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原地 原地的意思
yuán

原地

简体原地
繁体
拼音yuán dì
注音ㄩㄢˊ ㄉ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uán,(1) 最初的,开始的。【组词】:原本。原告。原稿。原籍。原理。原料。原色。原始。原著。(2) 本来。【组词】:原样。原型。原址。原主。(3) 谅解,宽容。【组词】:原宥。原谅。(4) 宽广平坦的地方。【组词】:原野。平原。(5) 同“塬”。

dì 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10) 底子。【组词】:质地。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基本含义

停留在原地不动。

原地的意思

原地 [yuán dì]

1. 处于原来的位置或地位。

原地未动。

[former place;]

原地 引证解释

⒈ 原来的地点;起始点。

林斤澜 《母女》:“车到眼前,抓住,一拽,车转弯,人转身,转到车后,扶住,往前推,开跑,撒手,返回原地。”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现在我服从你们的意见,在原地移栽一棵!”

如:原地不动;原地开步走。


原地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异地释义:他乡;外地:流落异地。异地相逢。
    • 2.
      他方释义:别处;他乡。

原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区释义:⒈区中,人世间。 ⒉中心区域。⒊指中原地区。⒋指心胸之中。
    • 2.
      中国人民释义:先秦时还没有“中国人民1”这个词,当时“中国”和“人民”都是单独使用,词义也不同于今天。 “中国”本意是指京城,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诗传就训释为:“中国,京师也。”后来,“中国”也引申指中原地区、天下之中心等。而“人”与“民”,在先秦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民,众萌也。”那么,“中国人民”作为完整独立的语音单位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呢?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山西、山东、江南、塞北等地的物产,“皆中国人民所喜爱”
    • 3.
      中土释义:⒈中原地带。⒉泛指中国。
    • 4.
      中壤释义:泛指中原地区。
    • 5.
      中域释义:⒈宇内,国中。⒉犹言中原地区。
    • 6.
      中境释义:⒈犹中土,指中原地区。 ⒉心境。
    • 7.
      中招释义:中招,汉语词语,意思是是中国中原地区对中学毕业考试即高中入学考试(也即中举)的一种口语称谓。
    • 8.
      中方释义:⒈指中原地区。⒉中国方面。
    • 9.
      中畿释义:⒈王畿,京都管辖的地区。《晋书·桓温传》:“廓清中畿,光復旧业。”《资治通鉴·晋哀帝隆和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中畿,王畿也。《周礼》九畿,王畿方千里,其外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蕃,皆以五百里言之。王畿在九畿之中,故曰中畿。”南朝 宋 何承天《君马篇》:“愿为范氏驱,雍容步中畿。”⒉泛指中原地区。晋 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文立》:“诸葛亮、蒋琬、费禕 等子孙流徙中畿,宜见敍用,一则以慰 巴、蜀 民之心,其次倾 东吴 士人之望。”
    • 10.
      代还释义:⒈指朝臣出任外官者重新被调回朝廷任职。《新唐书·朱敬则传》:“侍御史 冉祖雍 诬奏与 王同晈 善,贬 涪州 刺史。既明其非罪,改 庐州。代还,无 淮南 一物,所乘止一马,子曹步从以归。”《宋史·真宗纪二》:“丁巳,詔:诸路转运使代还日,在任兴除利害,升黜能否,凡所经画事悉条上以闻。”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贤达高风》:“﹝ 张咏 ﹞ 咸平 二年以工部侍郎知 杭州 ……四年,州民诣闕献《土星图》一,银百两,乞留知州。詔仍还其银,而奬諭 咏,竟以代还。”⒉指军队被调回原地驻防。《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
    • 11.
      候鸟释义:随季节不同而定时迁徙的鸟类。 春夏季在某个地区繁殖,秋季飞到较暖的地区越冬,第二年春再飞回原地的鸟,叫夏候鸟,如黄鹂、杜鹃等。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春季飞到较远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原地的鸟叫冬候鸟,如野鸭、鸿雁等。
    • 12.
      冀方释义:古泛指中原地区。
    • 13.
      内原释义:指中原地区。《隋书·音乐志下》:“金陵 建社,朝士南奔,帝则皇规,粲然更备,与内原隔絶,三百年於兹矣。”
    • 14.
      冬候鸟释义: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春季飞到较远而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原地区的鸟,如野鸭、大雁等。
    • 15.
      冲积平原释义: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
    • 16.
      剥蚀作用释义:风化、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同时将破坏的产物搬离原地的作用,它使隆起的地表逐渐被夷平。
    • 17.
      动窝儿释义:离开原地。
    • 18.
      匈奴释义:古族名。战国时,游牧于燕、赵、秦以北地区。秦汉之际曾统一北方草原地区,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后,一部分南下依附汉朝,渐习农耕。十六国中的前赵、北凉、夏的统治者大部分是匈奴族人。
    • 19.
      北道释义:⒈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对西域交通的主要道路之一。据《汉书·西域传》,自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大体经今新疆中部天山山脉和塔里木河之间的通道西行,在疏勒以西越过葱岭,通往今中亚各地。据《隋书·裴矩传》,自敦煌取道伊吾,大体经今新疆天山山脉以北和伊犁河流域的通道西行,通往今中亚和西亚。另据唐道宣《释迦方志》卷上,还有一条自伊州经今天山山脉和塔里木河之间的通道西行,越过凌山,通往今中亚各地的路线。⒉泛指向北方的道路。
    • 20.
      区夏释义:⒈诸夏之地,指华夏、中国。《书·康诰》:“用肇造我区夏。”孔 传:“始为政於我区域诸夏。”唐 贾至《燕歌行》:“我 唐 区夏餘十纪,军容武备赫万祀。”明 陶宗仪《辍耕录·朝仪》:“大 元 受天命,肇造区夏,列圣相承。”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筹备立宪的谕旨和奏摺》:“今则 陕 湘 警报迭闻,广 赣 变端又见。区夏腾沸,人心动摇。”⒉指中原地区。《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説起 燕都 的形势,北倚雄关,南压区夏,真乃金城天府,万年不拔之基。”清 钱谦益《直隶顺天府昌平州顺义县知县张国纲授文林

