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舍身 舍身的意思
shěshēn

舍身

简体舍身
繁体捨身
拼音shě shēn
注音ㄕㄜˇ ㄕ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è shě,(1) 放弃,不要了。【组词】: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2) 施舍。【组词】:舍粥。舍药。(1) 居住的房子。【组词】:宿舍。旅舍。校舍。(2) 居住,休息。【组词】:舍于山麓。(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组词】:舍弟。舍侄。舍亲。(4)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例句】: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5) 姓。

shēn,(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组词】:身躯。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树身。(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组词】:身世。献身。(3) 亲自,本人。【组词】:自身。亲身。身教。身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组词】:出身。身分(fèn )。身败名裂。(5) 孕,娠。【组词】:身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例句】:做了一身儿新衣服。

基本含义

为了某种目的或信念,毫不顾惜自己的生命或身体。

舍身的意思

舍身 [shě shēn]

1. 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后亦用于为国家、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参见:舍身。

舍身 引证解释

⒈ 佛教徒为宣扬佛法,或为布施寺院,自作苦行,谓之“捨身”。六朝时此风最盛。

《梁书·武帝纪下》:“大通 元年……三月辛未,舆驾幸 同泰寺 捨身。”
《隋书·五行志上》:“是时帝崇尚佛道……数诣 同泰寺,捨身为奴,令王公已下赎之。”
宋 陶穀 《清异录·圆通居士》:“比丘 海光 住 庐山 石虎菴,夜梦人长清瘦而斑衣,言捨身为菴中供养具。”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城隍出巡》:“出巡之时,皆以八人肩舆,舁藤像而行。有捨身为马僮者,有捨身为打扇者。”

⒉ 牺牲自己。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我 鱼惠兰,只为姊妹情深,捨身相代。”
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后亦用于为国家、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 陈去病 《辑<陆沉丛书>初集竟题首》诗:“誓死肯从穷髮国,舍身齐上断头臺。”


国语词典

舍身 [shě shēn]

⒈ 为事物尽力而不惜牺牲自己。

《儒林外史·第一二回》:「自今以后,我的心事已了,便可以舍身为知己者用了。」

⒉ 出家为僧,或为弘扬佛法而牺牲己身。

《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三月辛未,舆驾幸同泰寺舍身。」


舍身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捐躯释义:(为崇高的事业)牺牲生命:为国捐躯。
    • 2.
      牺牲释义:⒈古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 ⒉为正义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他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了。⒊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他经常为了工作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

