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琉璃 琉璃的意思
liúli

琉璃

简体琉璃
繁体
拼音liú li
注音ㄌㄧㄡˊ ㄌ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ú,(1) 〔琉璃〕一种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的釉料,多为绿色或金黄色,用于烧制砖瓦、缸、盆以及一些工艺品(“璃”读轻声)。

lí,(1) 〔玻璃〕见“玻”。(2) 〔琉璃〕见“琉”。

基本含义

指透明如玻璃、颜色艳丽的东西。

琉璃的意思

琉璃 [liú li]

1. 巴利语 veluriya或梵文俗语verulia的译音。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粘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亦指琉璃灯座。

一盏琉璃。

[coloured glaze;]


国语词典

琉璃 [liú li]

⒈ 青色的宝石。也作「流离」。

《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大秦传》:「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

⒉ 用扁青石,即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炼成的物体,多为青色和黄色。可加在黏土的外层,再烧制成缸、瓦、盆等。


琉璃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玻璃释义:⒈一种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一般用石英砂、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下熔化、成型、冷却后制成。⒉指某些像玻璃的塑料:玻璃丝。有机玻璃。
    • 2.
      茉莉释义:⒈〈名〉一种常绿灌木,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白色,香气浓烈,除供观赏外,花常年来熏制茶叶,也称茉莉花。⒉mò li的又音。义同“茉莉mò li”。
    • 3.
      高贵释义:⒈达到高度道德水平的:高贵品质。 ⒉极为贵重的:服饰高贵。⒊指地位高、生活享受优越的:高贵人物。