原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区释义:⒈区中,人世间。 ⒉中心区域。⒊指中原地区。⒋指心胸之中。
    • 2.
      中国人民释义:先秦时还没有“中国人民1”这个词,当时“中国”和“人民”都是单独使用,词义也不同于今天。 “中国”本意是指京城,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诗传就训释为:“中国,京师也。”后来,“中国”也引申指中原地区、天下之中心等。而“人”与“民”,在先秦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民,众萌也。”那么,“中国人民”作为完整独立的语音单位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呢?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山西、山东、江南、塞北等地的物产,“皆中国人民所喜爱”
    • 3.
      中土释义:⒈中原地带。⒉泛指中国。
    • 4.
      中壤释义:泛指中原地区。
    • 5.
      中域释义:⒈宇内,国中。⒉犹言中原地区。
    • 6.
      中境释义:⒈犹中土,指中原地区。 ⒉心境。
    • 7.
      中招释义:中招,汉语词语,意思是是中国中原地区对中学毕业考试即高中入学考试(也即中举)的一种口语称谓。
    • 8.
      中方释义:⒈指中原地区。⒉中国方面。
    • 9.
      中畿释义:⒈王畿,京都管辖的地区。《晋书·桓温传》:“廓清中畿,光復旧业。”《资治通鉴·晋哀帝隆和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中畿,王畿也。《周礼》九畿,王畿方千里,其外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蕃,皆以五百里言之。王畿在九畿之中,故曰中畿。”南朝 宋 何承天《君马篇》:“愿为范氏驱,雍容步中畿。”⒉泛指中原地区。晋 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文立》:“诸葛亮、蒋琬、费禕 等子孙流徙中畿,宜见敍用,一则以慰 巴、蜀 民之心,其次倾 东吴 士人之望。”
    • 10.
      代还释义:⒈指朝臣出任外官者重新被调回朝廷任职。《新唐书·朱敬则传》:“侍御史 冉祖雍 诬奏与 王同晈 善,贬 涪州 刺史。既明其非罪,改 庐州。代还,无 淮南 一物,所乘止一马,子曹步从以归。”《宋史·真宗纪二》:“丁巳,詔:诸路转运使代还日,在任兴除利害,升黜能否,凡所经画事悉条上以闻。”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贤达高风》:“﹝ 张咏 ﹞ 咸平 二年以工部侍郎知 杭州 ……四年,州民诣闕献《土星图》一,银百两,乞留知州。詔仍还其银,而奬諭 咏,竟以代还。”⒉指军队被调回原地驻防。《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
    • 11.
      候鸟释义:随季节不同而定时迁徙的鸟类。 春夏季在某个地区繁殖,秋季飞到较暖的地区越冬,第二年春再飞回原地的鸟,叫夏候鸟,如黄鹂、杜鹃等。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春季飞到较远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原地的鸟叫冬候鸟,如野鸭、鸿雁等。
    • 12.
      冀方释义:古泛指中原地区。
    • 13.
      内原释义:指中原地区。《隋书·音乐志下》:“金陵 建社,朝士南奔,帝则皇规,粲然更备,与内原隔絶,三百年於兹矣。”
    • 14.
      冬候鸟释义: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春季飞到较远而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原地区的鸟,如野鸭、大雁等。
    • 15.
      冲积平原释义: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
    • 16.
      剥蚀作用释义:风化、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同时将破坏的产物搬离原地的作用,它使隆起的地表逐渐被夷平。
    • 17.
      动窝儿释义:离开原地。
    • 18.
      匈奴释义:古族名。战国时,游牧于燕、赵、秦以北地区。秦汉之际曾统一北方草原地区,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后,一部分南下依附汉朝,渐习农耕。十六国中的前赵、北凉、夏的统治者大部分是匈奴族人。
    • 19.
      北道释义:⒈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对西域交通的主要道路之一。据《汉书·西域传》,自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大体经今新疆中部天山山脉和塔里木河之间的通道西行,在疏勒以西越过葱岭,通往今中亚各地。据《隋书·裴矩传》,自敦煌取道伊吾,大体经今新疆天山山脉以北和伊犁河流域的通道西行,通往今中亚和西亚。另据唐道宣《释迦方志》卷上,还有一条自伊州经今天山山脉和塔里木河之间的通道西行,越过凌山,通往今中亚各地的路线。⒉泛指向北方的道路。
    • 20.
      区夏释义:⒈诸夏之地,指华夏、中国。《书·康诰》:“用肇造我区夏。”孔 传:“始为政於我区域诸夏。”唐 贾至《燕歌行》:“我 唐 区夏餘十纪,军容武备赫万祀。”明 陶宗仪《辍耕录·朝仪》:“大 元 受天命,肇造区夏,列圣相承。”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筹备立宪的谕旨和奏摺》:“今则 陕 湘 警报迭闻,广 赣 变端又见。区夏腾沸,人心动摇。”⒉指中原地区。《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説起 燕都 的形势,北倚雄关,南压区夏,真乃金城天府,万年不拔之基。”清 钱谦益《直隶顺天府昌平州顺义县知县张国纲授文林

