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相 [shù xiāng]
1. 犹命相。指人的命数和可据以推断祸福的形貌特征。
数相 引证解释
⒈ 犹命相。指人的命数和可据以推断祸福的形貌特征。
引《宋书·颜延之传》:“夫数相者,必有之徵,既闻之术人,又验之吾身,理可得而论也。”
数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乘积释义:乘法运算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乘所得的数,如2×5=10中,10是乘积。简称积。
- 2.
分配律释义:两数之和与第三数相乘,可先将各加数同第三数相乘再将乘积相加,所得结果相同的运算定律。 一般地,在某个集中若有加法和乘法两种代数运算,使集中任意三个元素a、b、c,满足(a+b)c=ac+bc,c(a+b)=ca+cb时,就称这两个运算满足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 3.
划拳释义: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各说一个数,谁说的数目跟双方所伸手指的总数相符,谁就算赢,输的人喝酒:划拳行令。
- 4.
化学方程式释义:用化学式表明化学反应开始状态和最终状态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左边,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在右边,各元素在两侧的原子数相等。如N2+3H2⇌2NH3。也叫化学反应式。
- 5.
原子释义:组成单质和化合物分子的最小粒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在核外运动的与核电荷数相等的电子组成。在一般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
- 6.
双拽头释义:词学名词。 长调、中调的第一段与第二段句数和字数相同。如 宋 周邦彦《瑞龙吟》词“章臺路,还是褪粉梅梢,试华桃树。愔愔坊阳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佇,因记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朱彝尊 注引 黄叔旸 曰:“此词自‘章臺路’至‘归来旧处’是第一段。自‘黯凝佇’至‘盈盈笑语’是第二段。此之谓‘双拽头’,属正平调。”
- 7.
变移释义:⒈谓天象发生变动。 汉 王符《潜夫论·述赦》:“王者至贵,与天通精,心有所想,意有所虑,未发声色,天色变移。”唐 褚遂良《山河帖》:“山河阻絶,星霜变移。”⒉改变。宋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曏者与 介甫 议论朝廷事数相违戾,未知 介甫 之察不察?然於 光 嚮慕之心,未始变移也。”《资治通鉴·汉高帝六年论》:“盖以 高帝 初得天下,数用爱憎行诛赏,或时害至公,羣臣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故 良 因事纳忠以变移帝意,使上无阿私之失,下无猜惧之谋。”
- 8.
叠矩重规释义: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 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 9.
同余记号释义:两个整数a,b,如果它们除以自然数m所得的余数相等,则称a,b对于模m同余记作a≡b 比如26≡14读作a同余于b模m,或读作a与b关于模m同余。
- 10.
同量异位素释义:质量数相同而原子序数不同的各种化学元素的核素,叫做同量异位素,如质量数同为40但原子序数分别为18、19、20的。
- 11.
同馆释义:⒈指同在翰林院任职。 馆,馆阁。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荐主同咨》:“今同年往还投刺,俱称年弟,然先人丁丑榜中,惟同馆数相知称之,其餘皆年侍生也。”⒉指同在会馆住宿。《鲁迅甲寅日记·十二月》:“同馆 朱 姓者尚无棉衣,赠五元,托 陈仲箎 传授。”
- 12.
地数释义:指二、四、六、八、十诸偶数。此五数相加为三十。
- 13.
存慰释义:存问、慰抚。《文选·应瑒<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李善 注:“郑玄《周礼》注曰:‘存,省也。’毛萇《诗》传曰:‘慰,犹安存之也。’”《宋书·王微传》:“微 既为 始兴王 濬 府吏,濬 数相存慰,微 奉答牋书,輒饰以辞采。”《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县疗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计。”《宋史·真宗纪一》:“丁卯,以 向敏中 为 河北、河东 宣抚使,按巡郡国,存慰士民
- 14.
对偶释义:修辞格的一种。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的一对语句表达相反或相关的意思。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 孺子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 15.
对句释义:⒈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魏 晋 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渐趋格律化。近体诗兴起后,因称律诗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为对句。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张华 诗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刘琨 诗言‘宣尼 悲获麟,西狩泣 孔邱’。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駢枝也。”宋 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⒉指对联。《西游记》第四四回:“殿门前掛一联黄綾织锦的对句,綉着二十二个大字,云‘雨顺风调,愿祝天尊无量法;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餘年。’”清
- 16.
差六规则释义:原子序数相差六或六的倍数的元素。
- 17.
差额释义:跟作为标准或用来作比较的数相比后所差的数额:补足差额。
- 18.
干支释义: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中国古代分 别拿天干和地支序列中的奇数和奇数、偶数和偶数相配,共组成甲子、乙丑等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 、日、时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最初用于纪日,后多用于纪年。现在农历纪年仍用干支。
- 19.
平方释义:⒈也叫二次方。 两个相同的数相乘,叫做这个数的平方。如3×3叫做3的平方,记作32。⒉指平方米。
- 20.
年侍生释义:科举时代一般同年登科者来往中的自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一·荐主同咨》:“今同年往还投刺,俱称年弟,然先人丁丑榜中,惟同馆数相知称之,其餘皆年侍生也。闻一榜尽称年弟,始于乙未科,不知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