琉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宝释义:⒈佛教语。七种珍宝。佛经中说法不一,如:《法华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碯、真珠、玫瑰为七宝;《无量寿经》以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为七宝;《大阿弥陀经》以黄金、白银、水晶、瑠璃、珊瑚、琥珀、砗磲为七宝;《恒水经》以白银、黄金、珊瑚、白珠、砗磲、明月珠、摩尼珠为七宝。⒉佛教语。七种王者之宝。⒊泛指多种宝物。⒋用以形容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⒌比喻卓异杰出的人物。⒍指七种特殊的功用。⒎称以各种佐料合成之物。参见“七宝茶”、“七宝五味粥”、“七宝羹”。
    • 2.
      中山陵释义: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建于1926—1929年,在南京紫金山。设计人为建筑师吕彦直。陵墓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平面呈钟形。建有牌坊、甬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建筑平易近人。主体结构采用钢架与钢筋混凝土,屋顶为重檐歇山蓝琉璃瓦顶,是用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代表作。
    • 3.
      中都城释义:明 中都 皇城。在今 安徽省 凤阳县,明太祖 朱元璋 洪武 九年下诏营建。现遗存部分城门、门楼等,残存石雕精细、优美,琉璃制品形象生动。城南有 朱元璋 父母陵墓,陵前尚存精美的石人、石兽雕像和 朱元璋 亲自撰写的《大明皇陵碑》。
    • 4.
      乙帐释义:《汉书·西域传赞》:“於是广开 上林 ……兴造甲乙之帐,络以 随 珠 和 璧,天子袭翠被、凭玉几,而处其中。 ”颜师古 注:“其数非一,以甲乙次第名之也。”《汉武故事》:“帷幕垂流苏,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杂错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御。”后因以“乙帐”指天子燕息之所。帐,帷幕。
    • 5.
      九龙壁释义:⒈在 北京。 一在故宫内廷东六宫内,一在 北海 天王殿 西。北海 九龙壁,是一座彩色琉璃砖影壁。建于 清 乾隆 年间。底座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绿琉璃须弥座,座上的壁面,前后各有九条形态各异、奔腾在云涛中的蛟龙浮雕,体态娇健、生动,为 清 代琉璃结构建筑中的杰作。⒉在 山西省 大同市 东大街 路南。建于 明 洪武 年间。原为 明太祖 朱元璋 第十三子(朱桂)代王 府前照壁。以四部分组成:须弥座、壁身、斗栱和琉璃瓦顶。壁身以琉璃砖拼砌而成,九条巨龙翻腾于汹涌的云海之中,构图生动,造型古朴,是我国目前保留下来的
    • 6.
      书摊释义:出售书籍的摊子。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蒋珊渔残稿》:“身后家落,楹书尽散,此帙乃其手抄。楚 蜀 诸作,憩仙 得之书摊。”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京师书摊,今设 琉璃厰 火神庙,谓之庙市。”茅盾《上海》三:“我的小朋友很内行似的支配了我和那摆书摊的老头子。”
    • 7.
      五石释义:⒈指五种石料。后被道教用以炼丹。⒉五色琉璃。⒊见“五色石”。⒋见“五石散”。⒌容积为五石。
    • 8.
      五色泥释义:琉璃瓦。
    • 9.
      佑国寺塔释义:北宋 时建筑。位于 河南省 开封市。塔底直径24米,高34米,全部用砖砌成,壁内外用铁色琉璃砖包砌,故又称铁塔,是现存最早的琉璃塔。
    • 10.
      倒地释义:⒈横躺在地上。 ⒉谓把人杀死。《水浒传》第六二回:“你若要我倒地他,不是我诈你,只要把五百两金子与我。”⒊抗 日 战争时期,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按原价赎回过去贱卖给地主的土地。方升普《红偃师》:“上面说,巩县 琉璃庙沟 等地,正进行‘倒地’斗争,把凡是过去荒年贱价卖出去的土地,一律按原价赎回。于是,我们也立刻行动,一个声势浩大的‘倒地’运动,便在偃师南部山区开展起来。”
    • 11.
      厂甸释义:地名。 在 北京市 和平门 外。辽 时名 海王村。因其地有琉璃窑,也称 琉璃厂。为出售书籍、字画、古玩、文具等商店聚集处。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厂甸儿》:“厂甸 在 正阳门 外二里许,古曰 海王村,即今工部之 琉璃厂 也。街长二里许,廛肆林立,南北皆同。所售之物以古玩、字画、纸张、书帖为正宗,乃文人鍳赏之所也。”参阅 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琉璃厂店》。
    • 12.
      发科释义:⒈指传统剧演出中角色所作的滑稽动作和表情。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众僧见旦发科。”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四折:“[正末做劝跌倒科云:] 张千,我须有些瘸。[ 张千 发科云:]你何不早説与我。”⒉谓开始某种行动。《水浒传》第二一回:“阎婆 道:‘……老娘一双眼,却是琉璃葫芦儿一般,却纔见押司努嘴过来,叫你发科,你倒不攛掇押司来我屋里,颠倒打抹他去。’”⒊科举考试应试得中。《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少年发科,到都下会试。”《镜花缘》第七回:“莫非姪女也想发科发甲去做官?”
    • 13.
      嘎杂子释义:方言。谓心计坏、怪主意多的人。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哼,谁认得这一群琉璃球嘎杂子,我来的时候老太爷还在当少爷呢。”《当代》1981年第4期:“祝同康 有些懊悔了,一个女孩子怎么改造得了汽车队,把她派到那样嘎杂子琉璃球聚集的地方,岂不是把她毁了吗!”
    • 14.
      壶卢释义:⒈亦作“壶芦”。即葫芦。晋 崔豹《古今注·草木》:“壶芦,瓠之无柄者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 刘道真 ﹞唯问:‘东吴 有长柄壶卢,卿得种来不?’”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三·壶卢》:“长瓠、悬瓠、壶卢、匏包、蒲卢,名状不一,其实一类各色也。”清 王韬《淞滨琐话·倪幼蓉》:“乞其壶卢中丹丸两粒。今愿以奉貽。”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咘咘噔》:“咘咘噔者,形如壶卢而长柄,大小不一,皆琉璃厂所製。”⒉指茶壶或酒壶。宋 苏轼《和子由柳湖山茶》诗之一:“如今胜事无人共,花下壶卢鸟劝提。”⒊
    • 15.
      太和殿释义:在 北京 故宫 太和门 内。为故宫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中之最大者。明 清 两代皇帝即位、节日庆贺、朝会大典、元旦赐宴、命将出征、殿试进士等,均在此举行。明成祖 永乐 年间初建,名 奉天殿。嘉靖 时被雷火焚毁,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重建,改名 皇极殿。清 顺治 二年(公元1645年)又改名 太和殿。今殿为 清 康熙 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修。基高2丈,殿高11丈,阔11间,深5间。正中设帝座。外有廊柱一列,前为丹陛,环以白石栏。全殿内外立有大柱84根,面积2300多平方米。殿顶为重檐垂脊琉璃
    • 16.
      媚寝释义:晋 王嘉《拾遗记·吴》:“孙亮 作琉璃屏风甚薄而莹澈,每於月下清夜舒之。 常与爱姬四人,皆振古絶色:一名 朝姝,二名 丽居,三名 洛珍,四名 洁华。使四人坐屏风内,而外望之如无隔,惟香气不通於外。为四人合四气香……故有朝姝香、丽居香、洛珍香、洁华香。
    • 17.
      宝塔释义:塔的美称。过去佛教徒在塔上装饰金、银、琉璃等七种宝物,故名。今泛指塔。
    • 18.
      市景释义:犹市容。城市风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因为久慕京师 琉璃厂 之名……一路上看看各处市景,街道虽宽,却是坎坷的了不得。”
    • 19.
      幻化释义:奇异地变化:雪后的山谷,幻化成一个奇特的琉璃世界。
    • 20.
      心似琉璃释义:指心如同琉璃一样透明,纯洁,易碎。