原地造句

1.他想一手遮天,让大家原地不动,除非他下命令。

2.我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直抵长江北岸,解放了中原地区。

3.时间像定格在照片上的图像,因为唯一;时间像逝去的河水,因为不能停留在原地;时间像春夏秋冬的更替,因为运动不息。

4.堵车堵得汽车都在原地踏步。

5.时间就是定格在照片上的图像,因为唯一;时间就是逝去的河水,因为不能停留在原地;时间就是春夏秋冬的更替,因为运动不息。

6.这项工作干了半天也没有什么进展,净是在原地兜圈子了。

7.那匹黑色的小马安静地等在原地供主人驱遣。

8.我以为你会一直在原地等我。但是我发现你却从来没有在原地过,一切不过是自己的梦吧!

9.只应使边境保持安宁,以停止征发兵役,安定民心,劝勉百姓从事农桑,使中原地区受惠。

10.司令员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原地待命。

11.爱欣赏自己脚印的人,只会在原地兜圈。

12.这个吻让春雨站在原地许久,心底发生了很多化学反应。

13.却发现自已胆怯的只能在原地踏步。

14.遇到问题就说是别人的问题,你立刻原地踏步,简称自杀。

15.我一直站在原地未走,只是你转身之后从未回头。

16.如果我们都是孩子,就可以留在时光的原地,坐在一起一边听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边慢慢皓首。

17.你的笑让我迷失了方向,使我又回到了原地,你的笑让我感到温暖。

18.最折磨人的不是离别而是感动的回忆让人很容易站在原地还以为回得去。

19.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走在我的前面,我却始终留在原地

20.不能再在原地徘徊,不能再固执的守着不会回来的,不能再挣扎着看着你的不精彩。

原地(yuan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原地是什么意思 原地读音 怎么读 原地,拼音是yuán dì,原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原地造句子