舍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以亲为解释义:谓古代侠义之士,用父母在世有待尽孝为理由,谢绝朋友请其舍身赴难的要求。
    • 2.
      借身报仇释义:指舍身助人报仇。同“借交报仇”。
    • 3.
      同泰寺释义:寺名。 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为 南朝 梁 所建,梁武帝 曾数度舍身于此。《南史·梁纪中》:“癸巳,幸 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唐 李群玉《龙安寺佳人阿最歌》之五:“何须 同泰寺,然后始为奴。”清 吴伟业《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萧条 同泰寺,南枕山之阳。”清 赵翼《梁制观世音像歌》:“同泰寺 中频捨身,帝王有价可钱赎。”
    • 4.
      外役释义:谓在外服役。 《左传·昭公二十年》:“寡君之下臣,君之牧圉也。若不获扞外役,是不有寡君也。”《文选·卢谌<赠刘琨并书>》:“事与愿违,当忝外役。”李善 注:“役,谓别驾也。对 琨 故谓之外。”万正《邹子侃舍身救难友》:“邹子侃 看到同志们很机警,没有让敌人搜到一点证据去,心里非常高兴,他对一个当外役的同志说:‘能这样,我死也闭眼了。’”
    • 5.
      宣说释义:犹宣讲。隋 江总《群臣请赎武帝忏文舍身》:“见前大德僧,以慈悲力,用无碍心,坐道放光,显扬宣説。欢喜和合,超然降许。”宋 范成大《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巅赋诗纪实》:“向来无法可宣説,为问有耳如何听?”
    • 6.
      峨眉释义:也写作峨嵋、峩眉。山名。在 四川 峨眉县 西南,因山势逶迤,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佛教称为 光明山,道教称为“虚灵洞天”、“灵陵太妙天”。其脉自 岷山 绵延而来,突起为 大峨、中峨、小峨 三峰。顶部为玄武岩覆盖,有 峨眉 宝光、舍身崖、洗象池、龙门洞 等胜匚与 浙江 普陀山、安徽 九华山、山西 五台山 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又 山东、河南、安徽、福建、广西 等省亦有形如蛾眉,以“峨眉”为名的山。
    • 7.
      废身释义:犹舍身、弃身。谓出家。
    • 8.
      弃身释义:⒈犹舍身。⒉谓不顾自身的名声。
    • 9.
      徇名释义:舍身以求名。徇,通“殉”。
    • 10.
      徇恩释义:舍身以报恩。 徇,通“殉”。
    • 11.
      感动释义:⒈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看到战士舍身救人的英勇行为,群众深受感动。 ⒉使感动:他的话感动了在座的人。
    • 12.
      感遇忘身释义:感遇:感激恩遇;忘身:愿舍身相报。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表示忠心的套话。
    • 13.
      投躯释义:⒈舍身;献身。南朝 宋 鲍照《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殤。”唐 王维《李陵咏》:“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资治通鉴·晋元帝建武元年》:“﹝ 陇西 太守 吴绍 ﹞遗相国 保 书曰:‘王室有事,不忘投躯。’”⒉置身。《云笈七籤》卷一○四:“登峻履谷,艰寻师门,掷形絶崿,投躯万津。”
    • 14.
      抗日英雄释义:指从1931年那个刻骨铭心的“九·一八”,到“对日寇最后一战”的1945年,在这场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战争中,为着民族大义与救亡真理,前仆后继,舍身忘死,无私奉献,为国捐躯的人。
    • 15.
      施身释义:舍身。
    • 16.
      服冕释义:穿着冕服。 指做大官。《左传·哀公十五年》:“苟使我入获国,服冕乘轩,三死无与。”杜预 注:“冕,大夫服。”南朝 梁 沉约《舍身愿疏》:“遂乃服冕荣国,裂土承家。”唐 司空图《复安南碑》:“金印示殊藩之宠,银簪增服冕之荣。”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男登服冕之位,女获乘龙之匹。”
    • 17.
      殉利释义:⒈舍身以求私利。 ⒉谋求私利。
    • 18.
      殉名释义:舍身以求名。
    • 19.
      殉没释义:舍身以追随死者。 没,通“殁”。
    • 20.
      殉禄释义:舍身追逐利禄。