琉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宝释义:⒈佛教语。七种珍宝。佛经中说法不一,如:《法华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碯、真珠、玫瑰为七宝;《无量寿经》以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为七宝;《大阿弥陀经》以黄金、白银、水晶、瑠璃、珊瑚、琥珀、砗磲为七宝;《恒水经》以白银、黄金、珊瑚、白珠、砗磲、明月珠、摩尼珠为七宝。⒉佛教语。七种王者之宝。⒊泛指多种宝物。⒋用以形容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⒌比喻卓异杰出的人物。⒍指七种特殊的功用。⒎称以各种佐料合成之物。参见“七宝茶”、“七宝五味粥”、“七宝羹”。
    • 2.
      中山陵释义: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建于1926—1929年,在南京紫金山。设计人为建筑师吕彦直。陵墓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平面呈钟形。建有牌坊、甬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建筑平易近人。主体结构采用钢架与钢筋混凝土,屋顶为重檐歇山蓝琉璃瓦顶,是用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代表作。
    • 3.
      中都城释义:明 中都 皇城。在今 安徽省 凤阳县,明太祖 朱元璋 洪武 九年下诏营建。现遗存部分城门、门楼等,残存石雕精细、优美,琉璃制品形象生动。城南有 朱元璋 父母陵墓,陵前尚存精美的石人、石兽雕像和 朱元璋 亲自撰写的《大明皇陵碑》。
    • 4.
      乙帐释义:《汉书·西域传赞》:“於是广开 上林 ……兴造甲乙之帐,络以 随 珠 和 璧,天子袭翠被、凭玉几,而处其中。 ”颜师古 注:“其数非一,以甲乙次第名之也。”《汉武故事》:“帷幕垂流苏,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杂错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御。”后因以“乙帐”指天子燕息之所。帐,帷幕。
    • 5.
      九龙壁释义:⒈在 北京。 一在故宫内廷东六宫内,一在 北海 天王殿 西。北海 九龙壁,是一座彩色琉璃砖影壁。建于 清 乾隆 年间。底座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绿琉璃须弥座,座上的壁面,前后各有九条形态各异、奔腾在云涛中的蛟龙浮雕,体态娇健、生动,为 清 代琉璃结构建筑中的杰作。⒉在 山西省 大同市 东大街 路南。建于 明 洪武 年间。原为 明太祖 朱元璋 第十三子(朱桂)代王 府前照壁。以四部分组成:须弥座、壁身、斗栱和琉璃瓦顶。壁身以琉璃砖拼砌而成,九条巨龙翻腾于汹涌的云海之中,构图生动,造型古朴,是我国目前保留下来的
    • 6.
      书摊释义:出售书籍的摊子。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蒋珊渔残稿》:“身后家落,楹书尽散,此帙乃其手抄。楚 蜀 诸作,憩仙 得之书摊。”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京师书摊,今设 琉璃厰 火神庙,谓之庙市。”茅盾《上海》三:“我的小朋友很内行似的支配了我和那摆书摊的老头子。”
    • 7.
      五石释义:⒈指五种石料。后被道教用以炼丹。⒉五色琉璃。⒊见“五色石”。⒋见“五石散”。⒌容积为五石。
    • 8.
      五色泥释义:琉璃瓦。
    • 9.
      佑国寺塔释义:北宋 时建筑。位于 河南省 开封市。塔底直径24米,高34米,全部用砖砌成,壁内外用铁色琉璃砖包砌,故又称铁塔,是现存最早的琉璃塔。
    • 10.
      倒地释义:⒈横躺在地上。 ⒉谓把人杀死。《水浒传》第六二回:“你若要我倒地他,不是我诈你,只要把五百两金子与我。”⒊抗 日 战争时期,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按原价赎回过去贱卖给地主的土地。方升普《红偃师》:“上面说,巩县 琉璃庙沟 等地,正进行‘倒地’斗争,把凡是过去荒年贱价卖出去的土地,一律按原价赎回。于是,我们也立刻行动,一个声势浩大的‘倒地’运动,便在偃师南部山区开展起来。”
    • 11.
      厂甸释义:地名。 在 北京市 和平门 外。辽 时名 海王村。因其地有琉璃窑,也称 琉璃厂。为出售书籍、字画、古玩、文具等商店聚集处。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厂甸儿》:“厂甸 在 正阳门 外二里许,古曰 海王村,即今工部之 琉璃厂 也。街长二里许,廛肆林立,南北皆同。所售之物以古玩、字画、纸张、书帖为正宗,乃文人鍳赏之所也。”参阅 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琉璃厂店》。
