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串 [qīn chuàn]
1. 关系密切的人。
例远房亲串。
英[relatives;]
亲串 引证解释
⒈ 亲狎的人。
引《文选·谢惠连<秋怀>诗》:“因歌遂成赋,聊用布亲串。”
吕向 注:“串,狎也。因歌咏遂赋此诗,聊用布与亲狎之人。”
⒉ 亲戚。
引清 杜濬 《后快哉行》:“娶妇如花亲串羞,成家伏莽交游丑。”
清 黄景仁 《病中》诗:“一岁无麦饿可死,亲串谁肯相温存。”
胡适 《<宋人话本八种>序》:“余避难 沪 上,索居无俚,闻亲串中有旧钞本书,类乎平话,假而得之。”
国语词典
亲串 [qīn chuàn]
⒈ 亲近的人。
引《文选·谢惠连·秋怀诗》:「因歌遂成赋,聊用布亲串。」
⒉ 血亲与姻亲的通称。
近戚属
亲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伯鸾之灶释义:汉 梁鸿 字 伯鸾。 少孤,诣太学受业。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邻舍先炊已,呼 伯鸾 趁热釜炊,伯鸾 曰:“童子 鸿 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之。见《东观汉记·梁鸿传》。后以“伯鸾之灶”比喻沾他人的光或依附他人。清 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徐尚书 乾学 兄弟,甥也。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至是鼎贵……累书迎先生南归,愿以别业居之,且为买田以养,皆不至。或叩之,答曰:‘昔岁孤生,飘摇风雨;今兹亲串,崛起云霄。思归 尼父 之辕,恐近 伯鸞 之灶。且天仍梦梦,世尚滔滔,犹吾大夫,未见君子,徘徊 渭川,以毕餘年足
- 2.
困约释义:困顿贫乏。《史记·晋世家论》:“晋 文公,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唐 韩愈《咏雪赠张籍》诗:“巧借奢华便,专绳困约灾。”明 方孝孺《许劭》:“屈挫於困约者,必不能不骄於富贵。”清 纪昀《中议大夫墓表》:“淑人初处困约之时,亦往往脱簪珥,质衣帬,济亲串之窘乏。”
- 3.
客里释义:离乡在外期间。唐 牟融《送范启东还京》诗:“客里故人尊酒别,天涯游子弊裘寒。”宋 刘一止《洞仙歌·梅》词:“行人怨,角声吹老,叹客里,经春又三年。”元 姚燧《次韵时中》:“淮南 数日将寒食,客里三春尚腊衣。”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莪州公诗》:“贫中聚散思亲串,客里行藏感岁华。”
- 4.
燕子楼释义:楼名。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相传为 唐 贞元 时尚书 张建封 之爱妾 关盼盼 居所。张 死后,盼盼 念旧不嫁,独居此楼十余年。见 唐 白居易《〈燕子楼〉诗序》。一说,盼盼 系 建封 子 张愔 之妾。见 宋 陈振孙《白文公年谱》。后以“燕子楼”泛指女子居所。宋 苏轼《永遇乐》词:“燕子楼 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红楼梦》第七十回:“粉堕 百花洲,香残 燕子楼。”清 洪亮吉《伊犁纪事诗》之二十:“南中 老守疎狂甚,尚忆东风 燕子楼。”原注:“太守有一妾,留 河南 亲串署内,时忆及之。”
- 5.
酌献释义:⒈谓酌酒献客。《礼记·仲尼燕居》:“子曰,师,尔以为必铺几筵,升降酌献酬酢,然后谓之礼乎?”清 归庄《祭吴母王夫人文》:“今年夏五,七十良讌,远近亲串,登高酌献。”⒉谓设乐供神。《新唐书·礼乐志十一》:“六曰《寿和》,以酌献、饮福。”《宋史·徽宗纪二》:“乙酉,诣宫酌献。”宋 范成大《祭灶词》:“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清 翟灏《通俗编·神鬼》:“今谓设乐供神曰酌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