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李德裕 李德裕的意思

李德裕

简体李德裕
繁体
拼音lǐ dé yù
注音ㄌㄧˇ ㄉㄜˊ ㄩ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lǐ,(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例句】: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①古代狱官,法官。②道理,规律。③惩治。④星名。)

dé,(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组词】: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2) 心意,信念。【组词】:一心一德。(3) 恩惠。【组词】: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4) 姓。

yù,(1) 丰富,宽绰。【组词】:宽裕。富裕。充裕。节用裕民。(2) 从容,不紧张费力。【组词】:应付裕如。(3) 姓。

李德裕的意思

李德裕 [lǐ dé yù]

1. 唐代大臣。字文饶,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李吉甫子。出身世家。“牛李党争”时,为李派首领。穆宗时被牛僧孺排挤出为浙西观察使。文宗时为西川节度使。武宗即位后任为相,贬逐李宗闵、牛僧孺。宣宗时牛党得势,他被贬崖州(治今广东琼山)而死。


国语词典

李德裕 [lǐ dé yù]

⒈ 人名。(西元787~849)​字文饶,赞皇人,为唐代名臣,李吉甫之子。少力学,卓荦有大节。为牛李党争李党的首领,与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互争政权。敬宗时,任浙西观察使。武宗时为相,当国六年,弭平藩镇之祸,威权独重,封卫国公。后为小人构陷,贬崖州司户卒。著有《会昌一品集》、《次柳旧闻》。