    • 12.
      发科释义:⒈指传统剧演出中角色所作的滑稽动作和表情。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众僧见旦发科。”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四折:“[正末做劝跌倒科云:] 张千,我须有些瘸。[ 张千 发科云:]你何不早説与我。”⒉谓开始某种行动。《水浒传》第二一回:“阎婆 道:‘……老娘一双眼,却是琉璃葫芦儿一般,却纔见押司努嘴过来,叫你发科,你倒不攛掇押司来我屋里,颠倒打抹他去。’”⒊科举考试应试得中。《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少年发科,到都下会试。”《镜花缘》第七回:“莫非姪女也想发科发甲去做官?”
    • 13.
      嘎杂子释义:方言。谓心计坏、怪主意多的人。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哼,谁认得这一群琉璃球嘎杂子,我来的时候老太爷还在当少爷呢。”《当代》1981年第4期:“祝同康 有些懊悔了,一个女孩子怎么改造得了汽车队,把她派到那样嘎杂子琉璃球聚集的地方,岂不是把她毁了吗!”
    • 14.
      壶卢释义:⒈亦作“壶芦”。即葫芦。晋 崔豹《古今注·草木》:“壶芦,瓠之无柄者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 刘道真 ﹞唯问:‘东吴 有长柄壶卢,卿得种来不?’”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三·壶卢》:“长瓠、悬瓠、壶卢、匏包、蒲卢,名状不一,其实一类各色也。”清 王韬《淞滨琐话·倪幼蓉》:“乞其壶卢中丹丸两粒。今愿以奉貽。”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咘咘噔》:“咘咘噔者,形如壶卢而长柄,大小不一,皆琉璃厂所製。”⒉指茶壶或酒壶。宋 苏轼《和子由柳湖山茶》诗之一:“如今胜事无人共,花下壶卢鸟劝提。”⒊
    • 15.
      太和殿释义:在 北京 故宫 太和门 内。为故宫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中之最大者。明 清 两代皇帝即位、节日庆贺、朝会大典、元旦赐宴、命将出征、殿试进士等,均在此举行。明成祖 永乐 年间初建,名 奉天殿。嘉靖 时被雷火焚毁,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重建,改名 皇极殿。清 顺治 二年(公元1645年)又改名 太和殿。今殿为 清 康熙 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修。基高2丈,殿高11丈,阔11间,深5间。正中设帝座。外有廊柱一列,前为丹陛,环以白石栏。全殿内外立有大柱84根,面积2300多平方米。殿顶为重檐垂脊琉璃
    • 16.
      媚寝释义:晋 王嘉《拾遗记·吴》:“孙亮 作琉璃屏风甚薄而莹澈,每於月下清夜舒之。 常与爱姬四人,皆振古絶色:一名 朝姝,二名 丽居,三名 洛珍,四名 洁华。使四人坐屏风内,而外望之如无隔,惟香气不通於外。为四人合四气香……故有朝姝香、丽居香、洛珍香、洁华香。
    • 17.
      宝塔释义:塔的美称。过去佛教徒在塔上装饰金、银、琉璃等七种宝物,故名。今泛指塔。
    • 18.
      市景释义:犹市容。城市风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因为久慕京师 琉璃厂 之名……一路上看看各处市景,街道虽宽,却是坎坷的了不得。”
    • 19.
      幻化释义:奇异地变化:雪后的山谷,幻化成一个奇特的琉璃世界。
    • 20.
      心似琉璃释义:指心如同琉璃一样透明,纯洁,易碎。

琉璃造句

1.梦想就像五彩斑斓的琉璃弹珠,实现的那一刻光芒万丈,整个世界都是你的;破灭时一切黯然失色,琉璃弹珠就成了破裂的玻璃碎片。

2.葱郁高大的古树,掩映着黄绿琉璃瓦的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3.我站在风中,手里的扫帚把散落一地的琉璃扫近内心最阴暗的角落。

4.似乎入了琉璃折射后小撮明媚的光,但忽然间就变得灰暗。

5.愿我来世,心似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

6.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殿顶,显得格外辉煌。

7.色彩晶莹的琉璃珠子散的到处都是,在日光下折射出炫目的霞光,令人眼花缭乱。

琉璃(liu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琉璃是什么意思 琉璃读音 怎么读 琉璃,拼音是liú li,琉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琉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