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案伯 案伯的意思
àn

案伯

简体案伯
繁体
拼音àn bó
注音ㄢˋ ㄅ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àn,(1) 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组词】:案子。案板。书案。条案。拍案而起。(2) 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组词】:档案。备案。议案。提案。方案。有案可查。案卷。案牍。(3)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组词】:惨案。血案。案件。案例。案犯。破案。(4) 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例句】: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5) 同“按”。

bǎi bó,(1) 兄弟排行次序。【例句】: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2) 父亲的哥哥。【组词】:伯伯。伯父。伯母。(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组词】:老伯。世伯。(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组词】:伯爵。(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例句】:“海内文章伯”。(6) 姓。 ◎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基本含义

指对案件有经验丰富、能力高强的人。

案伯的意思

案伯 [àn bó]

1. 明清时,同一年考取的秀才彼此称同案,称对方的父亲为案伯。

案伯 引证解释

⒈ 明 清 时,同一年考取的秀才彼此称同案,称对方的父亲为案伯

《儒林外史》第二回:“我因先生吃斋,倒想起一个笑话,是前日在城里我那案伯 顾 老相公 家听见他説的。”


国语词典

案伯 [àn bó]

⒈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的人,互称为「同案」,称同案的父亲为「案伯」。

《儒林外史·第二回》:「我因先生吃斋,倒想起一个笑话,是前日在城里我那案伯顾老相公家听见他说的。」


案伯(anb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案伯是什么意思 案伯读音 怎么读 案伯,拼音是àn bó,案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案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