李德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桮羹释义:一杯浓汤。桮,亦作“ 盃 ”、“ 杯 ”。《史记·项羽本纪》:“ 汉王 曰:‘吾与 项羽 俱北面受命 怀王 ,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汉书·项籍传》作“一盃羹”。 唐 李亢 《独异志》卷下:“ 武宗 朝,宰相 李德裕 奢侈极,每食一杯羹,费钱约三万。”参见“ 分我杯羹 ”。
    • 2.
      丁妻释义:壮年的已婚妇女。 唐 李德裕 逸句:“谁家幼女敲筯歌,何处丁妻点灯织。”
    • 3.
      万羊释义:唐 张读《宣室志》卷九:“相国 李德裕 为太子少保,分司 东都。尝召一老僧问己之休咎。僧曰:‘非立可尽,愿结坛设佛像。’僧居其中,凡三日,谓公曰:‘公灾戾未已,当万里南行耳。’……因问:‘南行诚不免矣,然乃终不还乎?’僧曰:‘当还耳。’公讯其故。对曰:‘相国平生当食万羊,今食九千五百矣,所以当还者,未尽五百羊耳。’”后因以“万羊”为贵族之家饮食豪奢之典。
    • 4.
      三李释义:⒈北魏 李诜、李灵、李遐 的合称。《魏书·高允传》:“赵 实名区,世多奇士,山岳所钟,挺生三 李。”⒉唐 李德裕、宋 李光、李纲 先后贬官 崖州(今 广东省 琼山 海口 等地),今 海口市 有五公祠,即祀三 李 与 胡铨、赵鼎 五人。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苏軾、胡銓 传雅什,赵 公三 李 标名节。”⒊宋 舒州 李公麟、李元中 工书画,李亮工 工诗文,时人号为“龙眠三李”。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二:“元祐 中,舒州 有 李亮工 者,以文鸣荐绅间,与 苏、黄 游,两集中有
    • 5.
      两浙释义:亦作“两淛”。浙东 和 浙西 的合称。(1)唐 肃宗 时析 江南东道 为 浙江东路 和 浙江西路,钱塘江 以南简称 浙东、以北简称 浙西。宋 代有 两浙路。地辖今 江苏省 长江 以南及 浙江省 全境。唐 元稹《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九霄难就日,两浙 仅容舠。”《宋史·太宗纪二》:“﹝ 淳化 三年十一月﹞己亥,禁 两浙 诸州巫师。”《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世世靴从不断,子孙出入金门。他是 两浙 钱王 子,吴 越 国王孙。”《二刻拍案惊奇》卷六:“至正 末年,张士诚 气概弄得大了,自 江
    • 6.
      余胤释义:后裔。 明 陈继儒《读书镜》卷五:“李德裕 平泉 山居,戒子孙云:‘吾百年之后,为权势所夺,则以先人所命,泣而告之,此吾志也。’后经世变,餘胤竟不能守,花卉芜絶,怪石名品,俱为 洛 城有力取去。”
    • 7.
      保义释义:唐 李德裕 任 剑南 节度使时,建精兵五军,其一军称保义。
    • 8.
      保惠释义:⒈保护并施以恩惠。⒉唐李德裕任剑南节度使时,建精兵五军,其一支称“保惠”。
    • 9.
      傅母释义:⒈古时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穀梁传·襄公三十年》:“伯姬 臣:妇人之义,傅母不在,宵不下堂。”《汉书·张敞传》:“礼,君母出门则乘輜軿,下堂则从傅母。”《太平御览》卷六九○引《三礼图》:“古者傅母,选无夫与子而老贱晓习妇道者,使之应对也。”《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九年》:“初,李德裕 为 浙西 观察使,漳王 傅母 杜仲阳 坐 宋申锡 事放归 金陵,詔 德裕 存处之。”胡三省 注:“傅母,女师也。”⒉指一般的保姆。《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分明傅母育娇儿,只少开怀哺乳。”
    • 10.
      六箴释义:谓六项劝戒之言。 具体内容所指不一。(1)丹扆六箴,唐 李德裕 所上。
    • 11.
      兰锜释义:兵器架。兰,通“阑”。唐 李德裕《唐故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刘公神道碑铭》:“禁旅总兰錡之兵,古上卿之寄也。”引申指显赫的门第。清 钱谦益《<江田陈氏家集>序》:“陈氏 一门歷三百年,簪缨不絶,兰錡相望。”
    • 12.
      兵钤释义:⒈指兵书;兵法。汉 刘向《列仙传·吕尚》:“﹝ 吕尚 ﹞钓於 磻溪,三年不得鱼……已而果得大鲤,有兵鈐於鱼腹中。”唐 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研几册府,金縢玉版之书;索隐兵鈐,玄女 黄公 之法。”唐 李德裕《论田牟请许党项仇复回鹘嗢没斯部落事状》:“臣等虽不习兵鈐,昧於边事,然酌其物理,情实可知。”⒉指兵权。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诗》序:“﹝朕﹞卜战行师,揔兵鈐於四海。”宋 苏舜钦《京兆求罢表》:“制兵鈐者以多算为胜。”⒊宋 代临时委任的军区统兵官“兵马钤辖”的省称。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
    • 13.
