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草制 草制的意思
cǎozhì

草制

简体草制
繁体
拼音cǎo zhì
注音ㄘㄠˇ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ǎo,(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组词】: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组词】:草料。柴草。稻草。(3) 粗糙,不细致。【例句】: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组词】: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组词】: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组词】:草野。草莽。草寇。草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组词】:草鸡。

zhì,(1) 规定。【组词】: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2) 限定,约束,管束。【组词】: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3) 法规,制度。【例句】:民主集中制。公有制。(4) 造,作。【组词】: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 )制。(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例句】: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组词】:制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制。

基本含义

形容心理恐惧,疑神疑鬼。

草制的意思

草制 [cǎo zhì]

1. 草拟制书。

草制 引证解释

⒈ 草拟制书。

《新唐书·薛元超传》:“省中有盘石, 道衡 为侍郎时,常据以草制, 元超 每见輒泫然流涕。”
《宋史·朱胜非传》:“建炎 改元,试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时方草创,胜非凭败鼓草制,辞气严重如平时。”
明 王琼 《双溪杂志》:“凡草制纂修等事,惟翰林院掌之。”


草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制手释义:指草制各种诰敕文书的能手。
    • 2.
      像生释义:⒈仿天然产物制成的工艺品,旧时多用绫绢、通草制成花果人物等形状:像生花果。⒉宋元时期以说唱为业的女艺人。
    • 3.
      北门学士释义:唐高宗 时,弘文馆直学士 刘祎之、著作郎 元万顷 等,时奉诏于翰林院草制,密令参决,以分宰相之权。
    • 4.
      塔塔米释义:日语音译词。日本 人铺在房间内的有一定规格的草制垫席。可用它计算房间的面积。续范亭《汪精卫渡海朝天皇》诗:“龙宫里,颇恐惧,认贼作父很满意。塔塔米,双膝跪,夺眶而出两眼泪。”夏衍《难忘的一九三○年》:“因为这是一座纯 日本 式戏院,观众席没有椅子,而只是一片划成方格子的‘塔塔米’(草席)。”
    • 5.
      当制释义:谓值班起草制诰。
    • 6.
      拟定释义:⒈起草制定:拟定远景规划。⒉揣测断定。
    • 7.
      斲窗释义:亦作“斵窗”。 谓文人才拙。典出 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二:“阳滔 为中书舍人,促命草制词,令史持门钥他适,无旧本检寻,乃斵窗取得之,时人号为斵窗舍人。”宋 苏轼《次韵答密州宋国博》:“斲窗谁赴捄,袖手良优裕。”
    • 8.
      椎髻卉裳释义:椎状的发髻,草制的衣裳。多为边远、未开化地区人的妆饰,因亦借指边远、未开化地区的人。唐 柳宗元《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惟 柳州 古为南夷,椎髻卉裳,攻劫鬭暴。虽 唐虞 之仁不能柔,秦 汉 之勇不能威。”亦省作“椎卉”。明 李东阳《送福建参政徐君序》:“海外接 倭 夷之国,椎卉之徒,潜度窃掠。”明 李东阳《新宁县石城记》:“惟郡之墟,中有夫夷,地险且巇,溪回峒旋,椎卉为邻,以世以年。”
    • 9.
      苇笮释义:用苇草制成的绳索。笮,竹索。
    • 10.
      草绳释义:草绳又叫稻草绳是一种以稻草秸秆为原料经过专用的草绳机加工而成的草制品。
    • 11.
      草缏释义:亦称“草辫”。 用麦秆之类编成的扁平的带子,为制草帽、提篮、扇子等草制品的材料。
    • 12.
      草蔀释义:有盖的草制盛具。
    • 13.
      被苫蒙荆释义:苫:用草编成的帘子、垫子等草制品。披草苫,裹荆棘。泛指受尽艰难,吃尽苦头。
    • 14.
      迁宠释义:改变宠信,失宠。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大观 三年六月八日,何执中 登庸,四年六月八日,张商英 登庸,皆 张臺卿 草制,讫无迁宠。”
    • 15.
      通花释义:用通草制作的花。
    • 16.
      遗石释义:⒈《旧唐书·薛元超传》:“中书省有一盘石,初,道衡(元超祖父)为内史侍郎,尝踞而草制,元超每见此石,未尝不泫然流涕。 ”后遂用为典实。⒉前代遗存之石。
    • 17.
      降秩释义:贬降官秩。宋 叶适《厉领卫墓志铭》:“又用中司疏,降秩徙 邵州。”《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四年》:“帝慰諭久之,乃命学士 刘筠 草制,各降秩一级,罢相。”
    • 18.
      除目释义:除授官吏的文书。唐 姚合《武功县中作》诗之八:“一日看除目,终年损道心。”《新五代史·唐臣传·刘延朗》:“乃令 文遇 手书除目,夜半下学士院草制。”《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元年》:“先是术者言国家今年应得贤佐,出奇谋,定天下,帝意 文遇 当之,闻其言,大喜,曰:‘卿言殊豁吾意,成败吾决行之。’即为除目。付学士院使草制。”胡三省 注:“御笔亲除付外行者谓之除目。其经宰相奏拟而行者,亦谓之除目。”清 吴伟业《送湘阴沉旭轮谪判深州》诗之二:“故旧怜除目,妻孥笑俸钱。”
    • 19.
      靸鞋释义:⒈一种草制的拖鞋。 ⒉一种鞋帮纳得很密,前脸较长,上面缝有皮梁或三角形皮子的布鞋。

草制(cao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草制是什么意思 草制读音 怎么读 草制,拼音是cǎo zhì,草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草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