‘《关山月》,伤离别也,古《木兰诗》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按相和曲有《度关山》,亦类此也。”
    • 10.
      冥彊释义:犹勉强。《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黄生曲一》:“黄生 无诚信,冥强将儂期。通夕出门望,至晓竟不来。”
    • 11.
      凤台曲释义:乐府《上云乐》七曲之一。南朝 梁武帝 作,取首句“凤臺上,两悠悠”为名。《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八·上云乐》 郭茂倩 题解引《古今乐录》:“《上云乐》七曲, 梁武帝 製,以代西曲。一曰《凤臺曲》。” 隋 江总 《横吹曲》:“簫声《凤臺曲》,洞吹龙钟管。”
    • 12.
      剿儿释义:犹健儿。《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幽州马客吟歌辞》:“懀马常苦瘦,勦儿常苦贫。”唐 李贺《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六郡无勦儿,长刀谁拭尘?”王琦 汇解:“勦儿,勇捷之人,犹云健儿也。”
    • 13.
      华山畿释义:乐府 吴 声歌曲名。相传 南朝 宋少帝 时,南徐 一士子,从 华山畿 往 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而死。及葬日,车过 华山,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乃妆点沐浴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儂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儂开。”棺应声开,女纵身入棺而死,乃合葬,名为“神女冢”。参阅《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华山畿》引《古今乐录》。
    • 14.
      圣明乐释义:乐曲名。 隋 时传自 高昌,至 唐开元 时又有新制。《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圣明乐》宋 郭茂倩 题解:“《乐苑》曰:‘《圣明乐》,开元 中太常乐工 马顺儿 造。又有《大圣明乐》,并商调曲也。’《隋书·乐志》曰:‘文帝 开皇 六年,高昌 献《圣明乐》曲,帝令知音者於馆所听之,归而肄习,及客方献,先於前奏之,胡夷皆惊焉。’然则 隋 已有之矣。”
    • 15.
      塞上曲释义:⒈新乐府辞。由汉横吹曲辞演化而来。见《乐府诗集·横吹曲辞·出塞》。⒉琵琶套曲。
    • 16.
      夜度娘释义:⒈古乐府清商曲辞名。 ⒉指娼妓。
    • 17.
      大道曲释义:乐府杂曲歌辞。《太平御览》卷五八三引 晋 裴启《语林》:“谢镇西 著紫罗襦,据胡牀,在大市佛图门楼上弹琵琶,作《大道曲》。”曲辞见《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五》。
    • 18.
      天序释义:⒈帝王的世系。汉武帝《元狩六年封齐王策》:“朕承天序,惟稽古建尔国家,封于东土,世为 汉 蕃辅。”《汉书·成帝纪》:“定陶王 欣 於朕为子,慈仁孝顺,可以承天序,继祭祀。其立 欣 为皇太子。”宋 范成大《东宫寿诗》:“欲知天序无疆处,铜律声中治世音。”⒉上天安排的顺序,自然的顺序。三国 魏 阮籍《通易论》:“黄帝、尧、舜,应时当务,各有攸取。穷神知化,逑则天序。”宋 张载《正蒙·动物》:“生有先后,所以为天序。”⒊晋 鼓吹曲名。傅玄 据古曲《芳树行》改制而成。参阅《晋书·乐志下》、《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四
    • 19.
      尚书郎释义:官名。 东汉 之制,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 晋 以后尚书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职务,通称为尚书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可汗问所欲,‘木兰 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明 黎民表《紫荆关》诗:“金城 谁献议,老作尚书郎。”
    • 20.
      微濛释义:隐约迷蒙。《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三二》:“惊风急素柯,白日渐微濛。”

曲辞(quc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曲辞是什么意思 曲辞读音 怎么读 曲辞,拼音是qǔ cí,曲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曲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