      内官释义:⒈指国君左右的亲近臣僚。《左传·宣公十二年》:“内官序当其夜,以待不虞,不可谓无备。”杜预 注:“内官,近官。”孔颖达 疏:“其内官亲近王者,为次序以当其夜,若今宿直递持更也。”⒉宫中的女官属。《左传·昭公三年》:“不腆先君之适,以备内官。”《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韦昭 注:“九御,九嬪也。”⒊宦官,太监。《史记·李斯列传》:“高 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 秦 宫。”唐 李德裕《长安秋夜》诗:“内官传詔问戎机,载笔金鑾夜始归。”清 尤侗《王先生》诗:“不见 高皇 竖铁
    • 14.
      冥寞释义:⒈谓死亡。唐 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之三:“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寞。”唐 白居易《过敷水》诗:“秦氏 双蛾久冥寞,苏臺 五马尚蜘蟵。”⒉指死者。《后汉书·张奂传》:“父母朽骨,孤魂相託,若蒙矜怜,壹惠咳唾,则泽流黄泉,施及冥寞,非 奂 生死所能报塞。”参见“冥漠”。⒊指阴间。《旧唐书·刘邺传》:“﹝ 李德裕 ﹞倾以微累,窜於遐荒,既迫衰残,竟归冥寞。”唐 李复言《续玄怪录·卢仆射从史》:“僕射去人寰久矣,何不还生人中,而久处冥寞?”⒋犹冥寂,玄默。唐 岑参《文公讲堂》诗:“丰碑文字灭,
    • 15.
      前哲释义:亦作“前喆”。前代的贤哲。《左传·成公八年》:“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力。”南朝 宋 谢灵运《山居赋》:“仰前哲之遗训,俯性情之所便。”唐 李德裕《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诗:“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清 钱谦益《刑科给事中薛大中授征仕郎》:“在昔 三原,粤有前喆,奏牘流播,炳若丹青。”
    • 16.
      午漏释义:午时的滴漏。亦指午时。唐 姚合《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诗:“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宋 欧阳修《下直呈同行三公》诗:“午漏声初转,归鞍路偶同。”《新唐书·李德裕传》:“德裕 在位,虽遽书警奏,皆从容裁决,率午漏下还第,休沐輒如令,沛然若无事时。”《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五年》“午际”元 胡三省 注:“午际,方交午漏初刻,非正午时也。”
    • 17.
      告类释义:祭告上天之礼。特指为皇帝即位或立皇太子等特殊重大事件而举行的非常之祭。《汉书·陈汤传》:“荐功宗庙,告类上帝。”《晋书·愍帝纪》:“奉 秦王 为皇太子,登坛告类,建宗庙社稷。”《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六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告类,或摄,或即位,祭天之礼。舜 之摄也,肆类於上帝。孔安国 註曰:类谓摄位事类,遂以摄告天及五帝,汤 黜 夏 命,昭告于上天神后,皆其事也。”唐 李德裕《幽州纪圣功碑铭》:“然犹告类上帝,荐功清庙。”宋 叶适《梁父吟》:“泰山 之椒既风雨又艰险兮,乃登封以告类。”
    • 18.
      品子释义:古称品官之子弟。唐 孟郊《立德新居》诗之六:“品子懒读书,辕驹难服犂。”《新唐书·食货志五》:“光宅 元年……以六品、七品子为亲事,以八品、九品子为帐内,岁纳钱千五百,谓之‘品子课钱’。”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 李德裕 ﹞由是以品子叙官也。”清 梁章鉅《称谓录·大员子女》:“品子,仕宦子弟也。”
    • 19.
      块然释义:⒈孤独貌;独处貌。 《荀子·君道》:“块然独坐而天下从之如一体。”唐 李德裕《题奇石》诗:“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宋 杨万里《感秋》诗之四:“掩卷却孤坐,块然与谁语?”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⒉木然无知貌。《庄子·应帝王》:“於事无与亲,彫琢復朴,块然独以其形立。”成玄英 疏:“块然,无情之貌也。”明 张居正《葬地论》:“若体魄,块然无知,与土石等耳,虽得吉地,岂能使之通灵乎?”清 陈确《葬书·与同社书》:“而一人之身,荣瘁殊遭,则善恶顿易,虽百其口,何以自
    • 20.
      壮龄释义:壮岁,壮年。 南朝 宋 谢灵运《石壁立招提精舍》诗:“壮龄缓前期,頽年追暮齿。”唐 李德裕《春日独坐思归》诗:“壮龄心已尽,孤赏意犹存。”宋 梅尧臣《希深惠书言游嵩而韵之》:“欧阳 称壮龄,疲软屡颠踣。”鲁迅《坟·摩罗诗力说》:“﹝ 修黎生 ﹞客 意大利 之南方,终以壮龄而夭死,谓一生即悲剧之实现,盖非夸也。”
李德裕是什么意思 李德裕读音 怎么读 李德裕,拼音是lǐ dé yù,李德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李德裕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