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鸭 [yě yā]
1. 未被驯化的鸭。
英[wild duck; mallard;]
野鸭 引证解释
⒈ 形状跟家鸭相似,野生,能飞翔,又善于游泳,吃小鱼、贝类及植物的种子、果实等。也叫凫或绿头鸭。
引五代 齐己 《野鸭》诗:“野鸭殊家鸭,离羣忽远飞。”
石三友 《金陵野史·南京板鸭琐忆》:“苏北 野鸭渡 江 来到 湖熟 落户后,逐渐被驯为家鸭。”
国语词典
野鸭 [yě yā]
⒈ 动物名。形似家鸭,野生能飞翔,善游泳,食小鱼、贝类及植物的种子、果实等。雄鸭头部绿色,有亮光,背部黑褐色,两翼有蓝色斑点,雌鸭全身褐色,颜色不鲜明。
野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候鸟释义:随季节不同而定时迁徙的鸟类。 春夏季在某个地区繁殖,秋季飞到较暖的地区越冬,第二年春再飞回原地的鸟,叫夏候鸟,如黄鹂、杜鹃等。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春季飞到较远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原地的鸟叫冬候鸟,如野鸭、鸿雁等。
- 2.
兔死凫举释义: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 3.
兔起凫举释义:凫:野鸭。 像兔敢奔跑,像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 4.
冠凫释义:传说由石首鱼变成的野鸭。
- 5.
冬候鸟释义: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春季飞到较远而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原地区的鸟,如野鸭、大雁等。
- 6.
凫亹释义:《诗·大雅·凫鹥》:“鳧鷖在亹。”马瑞辰 通释:“窃疑亹即湄之假借。”本谓野鸭在水滨,后用“鳧亹”指水禽聚集的水滨。
- 7.
凫卢貂释义:以野鸭头上的锦毛作的冠饰。
- 8.
凫渚释义:⒈汉梁孝王兔园中的渚名。 ⒉野鸭栖息的水中小块陆地。
- 9.
凫胫释义:野鸭的小腿。
- 10.
凫趋释义:⒈像鸭子一样缓行。 宋 王禹偁《尺蠖赋》:“寧鳧趋以鸿渐,不麏惊而鹊起。”⒉像野鸭一样飞趋。比喻欢欣。宋 陆游《谢明堂赦表》:“奉五百里之驛书,徒深鰲抃;上千万年之圣寿,莫缀鳧趋。”
- 11.
凫趋雀跃释义:凫:野鸭。象野鸭那样快跑,象鸟雀那样跳跃。形容十分欢欣的样子。
- 12.
凫雁释义:⒈亦作“鳧鴈”。 野鸭与大雁。有时单指大雁或野鸭。⒉鸭与鹅。
- 13.
凫靥裘释义:用野鸭头上的毛织成的毛织品。
- 14.
凫鹤从方释义:指野鸭和鹤各从其所属的品类。比喻顺其自然行事。
- 15.
单鹄寡凫释义:鹄:天鹅;凫:罢鸭。 孤单的天鹅,独居的野鸭。原是古代的琴曲名。后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 16.
双凫释义:⒈两只水鸟;两只野鸭。汉 扬雄《解嘲》:“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岛,乘雁集不为之多,双鳧飞不为之少。”宋 黄庭坚《次韵清水岩》:“双鳧能来游,俗子跡可扫。”元 虞集《苏武慢》词:“乘雁双鳧,断芦漂苇,身在画图秋晚。”⒉《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王乔 者,河 东人也。显宗 世,为 叶 令。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唐 徐凝《送李补
- 17.
孤鹜释义:孤单的野鸭。
- 18.
寇凫释义:野鸭的一种。
- 19.
射鸭释义:⒈古时的一种游戏。 唐 王建《宫中三台词》之八三:“鱼藻池边射鸭,芙蓉苑里看花。”前蜀 花蕊夫人《宫词》之八三:“新教内人供射鸭,长将弓箭绕池头。”《新五代史·晋出帝纪》:“﹝ 开运 三年春二月﹞壬午,射鸭於 板桥。”⒉射猎野鸭。明 高启《射鸭词》:“射鸭去,清江曙;射鸭返,迴塘晚。秋菱叶烂烟雨晴,鸭羣未下媒先鸣。”
- 20.
幵零释义:野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