舍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以亲为解释义:谓古代侠义之士,用父母在世有待尽孝为理由,谢绝朋友请其舍身赴难的要求。
    • 2.
      借身报仇释义:指舍身助人报仇。同“借交报仇”。
    • 3.
      同泰寺释义:寺名。 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为 南朝 梁 所建,梁武帝 曾数度舍身于此。《南史·梁纪中》:“癸巳,幸 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唐 李群玉《龙安寺佳人阿最歌》之五:“何须 同泰寺,然后始为奴。”清 吴伟业《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萧条 同泰寺,南枕山之阳。”清 赵翼《梁制观世音像歌》:“同泰寺 中频捨身,帝王有价可钱赎。”
    • 4.
      外役释义:谓在外服役。 《左传·昭公二十年》:“寡君之下臣,君之牧圉也。若不获扞外役,是不有寡君也。”《文选·卢谌<赠刘琨并书>》:“事与愿违,当忝外役。”李善 注:“役,谓别驾也。对 琨 故谓之外。”万正《邹子侃舍身救难友》:“邹子侃 看到同志们很机警,没有让敌人搜到一点证据去,心里非常高兴,他对一个当外役的同志说:‘能这样,我死也闭眼了。’”
    • 5.
      宣说释义:犹宣讲。隋 江总《群臣请赎武帝忏文舍身》:“见前大德僧,以慈悲力,用无碍心,坐道放光,显扬宣説。欢喜和合,超然降许。”宋 范成大《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巅赋诗纪实》:“向来无法可宣説,为问有耳如何听?”
    • 6.
      峨眉释义:也写作峨嵋、峩眉。山名。在 四川 峨眉县 西南,因山势逶迤,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佛教称为 光明山,道教称为“虚灵洞天”、“灵陵太妙天”。其脉自 岷山 绵延而来,突起为 大峨、中峨、小峨 三峰。顶部为玄武岩覆盖,有 峨眉 宝光、舍身崖、洗象池、龙门洞 等胜匚与 浙江 普陀山、安徽 九华山、山西 五台山 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又 山东、河南、安徽、福建、广西 等省亦有形如蛾眉,以“峨眉”为名的山。
    • 7.
      废身释义:犹舍身、弃身。谓出家。
    • 8.
      弃身释义:⒈犹舍身。⒉谓不顾自身的名声。
    • 9.
      徇名释义:舍身以求名。徇,通“殉”。
    • 10.
      徇恩释义:舍身以报恩。 徇,通“殉”。
    • 11.
      感动释义:⒈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看到战士舍身救人的英勇行为,群众深受感动。 ⒉使感动:他的话感动了在座的人。
    • 12.
      感遇忘身释义:感遇:感激恩遇;忘身:愿舍身相报。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表示忠心的套话。
    • 13.
      投躯释义:⒈舍身;献身。南朝 宋 鲍照《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殤。”唐 王维《李陵咏》:“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资治通鉴·晋元帝建武元年》:“﹝ 陇西 太守 吴绍 ﹞遗相国 保 书曰:‘王室有事,不忘投躯。’”⒉置身。《云笈七籤》卷一○四:“登峻履谷,艰寻师门,掷形絶崿,投躯万津。”
    • 14.
      抗日英雄释义:指从1931年那个刻骨铭心的“九·一八”,到“对日寇最后一战”的1945年,在这场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战争中,为着民族大义与救亡真理,前仆后继,舍身忘死,无私奉献,为国捐躯的人。
    • 15.
      施身释义:舍身。
    • 16.
      服冕释义:穿着冕服。 指做大官。《左传·哀公十五年》:“苟使我入获国,服冕乘轩,三死无与。”杜预 注:“冕,大夫服。”南朝 梁 沉约《舍身愿疏》:“遂乃服冕荣国,裂土承家。”唐 司空图《复安南碑》:“金印示殊藩之宠,银簪增服冕之荣。”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男登服冕之位,女获乘龙之匹。”
    • 17.
      殉利释义:⒈舍身以求私利。 ⒉谋求私利。
    • 18.
      殉名释义:舍身以求名。
    • 19.
      殉没释义:舍身以追随死者。 没,通“殁”。
    • 20.
      殉禄释义:舍身追逐利禄。

舍身造句

1.那位女孩舍身救助丹顶鹤的故事,一时被传为美谈。

2.不要以为自己学历高,就摆出一副舍身求法的架势来,这会叫人反感。

3.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舍身为国的英雄事迹,永远为中国人民所敬颂。

4.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舍身奋斗,同人民息息相关,与群众生死与共。

5.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大丈夫当舍身报国,马革裹尸。

6.革命先烈们舍身求法,奠定了新中国建国的基础。

7.梅花看到雪花在这没有生机的时刻,不惧寒冷为自飞舞、歌唱,同时雪花舍身为万物增添滋润,为大地万物穿上了冬装,盖上了棉被。梅花为之感动而心悸。梅花在雪花的亲抚下羞答答地绽放出更加鲜艳的花,一缕幽香温暖天涯

8.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个同学。

9.赖宁舍身救人的事迹被广为传颂。

10.陈老师舍身搭救落水儿童,受到了大家的尊敬。

11.记者采访了那位舍身救助落水儿童的少年。

12.这个小伙子舍身救人的故事给我以强烈的震撼。

13.舍身勇救落水儿童的行为让大家很感动。

14.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15.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凯歌。

舍身(shes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舍身是什么意思 舍身读音 怎么读 舍身,拼音是shě shēn,舍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舍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