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造事 造事的意思
zàoshì

造事

简体造事
繁体
拼音zào shì
注音ㄗㄠˋ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ào,(1) 制作,做。【组词】:制造。创造。造物。造反。造孽。建造。造表。造册。造价。造型。粗制滥造。(2) 瞎编。【组词】:胡编乱造。捏造。(3) 成就。【组词】:造诣。(4) 培养。【组词】:造就。(5) 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组词】:两造。甲造。乙造。(6) 到,去。【组词】:造访。(7) 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组词】:一年两造。晚造。(8) 时代,年代。【组词】:末造。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基本含义

指故意制造麻烦、惹是生非的行为。

造事的意思

造事 [zào shì]

1. 犹起事。发动事变。

3. 做事情。

造事 引证解释

⒈ 犹起事。发动事变。

《后汉书·虞诩传》:“陛下始与臣等造事之时,常疾姦臣,知其倾国。”
《晋书·桓谦传》:“及 桓振 作乱, 谦 保护乘舆,颇有功焉。然而暗愞,尤不可以造事。”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上》:“故臣窃谓大臣诚退,则小臣非建议造事之人,可一切不治,使得革面从君,竭力自効,以洗前恶。”

⒉ 做事情。

《世说新语·言语》“王大咨嗟” 刘孝标 注引《向秀别传》:“其进止无不同,而造事营生业,亦不异常。”


造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串捏释义:谓串同捏造事实。
    • 2.
      事端释义:事故;纠纷:制造事端。挑起事端。
    • 3.
      作浪兴风释义:掀起风浪。比喻制造事端。
    • 4.
      作衅释义:制造事端。
    • 5.
      借事生端释义:以某事为借口而制造事端。
    • 6.
      兴波释义:激起波澜。比喻制造事端,引起纷争。
    • 7.
      兴风作浪释义:比喻制造事端,煽动别人起来捣乱。
    • 8.
      含血喷人释义:嘴里含着血,喷在别人身上。 宋释晓莹《罗湖野录》卷二:“含血潠(xùn)人,先污其口。” 潠即喷的意思。后作含血喷人。比喻用恶毒的手段,捏造事实,诬陷别人。
    • 9.
      含血噀人释义:噀,喷。 比喻捏造事实陷害别人。同“含血喷人”。
    • 10.
      含血潠人释义:比喻捏造事实陷害别人。同“含血喷人”。
    • 11.
      多轨辩证释义:它可以包罗万象地处理并陈述一切矛盾问题,并试图将一些自相矛盾的东西都统一在一个无形的整体的框架内,在里面会自动出现一条道路,它包含了国正的一大一小两块,这是一条无法逃避实情实景的道路,可以用哲学和逻辑学澄清创造事件的一种形式,找到在场者在场景中的创造行为的本源,我称之为多轨辩证。
    • 12.
      客里空释义:原为 苏联 剧本《前线》中的一个新闻记者名,此人惯于捕风捉影,捏造事实。后遂用以泛称新闻报道中虚构浮夸的作风或爱讲假话、华而不实的人。陈毅《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少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你们不能采取轻率的、哗众取宠的、‘客里空’式的态度,而应当采取负责的、谨慎的、严肃的态度去做工作。”
    • 13.
      寻事生非释义:形容有意制造事端,引起纠纷。
    • 14.
      寻衅闹事释义:衅嫌隙,争端。寻找嫌隙,制造事端。
    • 15.
      捏事释义:假造事端。
    • 16.
      捏故释义:捏造事端。
    • 17.
      捏造释义:假造事实:捏造罪名。
    • 18.
      推涛作浪释义:作:兴起。推动波涛,掀起浪头。比喻助长坏人坏事,煽动情绪,制造事端。
    • 19.
      无风作浪释义:比喻平白无故地生出事来。 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同“无风起浪”。
    • 20.
      无风生浪释义:比喻平白无故地生出事来。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同“无风起浪”。

造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串捏释义:谓串同捏造事实。
    • 2.
      事端释义:事故;纠纷:制造事端。挑起事端。
    • 3.
      作浪兴风释义:掀起风浪。比喻制造事端。
    • 4.
      作衅释义:制造事端。
    • 5.
      借事生端释义:以某事为借口而制造事端。
    • 6.
      兴波释义:激起波澜。比喻制造事端,引起纷争。
    • 7.
      兴风作浪释义:比喻制造事端,煽动别人起来捣乱。
    • 8.
      含血喷人释义:嘴里含着血,喷在别人身上。 宋释晓莹《罗湖野录》卷二:“含血潠(xùn)人,先污其口。” 潠即喷的意思。后作含血喷人。比喻用恶毒的手段,捏造事实,诬陷别人。
    • 9.
      含血噀人释义:噀,喷。 比喻捏造事实陷害别人。同“含血喷人”。
    • 10.
      含血潠人释义:比喻捏造事实陷害别人。同“含血喷人”。
    • 11.
      多轨辩证释义:它可以包罗万象地处理并陈述一切矛盾问题,并试图将一些自相矛盾的东西都统一在一个无形的整体的框架内,在里面会自动出现一条道路,它包含了国正的一大一小两块,这是一条无法逃避实情实景的道路,可以用哲学和逻辑学澄清创造事件的一种形式,找到在场者在场景中的创造行为的本源,我称之为多轨辩证。
    • 12.
      客里空释义:原为 苏联 剧本《前线》中的一个新闻记者名,此人惯于捕风捉影,捏造事实。后遂用以泛称新闻报道中虚构浮夸的作风或爱讲假话、华而不实的人。陈毅《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少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你们不能采取轻率的、哗众取宠的、‘客里空’式的态度,而应当采取负责的、谨慎的、严肃的态度去做工作。”
    • 13.
      寻事生非释义:形容有意制造事端,引起纠纷。
    • 14.
      寻衅闹事释义:衅嫌隙,争端。寻找嫌隙,制造事端。
    • 15.
      捏事释义:假造事端。
    • 16.
      捏故释义:捏造事端。
    • 17.
      捏造释义:假造事实:捏造罪名。
    • 18.
      推涛作浪释义:作:兴起。推动波涛,掀起浪头。比喻助长坏人坏事,煽动情绪,制造事端。
    • 19.
      无风作浪释义:比喻平白无故地生出事来。 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同“无风起浪”。
    • 20.
      无风生浪释义:比喻平白无故地生出事来。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同“无风起浪”。

造事造句

1.他利用工作之便,上窜下跳,制造事端,想从中渔利。

2.小王无中生有地捏造事端来影响我和她之间的团结。

3.坏人利用群众对领导的不满煽风点火,制造事端。

4.你不要捏造事实,要有真凭实据。

5.敌人经常造谣惑众;制造事端;我们要及时地加以揭露。

6.造事实诬陷他人,是违法的行为。

造事(zao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造事是什么意思 造事读音 怎么读 造事,拼音是zào shì,造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造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